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張思雯

春季來臨,氣溫慢慢回升,長筒花的種植季又要開始了。今年是種植長筒花的第三年,走過許多彎路,也學到了不少經驗,想和花友們分享一下,希望能有所幫助。

首先要說的是,無論養什麼花,「因地制宜」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注意,千萬不能脫離環境去照搬經驗。我的種植環境是華北地區的露天及室內,文中 大部分內容是針對我所在區域的,請各位花友結合自己的環境判斷後再取用。

一、 前期準備

長筒花是一種非常好養的植物,但也並不是說隨便扔在哪裡不管不問就能花開滿盆。在正式種植長筒之前,請先確認一下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

1.確認環境

簡單來說,長筒花需要有充足的散光和良好的通風環境,盛夏時需要有遮蔽物幫它們擋住強烈的陽光和過多的雨水。例如圖 1屋檐下的位置,就非常適合長筒花生長 (圖 1)。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


如果無法露天種植,那麼半封閉的陽臺和有窗戶能通風的窗臺也是可以的。但和露天的環境比起來,室內植株的強壯程度和花量通常會略遜一籌。如圖 2是露天種植的效果,圖 3則是室內窗臺的,兩圖是同一個品種‘AV’,可以看出露天環境中的植株明顯矮壯花多。但由於露天光照偏強,花朵和葉片的顏色偏淺,沒有室內的新鮮水靈 (圖 2-3)。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2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3

2.選擇品種

長筒花種類繁多,單瓣、重瓣、各種顏色應有盡有,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即可。但室內種植的花友需要注意一個隱形的限制條件,就是有些品種的株形不是那麼理想,室內空間有限,可能達不到最佳的效果。

我在種植的過程中發現了幾個比較適合在室內種植的品種:圖 4至圖 10分別是‘墮落天使’ (FallenAn-gel )、‘嬌小的侯爵夫人’ (PetiteMarquise)、‘金色朱比利’ (Golden Jubilee)、‘桃園’ (Peach Orchard)、‘紅精靈’ (Red Elf )、‘白羊座’ (Aries) 和‘布蘭奇’ (Blanche)。這些品種株形都比較緊湊,開花效果較好。這樣的品種到底有多少,可以說沒有定論,也沒什麼規律可談,只能在種植的過程中慢慢摸索了 (圖4-10)。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4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5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6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7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8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9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0

3.準備種植材料

首先是花盆。長筒的根系並不發達,不適合用深盆,通常 10釐米左右深度就足夠了。過深的盆不利於乾溼迴圈,夏天高溫高溼的時候很容易爛根。盆的口徑可以大一些,植株有更多接觸空氣的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型別的盆儘量不要選:一是類似罈子樣式的收口盆 (圖 11),不利於水分散發,容易導致莖稈黑腐;二是透氣性差的,例如搪瓷盆 (圖 12),澆水後水汽遲遲散不出去,非常不利於生長。這裡鄭重宣告一下:圖 11和 12展示的盆本身並沒有不好的地方,只是對於長筒來說不合適。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1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2


長筒因為對水分需求比較大,在保證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吸水盆,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為忘記澆水導致的乾枯。但露天環境中沒有遮蔽又多雨的時候,吸水盆要做一定處理,例如在儲水盆的合適位置開洞,以免盆土長時間泡在水中。

其次是土壤。長筒對土的要求不高,滿足疏鬆透氣的要求即可。舊土也可以用來種植長筒,但要注意殺菌除蟲。自己配土的話,選擇中等粗細的泥炭土珍珠岩就可以,不需要再加其他的顆粒。

請注意,板結成坨的園土不要用,如果一定要用,請在土中加入一半左右的泥炭和珍珠岩,並做好殺菌除蟲的工作。

最後是肥料。長筒耐肥性不強,種植時可以在土中加入發酵的雞糞、羊糞、蚯蚓土、魔肥以及其他溫和的緩釋肥水溶肥也需要準備一些,根據生長期、花期和鱗莖生成期的不同需求對應使用即可。

