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贏才是王道!花草商因自私不願與人合夥,最後落得血本無歸
第七章 共贏思維取之長補之短,思維會變得強大
r r第13節 福爾摩斯教你如何運用共贏思維
r r互惠互利的共贏思維
r r共贏思維是指在處理多邊關係時,以相互信任為基礎,相互理解、相互支援、換位思考,使雙方或多方的利益分配合理化,使各方達到基本滿意,把關係提升為相互依存的夥伴關係。
r r舉個小例子來說明,螃蟹離開水也可以生存。但有一點,它們不能離開水太長時間,沒有水時它們就不停地吐泡沫來弄溼自己和自己的夥伴。一隻螃蟹吐的泡沫很有限,不能完全把自己裹起來,因此它們就一起吐泡沫。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大的泡沫,把它們都裹起來,為彼此都爭取了生存的機會,這就體現了共贏的思維。
r r共贏是一種通過協商,獲得兩全其美的方案,體現的是互惠互利的原則。
r r大連吸引臺商就是互惠互利的共贏思維的體現。大連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土地、勞動力、水和電等資源充足,這些都可以降低投資成本,能為臺商節省不少資金。而臺商到大連投資也可以給大連帶來非常多的切實利益。第一,大連的現代產業如汽車電子、電子資訊、輕化工等領域還相對薄弱,臺商來大連投資首先會有利於大連的產業結構調整。第二,可提升大連工商業的技術管理水平。第三,臺商投資能解決和安置新增勞動力就業。第四,還能給地方創造稅收。這樣一來,雙方都成了贏家,何樂而不為呢?
r r共贏是一種無創傷行為。
r r很多商家,都處於敵對式的競爭狀態,抱有損人利己的態度,往往得不到什麼好的結果。有一個批發商場,各商戶競爭激烈。為了能制勝,很多商家開始了價格戰,你家便宜,我家更便宜。這樣一來倒是討好了「上帝們」,而商戶的利潤極低。有時,一天下來,只能賺夠當天的攤位費,還有更慘的商戶甚至每天賠錢。這種惡性競爭,沒有真正的贏家。而共贏思維則不同,它協助人們找到互惠的辦法,從而讓大家都有利可圖。比如一些旅遊景點,不同的攤位賣同類的產品,價格都定在一個標準之上。這個標準就是商戶經過商量,定下的合適價位。這樣彼此之間不會打價格戰,從而都有錢賺,這才是聰明之舉。
r r共贏思維能夠保證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r r很少會有人意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如果一味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必將遭到自然的報復。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大氣中臭氧層出現了漏洞,這是由於人類只重視發展經濟不重視保護環境的結果。臭氧層的破壞,將導致紫外線大肆侵害人類,紫外線可以導致面板癌,對動植物也有很大的不利影響。再如,近年來氣候反常,世界各地連連遭災,都是人類破壞自然,破壞了生態的平衡所導致的。因此,保護環境,實現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共贏,意義重大。
r r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非常形象地詮釋了共贏思維。有個老頭找到洛克菲勒,對他說:「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您的女兒找個物件!」洛克菲勒不加理睬,老頭又說:「如果我給您女兒找的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洛克菲勒同意了。過了幾天,老頭找到了世界銀行的總裁,說:「您一定要任命一個副總裁!」總裁很納悶,說:「為什麼呢?」老頭說:「因為您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嗎?」總裁先生也同意了。而老頭的兒子成了洛克菲勒的女婿,也當上了世界銀行的副總裁。老頭打造了共贏的局面,三方都獲得了好處,很好地體現了共贏的思想。
r r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用到共贏思維,它可以減少爭議,使社會和諧,還能給大家帶來愉悅、健康的心態。我們要學會用共贏的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讓它成為我們習慣性的思維。
r r取長補短實現共贏
r r社會變了,思想觀念也要跟著改變,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學會取長補短非常重要。
r r從前有兩個快要餓死的人,得到了神的恩賜。神給了他們一根魚竿和一簍魚,他們各選擇了一件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后,便各奔東西了。結果,得到魚的人很快就吃完了所有的魚,不久便死在了空空的魚簍旁。而得到魚竿的人,由於耗盡了所有的體力,沒能到達海邊,死在了路上。後來又有兩個飢餓的人,同樣得到了一根魚竿和一簍魚。他們互相協作,每次煮一條魚,最後終於到達了海邊,開始了捕魚的生活。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生活十分幸福。
