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寵物靈媒:與動物對話,是騙術還是通靈?

當下的社會,人們崇尚理性分析,相信推理與邏輯,對直覺和玄學保持懷疑。聲稱自己能與動物心靈感應的動物溝通師飽受爭議。20歲的祺祺堅信自己能感知動物,學會與動物溝通後,祺祺不僅給動物更多的覺察和尊重,也看到動物對人類個體成長的重要性。
感知動物
8月7日,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祺祺坐在家裡的書桌邊閉目凝神。她雙腳踩地,閉著眼睛,手心向上,正在嘗試和照片中的一隻中國狸花貓溝通。
房間裡的微風和光線讓琪琪覺得身心放鬆。對動物溝通師來說,陽光,大地,和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對感知到動物至關重要。她回想著老師傳授的呼吸引導語慢慢呼吸,按照祺祺的說法,心靈的大門好像打開了,她已經成功與動物聯結。溝通可以在此刻開始了。
祺祺是一名動物溝通師,也叫寵物靈媒。這個職業認為自己能與寵物進行跨物種的精神溝通。由於寵物市場的火熱,與之配套的寵物需求產業也變成一條產業。
琪琪今天的溝通物件是一隻一歲半、名字叫來財的中國狸花貓。主人明明最近家裡正在裝修,只好把來財的窩搬到了地下室。她擔心來財到陌生的環境會不舒服,便找到祺祺,想要問問來財的感受。
完成這些步驟後,祺祺說自己看到了來財視角里的世界:狹小的地下室只有一扇窗戶,透過窗能看到一個微胖的老婆婆,穿著紫色的短袖上衣,絲質的黑色長褲。祺祺聞到來財傳遞給她的味道,地下室的窗外,老人開了片地種著一小片綠色蔬菜,婆婆在鋤地、施肥,地下室的黴味混著隱隱糞肥的臭味。
琪琪開始轉述和來財的溝通過程:
祺祺:「聽說你換了環境住,感覺怎麼樣?會害怕嗎?」
來財:「我很害怕,只有我一個,沒有聲音,沒有其他的生命。」
「所以媽媽來陪你的時候,你很粘她對嗎?」
來財的語氣聽起來憂傷,「我希望她別走。」
「媽媽說家裡在裝修,這裡更適合你。」
「我不在意,有她的話比這裡好。我可以一直呆在籠子裡,一直呆在裡面也沒關係。」
這時,祺祺又描述了另一個畫面:來財在藍色的籠子裡,看到房間裡的綠籮,圓柱形的臺式空調。
祺祺安慰著來財,「我不太知道家裡現在具體是什麼樣子,或許我可以問問她。」
來財祈求著:「拜託拜託,我很難過,覺得很孤獨。還是回去比較好。」
結束前,祺祺說她接收到了最後一個畫面:來財躺在明明的腿上,明晃晃的日頭把長椅晒得很暖,不遠處是綠色的草地。來財說,我很喜歡,我希望可以一直這樣下去。
這樣的對話帶著童話式的天真,讓人懷疑真實性。但祺祺把她和來財的溝通過程發給明明後,經過明明確認,家裡的傢俱擺設和綠植,一樓的婆婆……很多資訊都能與真實的生活對得上。
雖然有人認為,明明提前將貓被轉移到地下室的背景告知了琪琪,結果不讓人信服,但作為尋求幫助的主人,明明覺得自己以後會更多陪伴來財,這是一次有用的溝通。
對祺祺來說,來財的案例是她作為動物溝通師的新起點。從像來財這樣普通家養貓,狗,到鸚鵡,紅尾鯰,作為食物被吞下的生蠔,需要救助的紅隼……各種各樣的動物都是祺祺的溝通物件。
作為一名動物溝通師,有很多人找到祺祺尋求幫助。有目的性很強的動物行為調整,輔助醫療,尋找走失的動物。也有想問自己家的貓是否願意做絕育?為什麼不好好上廁所?會不會害怕坐飛機等。
跨物種交流超越常人理解,但琪琪需要的溝通道具很簡單,她只需要坐在河北邯鄲市的家裡,看一張動物三個月內的正面全身照,補充它們的名字,性別和年齡等資訊,就可以感知到動物。哪怕這隻動物在千里之外的其他城市。祺祺形容這種連結:「就像我看到男神的照片,會在腦海中幻想我和他結婚一樣。動物會給我提供影像和畫面,有時候是聲音,味道,情緒,甚至是身體的感覺。」

