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金花爛漫,樹下香氣襲人,可你是否瞭解它——丁香花?
北京市順義區減河路是一條普通的小路。每到5月中旬,路邊的幾十棵丁香陸續開花——枝上金花爛漫,樹下香氣襲人——行人紛紛駐足觀賞,減河路便脫穎而出,浪漫到不行。
今年,減河路的丁香不僅如期給人們帶來花的享受,也吸引了眾多園林花木人的目光。樹形高大、花色金黃,這些丁香與常見的丁香「太不一樣」。約10年前,北京江山園林總經理齊福民將‘北京黃’丁香種於此處,今天,平均胸徑逾15釐米,1.5米分枝,樹冠飽滿的丁香樹不僅帶來美的震撼,也將丁香這一古老鄉土樹種的新機遇「震」出來了。

作為北方地區最常見的樹種,丁香市場前景被寄予厚望。
種質資源現狀
崔洪霞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員,該所從1958年起開展丁香種質資源收集、品種培育與繁殖等相關工作,到崔洪霞已是第二代研究人。據她介紹,國際上共有2000餘個已登入丁香品種,中國雖是丁香野生種質分佈中心,但在品種栽培方面並不領先,國內自主研發與國外引進的品種只有20個左右。品種化不足,已有品種花期集中、花色單一是目前的主要問題。
在全球2000餘個丁香品種中,85%是早花與中花品種,花期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色主要為紫、紅、粉。花期晚、花色黃的品種佔比僅10%。而且,崔洪霞表示,從國外引種到適應性馴化、批量生產至少要十年時間。
隨著國內氣候的變化,華北、華東地區雨熱同期的氣候成了制約丁香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研發具有本地抗性基因的優良品種更為關鍵,「我們的優勢是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基礎。」崔洪霞說,針對丁香種質資源現狀,國內的重點研發方向是豐富花色、銜接花期。
生產與應用現狀
丁香是北方為數不多能在晚春開花且芳香的植物。它非常耐寒、耐旱,在東北、西北等更寒冷乾旱的地區長勢更好,是當地主要的開花植物。但正如崔洪霞所說,丁香花色單一的問題太普遍,且品種太少。

‘北京黃’丁香
目前,國內城市綠化中應用最多的是紫丁香,採用播種方式培育成灌木。高階庭院、公園會有精品丁香使用,但數量不多。
生產與應用是互相影響的。丁香產量小,有靠籽播綠化的模式原因,但總體用量少,也要歸因於苗圃產品不夠豐富。
有人說,國內種植丁香的多,品種化經營的少;經營紫丁香的多,有其他品種的少;至於將丁香品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經營的就更少了。
一位設計師就提出了自己的困擾,丁香漂亮、有群眾基礎、抗性也強,他們很想大量使用。但在設計市政景觀時,設計師需要提供苗木的高度、分枝點、蓬徑等具化標準。此外,產品要有量,價效比要高,這些都是限制丁香應用的因素。
好品種在哪裡
被比作「雨巷中結著愁怨」的夢中姑娘,被賦予幸福象徵的五瓣丁香,既不與百花爭春、又不失漂亮芬芳的丁香,難道真的處於邊緣了嗎?也沒那麼嚴重。
《中國花卉報》記者開篇提到的‘北京黃’,就填補了丁香花色、形態與花期的空白。齊福民告訴記者,他的苗圃中胸徑3釐米至8釐米的‘北京黃’儲備有萬餘株,均按標準化生產、精品化經營,大規格的‘北京黃’也有部分存貨。「減河路兩側養護比較粗獷,預計經過精心養護的產品景觀效果會更出色。」他說。
此外,據崔洪霞介紹,多年來中科院植物所研發了很多丁香品種,如‘四季藍’是花色偏藍的晚花品種,‘天府信步’、‘飄逸’是紫紅色系的品種,還有‘羅蘭紫’、‘香雪’等重瓣品種。據悉,上述品種在江山園林公司都有批量種植。
為普及、展示國內可使用的丁香品種,丁香專類園在內蒙古、北京等地也有建設。參會的另一位設計師說,希望能通過丁香專類園瞭解到丁香的好品種,也希望好品種有量、夠用。
文章來源:中國花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