r r後面的兩人善於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曾有一個非常精明的花草商,千里迢迢從非洲引進了一種名貴的花。他對這種名貴的花愛護有加,培育起來小心翼翼,因為他想3年後賣個好價錢,大賺一筆。很多鄰居和朋友向他索要花種,都被他拒絕了。第一年,花圃裡萬紫千紅,非常漂亮。到了第二年,花草商卻發現花朵變小了,還出現了一點點雜色。到了第三年,花朵更小了,花色也更差了,結果花草商並沒有賣到好價錢。
r r為此他去請教一名植物學家。植物學家告訴他,這些名貴的花之所以不再名貴,其祕密在於,毗鄰的花圃種植著其他花卉。這種名貴的花被風傳授花粉後,染上了毗鄰花圃裡的其他品種的花粉,所以名貴之花一年不如一年了。
r r植物學家告訴他,要想使名貴之花不失去本色,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的鄰居也都種這種花。於是花商把名貴之花的種子送給了自己的鄰居。次年春天,名貴之花開滿了他和鄰居的花圃,花朵又肥又大,雍容華貴,一上市,就賺了個滿堂彩。這就是合作與共同發展的重要性。
r r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還體現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先讓幾個重點地區富起來,從而帶動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這也體現了一種優勢互補的理念。
r r很多企業的面試,也越來越重視人員是否具有協作和互補的團隊精神。因為優勢互補的共贏思維是一個企業成功的保障。要建立良好的企業機制,在市場上就要對客戶或夥伴誠實守信,尊重第三方企業,不惡意競爭,不欺騙,儘可能地使對方或者第三方企業獲得利益,從而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形成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牢固根基。還要儘可能地與競爭者進行協商,尋求更佳的合作機會和方案,使各方利益最大化實現,達到共贏。
r r對於當今社會,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越來越重要。靠一己之力,往往幹不成大事。因此要學會與他人互通有無,相互協作,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r r與人方便,才能與己方便
r r人一生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這時就需要別人的幫助。但如果你從未幫助過別人,就不會有人幫助你;如果你不曾付出過,也不會有任何收穫。總之,你給予過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給別人方便,也就是給自己方便。
r r一個盲人在晚上打著燈籠趕路。有個路人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他:「你是盲人,打著燈籠你也不能看到路,為什麼還打燈籠呢?這不是浪費燈油嗎?」盲人聽後,答道:「燈籠並不能讓我看到路。但我在黑暗中行走,很容易被撞到,而我提著燈籠走,燈光能讓別人看見我,這樣,我就不會被別人撞到了。」這位盲人用燈光為別人照亮了漆黑的路,方便了他人,同時也保護了自己,這正是「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r r哈默是美國石油大王,他能取得後來的成功,與一位叫傑克遜的鎮長對他的影響有關。一年冬天,哈默在美國南加州一個名叫沃爾遜的小鎮上認識了善良的鎮長傑克遜。
r r一天,下起了小雨,鎮長門前花圃旁邊的小路成了一片泥沼,行人走起路來很困難,於是就從花圃裡穿過,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哈默為了保護花圃,獨自站在雨中看護,不讓行人從裡面穿行。
r r不久鎮長從外邊回來了,他挑回一擔煤渣,鋪在了泥淖裡。路好走了,行人就不再從花圃裡穿行了。鎮長意味深長地對哈默說:「你看,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r r哈默從鎮長這裡學到了高尚的品德。他後來通過艱苦的奮鬥成了美國石油大王。正是這種良好的品德使他的事業越做越大,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r r抱有這種態度去經商而成功的事例不在少數。
r r曾有一個鄉下人進城經商,在一條破舊的街上開了家店鋪。他發現這條街的生意非常不好,而且街道的路面坑坑窪窪,到處是殘磚亂石。鄉下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人打掃呢?於是他向其他的商家請教。相鄰的商家告訴他,路不好走,經過的人或車輛就會慢下來,走進店鋪的概率就會增加。鄉下人對這種邏輯很不贊同,他搬走了路上的磚石,並找人修平了坑窪的路面。從此,這條街變得車水馬龍,一派繁華,客流量大大增加,生意也好做多了。鄉下人辦了方便他人的事,換來了滾滾財源,可謂是好人有好報。
r r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這種思想,他們就喜歡做損人利己的事或者損人不利己的事。還有一些心態極不正常的人過河拆橋、落井下石,最後也給自己帶來了惡果。這都是不明白「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所導致的。
