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教你輕鬆打造繁星花海:石竹繁殖養護攻略
小技巧教你輕鬆打造繁星花海:石竹繁殖養護攻略
李崢
石竹作為常見景觀地被材料,株型普遍低矮,自然花期集中在暮春至秋季,花朵較小,適合於裝飾花壇。除了觀賞價值,其還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氯氣和二氧化硫,具有淨化環境的作用。「繁星」石竹作為日本瀧井公司的代表品種,具有多項優良特性,在被推出市場後,其優秀的表現贏得了國內外廣大使用者的一致讚譽。與常規石竹品種不同,葉少花多的「繁星」石竹花徑可達4釐米,花梗長約1~1.5釐米,盛花期花朵覆蓋率高達80%,株高15~30釐米,冠幅20~25釐米。花瓣末端具長爪,花色鮮豔,有紅色、紫色、粉色、白色、複色等多個花色,個別花朵有條紋。
「五彩石竹」怎麼養護?做好關鍵幾點,花苞多花色豔,花期又更長
「繁星」石竹株型圓整緊湊,葉片翠綠,花期極長,每年四五月進入盛花期,一直到冬季休眠前花開不斷,栽植後覆蓋效果好,花叢間雜草少,需水量少,能夠減少人工物力投入。其適合在花帶、花壇應用,花朵繁茂豔麗,能夠營造出熱烈壯觀的景觀效果;也可栽植在花灌木、闊葉林緣、小橋下、岩石園,尤其是在彎曲道路的拐角處,不遮擋視線,雅緻秀麗;還可與觀賞草混播應用,微風吹過,露出豔麗花朵,使景觀更富有層次和動感;與彩葉植物、觀賞草搭配在花境中應用,也能營造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還可做盆栽,供在室內、庭院中觀賞,且室內冬季也能正常開花。
繁 殖
多采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多用蛭石或播種用草炭作基質,挑選飽滿無傷的種子均勻播撒在基質上,上覆2~3毫米厚沙土後,用花灑均勻澆透水,切勿用大水衝淋,以免造成種子流失。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播種後5~7天出芽,出芽率可達90%。出苗後15~20天可移植至直徑8~10釐米的種植鉢內,種植鉢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純草炭土或由田園土、河沙、草炭土混合配製的營養土。與一般石竹不同,「繁星」石竹分枝性強,無需掐尖處理,可在播種後2.5~3個月開花。依據以上播種方案,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進行週年生產。冬季溫室內播種時需要注意保溫,適當增加株間距、增加光照,防止徒長。
3~5年生植株可採用分株繁殖,多在春季開花前或秋季休眠期進行,挖出根系後,將其劈開分成3~5份,適當修剪葉片,分栽後正常養護即可成活。

多花色「繁星」石竹地栽表現
養護管理
「繁星」石竹性強健,耐粗放管理,喜陽光充足、通風涼爽的環境和疏鬆肥沃的石灰質土壤,在全光照和半陰環境下均能正常生長,1~2年生苗株行距以25釐米為宜,3年生植株的株行距以35釐米為宜。其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強,耐寒不耐酷暑,夏季高溫在強光曝晒下葉片會出現幹尖現象,基地生產養護可以選用50%~70%的遮陰網在上下10點到下午4點之間進行遮陰,公園廣場等應用場景可在夜晚9、10點後暑氣散去再澆水,切忌正午澆水,以免地表高溫遇水產生溫熱水汽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露地栽植成活後的「繁星」石竹可在華北地區正常越冬,秋冬季地上部分無觀賞價值後,即可進行平茬處理,無需防寒。栽植前,土壤中施足氮磷鉀均衡的緩釋肥或有機肥,為了保證花期觀賞效果,4~10月每月按照肥水比1︰1000施加1次氮磷鉀比例為10︰30︰20的速溶肥,隨澆水施用。「繁星」石竹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溼,每週灌溉1次即可,雨季注意排水。4~5月為盛花期,花後剪除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
「繁星」石竹抗病害能力強,植株過密時有白粉蝨侵害,可噴施5%高氯啶蟲脒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懸掛粘蟲板進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白粉蝨世代重疊,需要連續防治,視蟲害發生嚴重程度每週施1次藥,直至防控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