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春天是種植的季節,在皖北亳州市趙集村的一處農田裡,村民趙大叔正帶領家人,彎著腰在芍藥田裡套種菊花。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據趙大叔介紹,這片芍藥是去年種植的,按照芍藥的生長習性,前兩年以植株生長為主,後兩年以根莖生長為主,所以,在芍藥種植後的前兩年,是可以套種一些農作物的。

而芍藥田套種菊花(早熟茶菊),既不影響芍藥春季及夏初的正常生長,等菊花植株超過芍藥植株後,時間就進入了炎熱的夏季,這時候菊花的植株可以起到對芍藥植株保護的作用,可以說,這種套種模式,是當地近些年摸索出來的一種極具增收潛力的套種模式之一,更是被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黃金搭檔」。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現年60多歲的趙大叔,種植中藥材已有40多年的經歷,說他是一位資深農民一點也不為過,而當地芍藥田套種菊花模式的推廣,其中就有他的一份功勞。

趙大叔:「芍藥田套種菊花,除了互不影響外,還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除了生長期的完美銜接,通常種植芍藥的田塊肥力比較充足,用來套種菊花再合適不過,菊花移栽後,過了緩苗期,就可以進行施肥了,此次施肥既為菊花提供了營養,同時也讓芍藥受益。

像這種早熟菊花,一般過了立秋就可以收穫了,拔掉菊花植株,芍藥還能繼續生長一段時間。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按照當前行情,芍藥生長至4年後,每畝可獲得收益12000元左右,菊花每年收益5000元左右,按照兩年套種累計計算,就是10000元左右的收益,兩種作物累計後,平均每年畝收益為5000多元,這種收入,對於藥材種植戶來說,已經比較滿足了。」

在趙大叔介紹的同時,只見他的家人將菊花苗的根系,放進裝滿泥水的水桶裡,進行蘸根後再進行移栽,對此,其中又有什麼講究呢?

趙大叔:「菊花雖然容易成活,可以說插進土壤裡,只要澆水就能成活,但在移栽的時候,如果不把細節工作做到位,病蟲害就難以控制,在增加管理成本的同時,也會極大影響菊花的產量。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比如這種早熟菊花,菊花苗主要來自於去年老株萌發的新株,和扦插苗相比,這種菊花苗本身就攜帶病菌,所以,在移栽前必須採取藥液蘸根的方式,才能有效解決這種問題。

你可以觀察一下,沒有蘸根的菊花苗,植株已經萎蔫,而蘸根後的菊花苗,植株如同剛拔下時一般,對比非常明顯。

而水桶內的泥水,也不是普通的泥水,而是經過藥液配製而成,我採用的是27%苯咯噻懸浮種衣劑 0.01蕓薹素內酯的配方,主要用來防治由鐮刀菌、疫黴菌引起的菊花根腐病、立枯病、莖基腐病等常見病害,並有防治地下害蟲、有效減少菊花蚜蟲及白粉蝨危害,促進菊花多生根、縮短緩苗期等優勢。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由於將工作做到了根上,這也減少了菊花生長期的農藥使用量,從而也符合綠色生產的要求。」

將農藥應用在根部,則是解決菊花病蟲害的「根」本問題,同時也是減少農作物生長期農藥使用的「根」本問題,這種模式目前在小麥、玉米、大豆及水稻等糧食作物上應用比較成熟,但對於經濟作物的應用,大家還真的知之甚少。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移栽前用「泥水」蘸一蘸,治蟲防病還增產

在趙大叔看來,雖然他屬於資深農民,但「老方子不治新病」,傳統種植經驗固然好,但不努力學習新技術、接觸新農資,就無法種植出更具價值的經濟作物。

相關搜尋

茉莉、菊花可別「亂送人」
為什麼不能隨便送菊花?
菊花種植就該用嫁接法!
為什麼不能送別人菊花?
就能擁有「五彩菊花樹」
盆栽菊花秋季養護要點
菊花的種植和繁殖方法
可以消腫解毒的野菊花
常見菊花品種你知道嗎
菊花的10大常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