r r關照別人只需要一點點的理解與大度,卻能給自己贏得意想不到的收穫。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利人才能利己。如果每個人都依照這個原則行事,那麼大家就都方便了,社會也就更和諧了。我們要記住「與人方便」是一種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條最好的路。
r r商業中的「雙贏」
r r把商場看成是戰場,這是傳統的觀念,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社會已經變了,觀念也要跟著變。其實商場不像賽場,只有輸贏;也不同戰場,只有你死我活。在商場上可以有另一種結果,就是「共贏」。
r r先舉一個不同產品之間合作共贏的例子——金龍魚與蘇泊爾的合作。
r r金龍魚是暢銷中國食用油第一品牌,多年來,金龍魚一直致力於改變中國人食用油的健康條件,而蘇泊爾是中國炊具第一品牌,它們都倡導新的健康烹調觀念。如果兩者結合起來,必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兩家企業策劃了「好油好鍋,引領健康食尚」的聯合推廣。經過雙方磋商,決定將聯合品牌合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春節期間做促銷活動,將雙方聯合的資訊傳遞給消費者;第二階段為品牌昇華期。
r r「好油好鍋,引領健康食尚」活動在全國36個城市同步舉行。活動期間,顧客凡是購買一瓶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或色拉油,便可領取紅運雙聯刮卡一張,有機會贏得新年大獎,獎品包括蘇泊爾高檔套鍋、蘇泊爾14釐米奶鍋、蘇泊爾「一口煎」。同時,憑紅運雙聯刮卡購買108元以下的蘇泊爾炊具,可抵現金5元;購買108元以上的蘇泊爾炊具,可獲贈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一瓶。蘇泊爾和金龍魚還聯合編纂了「新健康食譜」,送給顧客;並舉辦了健康烹調講座,教大家如何選擇健康的油和鍋。
r r此次活動,不僅給消費者很多的讓利,更重要的是,教給了消費者有關健康的知識,所以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蘇泊爾鍋、金龍魚油的銷售額不僅大幅上漲,而且它們健康品牌的形象也漸漸深入人心。
r r在這次合作中,由於雙方都是行業領袖,強強聯合使品牌的衝擊力更加強大,雙方都從中獲益。既擴大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加強了品牌美譽度,又強化了第一品牌的市場地位,這正是「雙贏」的局面。
r r同行合作、與競爭對手合作,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r r紅旗軟體與IBM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最早的時候IBM就擴大了對紅旗軟體產品的中介軟體、Blade Center和Systemx伺服器的支援。2007年,IBM與紅旗軟體又合作完成了對全線產品的認證。今年紅旗Asianux Server 3.0通過了IBM WAS 6.0/7.0的官方認證,這是IBM對紅旗軟體產品認證的一個標誌性的新節點。憑藉Asianux在中國Linux市場的領導地位,會為IBM WAS帶來更多市場機遇,同時也為使用Asianux及開源產品的使用者,帶來IBM WAS企業級的產品體驗,移植更快捷、更平滑。
「會呼吸的花盆」、「虹運球」、8種新品園藝工具等,在這個展會上他們要放「大招」
r r一代奇商胡雪巖也非常重視與同行的互利合作。為了將自己的絲業做得更大,他尋求與頗為內行的龐雲繒合作。通過合作使自己資金充足、規模巨集大、聯絡廣泛,從而在絲業上形成了氣候,得以在華商中把持蠶絲的國際業務。
r r想做大事業,就要擺正競爭與合作的關係,以利人利己的共贏思維做大市場,而不要以賭氣心態,非要拼個魚死網破,結果只能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聰明的商家要學會攜手同行,微笑競爭。
r r分享是一種快樂
r r不難發現,生活中快樂的人往往都性格開朗,樂於助人,願意與他人分享,而那些孤僻自傲,以自我為中心,什麼好處都不願意分享給別人的人,總是沒什麼朋友,生活也會不快樂。比如,一個小朋友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如果他不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的話,就不會有人同他在一起。相反,即使沒有一件玩具的小朋友,在一起捉迷藏也非常開心。那些過於自我、吝嗇的人,就會使自己脫離他人,被眾人拋棄,被快樂拋棄。
r r有個大學生,畢業後來到一家雜誌社工作。他非常有才氣,所負責的雜誌也很受歡迎。有一年,他的雜誌獲得了國家級大獎。得了大獎後,社長獎給他一個紅包,並且當眾表揚了他的工作成績。可他不但沒感謝上司和下屬的協助,更沒有把獎金拿出一小部分請客。大家雖然表面上沒說什麼,但心裡都覺得很不舒服。大家心想:雖然雜誌是你主編的,可這裡面也有我們的功勞啊!總不能提都不提一句吧!