二、正式種植

準備工作就緒後,等到溫度適宜,鱗莖也已醒來的時候,就可以著手種植了。

1.檢查鱗莖,確認溫度

一般情況下,鱗莖需要發芽後再種植。已發芽的鱗莖相當於做好了生根展葉的準備,溫度合適很快就能破土。鱗莖對溫度變化比較敏感,臨近春天時可以勤檢查幾次。如圖 13,它通常會在比較尖的那一頭髮芽,平放種植即可 (圖 13)。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3


種植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溫度要達到要求。對長筒來說,最低溫度需要穩定在 15℃左右,才可以正常生長。如果鱗莖已發芽但溫度尚低,不要急著種下,可以再等待一段時間。低溫時種下,鱗莖的破土過程會非常漫長,有時甚至需要一兩個月,而在等待破土期間需要保持盆土溼潤,這就大大增加了鱗莖黑腐的可能性,得不償失。

2.正式種下

可以先催芽再移植,也可以直接埋入土中。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謹慎選擇。

首先是催芽。這種方法適合用來處理遲遲沒有甦醒跡象的鱗莖,如果擔心直接埋土會腐爛也可以選擇。

如圖 14,將鱗莖平放在溼潤的蛭石或泥炭上,放到散光通風處,做好保溼措施,大概一週左右就可以生根發芽 (圖 14)。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14


催芽的介質中,我比較偏向蛭石,因為它相對來說保水性更好,鱗莖生根後移植也更方便,對根系損傷較小 (圖 15,介質是蛭石和泥炭的混合)。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選擇什麼介質,都要保證乾淨,做好殺菌除蟲。催芽的環境溼度很高,如果介質不潔,很容易導致鱗莖黑腐。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5


其次是直接埋土。這種方法比先催芽省了移植的步驟,比較省時省力。但缺點就是觀察不到土中鱗莖的狀態,一旦黑腐不容易發現。

種植時,10釐米左右口徑的花盆放 1~2個鱗莖即可,15釐米的花盆放 3~5個,以此類推。鱗莖平放後覆土 1~2釐米,澆好水後放到明亮通風處,後續注意保持盆土溼潤。

鱗莖破土後,需要儘量增強光照,以保證幼苗強壯結實,光照不足則很容易徒長。春天的陽光並不強烈,可以選擇在上午的時間段直晒。如圖 16和 17是同一品種在不同光照環境下的對比,圖 16光照充足,圖 17偏少,可見前者明顯緊湊一些 (圖 16-17)。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6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7


3.澆水施肥

長筒是比較喜水的植物,但不代表它需要泡在水裡。一般來說,鱗莖破土前需要保持盆土溼潤,以保證鱗莖被充分啟用;破土後,澆水頻率可以比之前稍低一些,但也不能等到徹底乾燥再澆水,否則會導致新生幼苗枯萎。如圖 18~20,是盆土乾溼情況的三種基本狀態:圖 18是比較乾燥的狀態,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圖 19是略微乾燥的狀態,可以根據幼苗情況決定澆或不澆;圖20是水分充足的狀態,不需要澆水 (圖 18-20)。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8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19


長筒花種植手記—— — 準備與種植

圖 20


澆水時,還需要結合盆土重量來輔助判斷,簡單的方法就是拎起盆來感受一下,如果明顯輕飄飄,那麼即使看起來還很溼潤,也需要補充水分了。

這個階段施肥不是必須的。在鱗莖未破土時不要施肥;破土後可以適量澆一些含氮高的或均衡性的水溶肥,量一定要控制好,寧少勿多。

準備和種植階段到此就基本結束了,希望對各位花友有所幫助。花期及花後管理的內容,下一篇再見吧!

請關注,點選我的頭像進入個人主頁可以檢視我的更多作品,今日頭條會對關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相關搜尋

盆栽綠植「新寵」—長筒花
長筒花~株型矮小緊湊
花朵小巧耐看的垂筒花
持久開花的10種植物
網紅垂筒花特別好養
橙子研植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