圖|祺祺給明明的反饋
突破跨物種交流
祺祺成長在河北邯鄲市一個鑄管工廠的家屬院。父母工作很忙,在缺乏持久陪伴的孩童時期,動物們成了最讓祺祺感到安全的朋友。陪伴祺祺最久的,是一隻叫灰灰的垂耳兔。
盛夏的一天,祺祺生理期又恰好趕上生病。清醒時不是在吐就是在拉肚子。父母都不在家,灰灰臥在祺祺的床邊,一整天都沒有離開。垂耳兔正常情況下每隔兩小時要排洩一次,祺祺知道,灰灰這是忍著生理上的難捱陪著她。
一個冬天,灰灰去世了,父母不敢告訴祺祺,只說灰灰丟了。祺祺列印了尋兔啟示,去邯鄲當地的動物保護協會派發。尋找灰灰的過程中,祺祺養成了在邯鄲動物保護協會做志願者的習慣,也加入了志願者群組。通過群組裡一位犬行為正向訓練師,祺祺認識了動物溝通師玄子,開始跟著玄子學習動物溝通。
家庭中常見的動物「糞便」,是養花種菜的好肥料,合理使用長勢旺
以下是琪琪敘述的學習動物溝通的經歷:
課程從同學們之間的互相感知開始。玄子要求每人發一張自己身體部位的照片,然後閉上眼,跟著她的引導語做呼吸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感知並接收搭檔傳達的資訊。
初次體驗的結果像是在濃霧中穿行,祺祺並沒有感受到自己的搭檔,但搭檔感知到祺祺的畫面卻非常準確,頭髮的顏色,場景中祺祺置身的街邊公園等都能與生活對上號。祺祺覺得自己很失敗:其他同學都能和同伴建立溝通,只有她無法突破。
在第二節課上,玄子帶領著同學們感知她養的狗。祺祺開始接收到畫面:這隻狗與玄子很多年前住在老房子的畫面,玄子用勺子餵它吃蘋果泥的畫面,它在湖邊公園奔跑的畫面。
真的感知到狗後,祺祺陷入不可置信,她不確定這些畫面是她想象出的,還是真實感知到的,也懷疑是不是受潛意識影響,把生活裡的場景代入腦海裡。
老師給了祺祺肯定,地板的顏色,玄子喂狗時的姿勢,公園等資訊都與現實相符。但老師左手拿著的青色圓形的東西不是蘋果泥,而是羊肚罐頭。
而後是不斷的練習和覆盤,做到20個案例以上後,祺祺開始分清感知和想象的不同。現在,祺祺已經做了40多個案例,她的目標是積累夠200個案例,繼續學習下一階段的課程。

圖|祺祺養的垂耳兔灰灰
「騙術」與「心靈溝通」
「動物溝通」背後的科學原理到底是什麼?沒有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理論基礎。但這並不妨礙動物溝通師以此謀生。寵物被現代人納入家庭,上學校接受培訓,吃昂貴的進口食物,有體面的生日和葬禮。當人們陷入普遍情感上的匱乏時,寵物填補了人類難以察覺的孤獨。
為它們花錢,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作為初級的動物溝通師,祺祺接的訂單都是日常問詢和資訊傳達,不能接更復雜的走失寵物找尋和行為溝通疾病。按照祺祺的資歷,她一次普通問詢收費80元。老師玄子已經做了3300多例動物溝通,收費非常昂貴:
單次溝通找尋一隻狗需要800元,病痛感知550元,行為矯正800元,與往生的狗溝通難度較大,溝通一次需要1200元。還有更昂貴的套餐服務,一次行為溝通套餐與動物溝通3到5次,收費2700元。病痛溝通5次以內,需要2000元。
與被傷害的動物溝通對動物溝通師也是一種傷害。玄子在一段時間集中接了很多流浪動物的案例,結束之後患上了抑鬱症。在感知過一次被狗販子抓走的小狗後,祺祺說:「當你感受到好幾天沒有一口水喝的灼熱,刀割過喉嚨,被剝皮的痛苦,是很難保持情緒穩定的。」
此外,動物溝通師聲稱能與動物存在某種精神力量或者心理感應,在講邏輯講理性,沒有神學傳統的當下,「通靈」,「靈媒」,「心靈感應」這樣的詞不免讓人懷疑是在收「智商稅」。動物溝通師這個職業因為其超自然的設定和無法證偽的特殊性而備受外界質疑。很多寵物溝通師會宣告,寵物會撒謊,會開玩笑,所以傳遞的資訊可能不準確。這又是否是給自己敘述出錯時的退路呢?
有些植物反芻動物也是不能吃的,這是因為他們有毒,有哪些植物動物不能吃呢?
在有共同語言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都沒有被科學證明過,跨物種交流的存在真能讓人信服嗎?並且,動物溝通師的回答多數曖昧不明,諸如,「你家貓不喜歡窗簾的顏色」這樣的結論,沒有人能證明動物溝通師提供的資訊是否準確。
玄子被指責搞迷信,被諷刺著起綽號叫「大法師」,有人專門加上祺祺微信,想戳破她的騙術。
祺祺對此的迴應是:「這種質疑屬於人類的傲慢,他們不相信動物和人類存在某種溝通,也沒有給予動物更多覺察與尊重。」在祺祺的學習資料《動物溝通七步法》裡,作者寫道:「如果我們放下判斷和狹隘的心靈,願意謙卑的接近動物,人和動物就一定能溝通。這很有效,我感到自己進入了她的頻率,就像在收音機上找到波段。」
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後,還有農村人在捕蛇,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現在,祺祺仍在不斷尋找著這種波段。這個職業有那麼多讓人想要放棄的因素,卻僅需要一個讓她堅持下去的理由:她是真的愛動物,並且在動物的愛中得到了滋養。

圖|祺祺和她養的兩隻鸚鵡
-END-
作者 | 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