r r他獨享榮耀,引起了別人對他的不滿。時間長了,社裡的同事,都有意無意地和他作對。尤其是他的上司,更因此感到不安,害怕自己的位置被他取代。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上司也不再對他委以重任,結果兩個月後他就被迫辭職了。
r r這個年輕人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吃了獨食。在這個以合作求生存的時代,沒有誰的成績是完全靠自己得到的。當我們得到榮譽後,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喜悅與榮譽分享給大家。
r r擁有再多的東西,如果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來同你分享,你也不會感到快樂。
r r貝爾太太是一位美國的貴婦人,她非常有錢,在亞特蘭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園。花園又大又美,許多遊客都被吸引了過來,跑進花園裡遊玩。
r r年輕人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著歡快的舞蹈;小孩子在花叢中捕捉蝴蝶;老人坐在池塘邊垂釣。貝爾太太站在窗前,看著這群快樂的人,在屬於自己的園子裡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她越看越生氣,就在園門外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私人花園,未經允許,請勿入內。可是這並沒起到任何作用,人們仍然成群結隊地走進花園遊玩。有一次她的僕人前去阻攔,還發生了爭執,結果花園的籬笆牆被人拆走了。
r r後來貝爾太太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重新寫了一塊新牌子,內容是:本園的主人特別提醒大家,花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不慎被蛇咬傷,請在半小時內採取緊急救治措施,否則性命難保。離此地最近的一家醫院在威爾鎮,驅車大約50分鐘。
r r遊客們看了這塊牌子後,對這座美麗的花園望而卻步了。由於園子太大,走動的人太少,幾年後,裡面雜草叢生,毒蛇橫行,一片荒蕪。貝爾太太守著她的大花園,感到非常孤獨寂寞,她開始懷念那些曾經來她的園子裡玩的遊客了。
r r於是貝爾太太僱人將花園重新打理了一遍,拆掉了籬笆牆和警示牌,立了一塊新牌子,上面寫著:歡迎大家來此遊玩,別忘了將你的快樂留下來。從此,貝爾太太的花園又恢復了往日的快樂景象。遊客在這裡找到了快樂,並將快樂留給了貝爾太太。
r r分享,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昇華。有些人對別人總是斤斤計較,幹什麼事情總怕自己會吃虧,被別人得了便宜。這樣的人就是沒有領悟到分享的真諦,因此也得不到快樂。
r r團結就是力量
r r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力量是無人能及的,它能讓我們辦成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r r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德國柏林東南一座戰俘營裡,二百五十多名戰俘為了逃脫納粹的魔爪,準備越獄。由於納粹的控制十分嚴密,所以要求戰俘們進行最大限度的合作,才能確保實施越獄計劃成功。
r r這件事非常複雜。首先要挖地道,而挖地道是極為困難的。戰俘們拆下床板用以支撐地道;他們用自制的風箱給地道通風,吹乾新鮮的泥土;他們還製作了在坑道運土的軌道和手推車;並在狹窄的坑道里鋪上了照明電線。他們用到的工具和材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3000張床板、1250根木條、2100個籃子、71張長桌子、3180把刀、60把鐵鍬、700英尺(1英尺=0.3408米)繩子、2000英尺電線,等等。他們絞盡了腦汁,想盡了辦法,才弄到這些東西。此外,隱藏地道也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每個人還需要普通的衣服、納粹通行證、身份證、地圖、指南針和乾糧等。擔任此項任務的戰俘千方百計地弄來任何可能有用的東西,不間斷地賄賂甚至訛詐看守。手段之高明,令人歎服。
