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栽培技巧及防治大全


中國智慧農業網

風信子為風信子科風信子屬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 原來屬於百合科現在已被提升為新的風信子科的模式屬而風信子也從原來的百合目改到新成立的天門冬目中。其花色彩豐富有紅、藍、白、黃、紫等多種顏色培植方式以分球繁殖為主經過長時間的雜交與繁殖栽培風信子漸漸產生了一些特殊的重瓣品種。

風信子栽培技巧及防治大全

風信子喜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稍乾燥、陽光充足或半陰的環境。喜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過溼或粘重的土壤。鱗莖有夏季休眠習性秋冬生根早春萌發新芽3月開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在生長過程中鱗莖在2-6℃低溫時根系生長最好。芽萌動適溫為5-10℃葉片生長適溫為5-12℃現蕾開花期以15-18℃最有利。鱗莖的貯藏溫度為20-28℃最適為25℃對花芽分化最為理想。可耐受短時霜凍。花莖肉質長15釐米45釐米總狀花序頂生小花1020朵密生上部橫向或下傾漏斗形花被筒形上部四裂反捲有紫、玫瑰紅、粉紅、黃、白、藍等色芳香。蒴果,自然花期34月。

風信子栽培技巧及防治大全

繁殖方法:

1、種球。風信子開花所需養分,主要靠鱗莖葉中儲存的養分供給,只要選擇表皮無損傷、肉質鱗片不過分皺縮、較堅硬而沉重、飽滿的種球,才能開出豐碩美麗的花。

2、土壤。要求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團粒結構好、pH值6~7的水平;可按腐葉土5∶園土3∶粗沙1.5∶骨粉0.5的比例配製培養土;在栽種前,可用福爾馬林等化學藥劑,在土溫10~15℃的情況下,在土壤表面施藥後立即覆蓋薄膜,溫暖天氣3天后,撤去薄膜,晾置1天后進行栽種,保持土壤溼潤。

3、光照。風信子只需5000Lx以上,就可保持正常生理活動。光照過弱,會導致植株瘦弱、莖過長、花苞小、花早謝、葉發黃等情況發生,可用白熾燈在1米左右處補光,但光照過強也會引起葉片和花瓣灼傷或花期縮短。

4、溫度。溫度過高,甚至高於35℃時,會出現花芽分化受抑制,畸形生長,盲花率增高的現象;溫度過低,又會使花芽受到凍害。

5、溼度。土壤溼度應保持在60~70%之間,過高,根系呼吸受抑制易腐爛,過低,則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死亡;空氣溼度應保持在80%左右,並可通過噴霧、地面灑水增加溼度,也可用通風換氣等辦法,降低溼度。

風信子栽培技巧及防治大全

防治方法:

風信子的病害防治應以加強管理為基礎、採取積極預防、綜合防治為原則。由於風信子在溫室中生長期較短以發生病害為主。風信子常見的病害有生芽腐爛軟腐病、菌核病和病毒病。種植前基質嚴格消毒種球清選並作消毒處理生長期間每7d噴一次1000倍退菌特或百菌清交替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菌的傳播。嚴格控制澆水量加強通風管理控制環境中空氣相對溼度出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可以大幅度降低發病率。

①減少侵染來源及時摘除病花、病葉集中銷燬。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斑鏽清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本文屬於中國智慧農業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搜尋

最香的「西洋水仙」——風信子
「神奇植物在哪裡」風信子
風信子花語你知道幾個?
風信子只能開一次花嗎?
風信子如何栽培和管理?
老花匠這樣養「風信子」
風信子真是「開花狂魔」
風信子的土培養殖方法
風信子~植株低矮整齊
風信子花開旺盛色明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