室內養護花卉的3個澆水原則,難怪說10盆植物有9盆是澆死的
在家裡養盆栽花卉,如果不瞭解一些澆水的常識,即便是再耐養的植物,也很容易養死,買植物之前先問一下它喜不喜水,大部分的花卉在室內養護只要掌握乾透的技巧,基本就能養活了,另外也要注意下面這3個澆水原則。
1、澆水一定要澆透
每次澆水都要直接澆到根莖處,避免澆葉子或葉心上,而且澆水的量一定要足,直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流出來,板結的土壤一定要鬆土之後再澆水。
土壤充分吸收水分,這樣植物的根系才能及時補充水分,才能促進生長,如果你澆水的時候,水一下子就從盆底流出來了,那就有可能是盆土板結了,這樣也不算是澆透水,要適當鬆土後再澆透水,或者用浸盆的方法補水。
2、澆水的時間選擇
一般是再早上9點之前澆水是最好的,夏季溫度較高,水分揮發較快,所以早上不方便澆,可以選擇在傍晚溫度降低之後給土壤澆透水。
其他季節則不太適合在晚上澆水,特別是冬春時節,一般最好是選擇在早上8、9點之前澆透水,之後陽光慢慢變強烈,植物也能發揮蒸騰作用,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促進植物的生長。
偏南地區夏秋季節溫度較高,可以在傍晚澆水,還有利形成早晚較大的溫差,可以讓植物生長更好。
3、避免在中午的時候澆水
盆栽花卉一定要避免在中午或下午陽光強烈的時候澆水,這個時候地面溫度非常高,這個時候澆水,植物上面的水珠就變成燒傷植物的凸面鏡,很容易燒傷植物,植物晒傷之後會留下難看的灼傷斑紋,嚴重的還會掛掉。
當然養在室內遮陰處的植物則在中午的時候澆水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沒有光照,溫度高的時候還可以在周圍適當噴水降溫。特別是一些因為溫度高而萎蔫的植物,還需要搬到陰涼處緩和,一些喜水植物甚至可以直接在托盤上放水,讓植物慢慢吸水,土壤完全溼潤後倒掉托盤裡的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