r r越獄行動的分工很明確。有專門做裁縫和鐵匠的,有當扒手的,有偽造證件的,他們每天小心翼翼地祕密工作著。他們甚至組織了一支掩護隊,來吸引德國哨兵的注意力。此外,他們還要小心混入戰俘營的德國看守,於是又組成了「安全隊」,以便對每個祕密看守進行監視。一有看守接近,「安全隊」就悄悄地發訊號給其他戰俘。
r r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通過彼此的密切協作,竟然躲過了納粹的嚴密監視,成功地完成了越獄計劃。團結的力量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r r在一個企業中,團隊精神是指企業員工,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而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協作性很強,就能夠創造出驕人的業績。而在那些鉤心鬥角的企業中,員工心情壓抑。而在內憂外患中,生產力會直線下降,業績也就會很慘淡。在有團隊精神的企業裡,也許個人智商只有100,但團隊的智商會達到150;相反,在缺乏團隊精神的企業,即使個人智商達到120,但加在一起的智商只有60~70。如果企業能培養出有力的團隊精神,就會擁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r r地鐵上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子,看到車上有一位中年男士提了很多袋子,很不方便,於是就把座位讓給了他。那位先生很感激也很詫異,這位女孩說,我看到您提的袋子裡面有一個袋子是我們百貨公司的。您是我們的客戶,所以我需要為你提供服務。這個女孩對企業盡心盡力,時刻想著自己的公司,她的主人翁精神實在令人感動。如果企業擁有的都是這樣的員工,那麼一定可以做大做強。所有員工,都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要做的是尊重每個人的價值,充分挖掘個人的潛能,使企業和員工實現共贏,成為一個利益的共同體。這是成功的關鍵。
r r現在很多企業在面試中非常重視員工的團隊精神。IBM說:「團隊精神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缺乏團隊精神,我們公司也不會要。」
r r具有和他人共同協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在現代社會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重視發揮「團結的力量」,那麼將會大有益處。
r r第14節 強化共贏思維的24個經典案例
r r海盜瓜分金塊
r r柏拉圖對傳統邏輯推理領域的貢獻巨大,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經典的邏輯推理故事。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個10個海盜瓜分100塊金子的故事。
r r10名海盜搶得了窖藏的100塊金子,並打算瓜分這些戰利品。他們的習慣是按下面的方式進行分配:最厲害的一名海盜提出分配方案,然後所有的海盜(包括提出方案者本人)就此方案進行表決。如果50%或更多的海盜贊同此方案,此方案就獲得通過,否則提出方案的海盜將被扔到海里,然後由下一個最厲害的海盜重複上述過程。所有的海盜都樂於看到他們的一位同夥被扔進海里。不過,如果讓他們選擇的話,他們還是寧可得到一筆現金。他們當然也不願意自己被扔到海里。
r r這些海盜按照由上到下的等級排好了座次,並且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和其他人的等級。這是一群都只為自己打算的海盜,每個海盜都不相信他的同夥會遵守關於共享金塊的安排。柏拉圖最後提出的問題是,最凶的一名海盜應當提出什麼樣的分配方案才能使他獲得最多的金子呢?
r r這個推理故事為大家所熟知是因為奧莫亨德羅的貢獻,是他推廣的。據說,當年在美國能在20分鐘內回答出這道題的人平均年薪都在10萬美元以上。
r r聰明的讀者,你能回答出來嗎?
r r(為方便起見,我們按照這些海盜的怯懦程度來給他們編號:最怯懦的海盜為1號海盜,次怯懦的海盜為2號海盜。如此類推,這樣,最厲害的海盜就應當得到最大的編號。)
r r共贏掃毒
r r近年來,毒品走私日益猖獗,而跨國走私毒品更是令各國政府頭疼。由於跨國打擊毒梟極不方便,因此建立一支多國聯合緝毒部隊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r r有一次,聯合國祕書長建議南北美洲各派出三支部隊來完成這一使命。北美有A、B、C、D、E五國,南美有V、W、X、Y、Z五國,都積極響應了祕書長的倡議。可是,由於各國之間存在芥蒂,對於南美、北美各派出哪三支部隊,雙方意見一時難以達到一致。情況如下:
r r(1)北美不同意W和Y國參加這支部隊。
r r(2)南美不同意A和D國派部隊參加。
r r(3)北美堅持認為如果V和W國派出部隊,Z國則不應參加。
r r(4)南美認為除非同意W國參加,否則他們就不同意C和D國參加。
r r(5)Z國不能參加,南美則不同意E國參加。
r r(6)Z國派出部隊,B國則拒絕加入。
r r(7)X國宣佈如果C國派出部隊,X國就撤出自己的部隊。
r r請問,該怎樣組建部隊才能令各國滿意?
r r地界紛爭
r r驚堂木一響,下面兩個爭吵的訴訟人立刻安靜了下來。
r r縣官問道:「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r r一個人說:「稟告青天大老爺,我是李二,我告王三,他侵佔我的地。」
r r王三立刻反擊:「說我侵佔你的地,你可有證據。再說我也要告你侵佔我的地。」
r r縣官一聽,就納悶了起來——兩人都告對方侵佔自己的地,這事有點蹊蹺,於是就問:「不是有地界嗎?看看地界不就明白了!」
r r「稟告老爺,沒有地界。」王三回答。
r r「沒有地界?那過去你們為何能夠分清地界呢?」縣官聽了更加糊塗。
r r「我記得,日頭正午時,樹梢的影子正指在地界上。」王三氣呼呼地說。
r r「這我倒沒留意。可是,去年我種的是玉米,你種的是菸葉。這玉米茬子在玉米地裡才能有,你總還能認出玉米茬兒吧?可我的玉米茬兒在你的種菸葉的地裡。」李二毫不示弱地譏諷道。
r r「這不足為憑。我不是也在你那邊的地裡找出煙茬兒來了嗎。」王三繼續攻擊道。
r r「你不要撕破臉皮忘記舊情!」
r r「你也不要忘恩負義坑害朋友!」
r r「啪!」縣官把驚堂木使勁一拍,「肅靜!肅靜!再敢咆哮公堂,拿你們是問!」縣官看著二人越吵越厲害,連忙呵斥道。堂下二人馬上安靜了下來。
r r「今年你們種的是什麼,你們還分不清嗎?」縣官又問。
r r「我們種的一樣,都是紅薯。」李二和王三齊聲答道。
r r這可難辦了,堂上不好斷案啊,於是縣官就跟二人來到了他們的田地裡。
r r縣官看著地裡的紅薯想了一會兒,問李二:「去年你種的什麼?」
r r李二說:「去年我種的是玉米。」
r r縣官轉過頭問王三:「你呢?」
r r王三回答說:「我種的是菸葉。」
r r「噢,這就好辦了。」縣官讓人從李王兩家有爭議的五條壟裡各挖出一個紅薯放在壟頭,然後說:「你們依照順序把這五個紅薯分別洗淨嘗一嘗,自然就清楚了。我希望你們今後要互相諒解,以友情為重!畢竟是鄰里。」
r r縣官說完,打馬回府了。李二和王三按照縣官的話去做,果然分出了地界。從此兩家言歸於好了。
r r聰明的讀者,你知道縣官的辦法了嗎?
r r家產爭奪案
r r歸隱田園的一個王爺去世了,他把豐厚的家產留給了兩個兒子。
r r一天,這兩個兒子吵吵嚷嚷地來到了縣衙。縣令見來人是皇親貴戚,自然不敢怠慢,忙請二人上座,微笑著躬身問道:「什麼風把兩位公子給吹來了?兩位公子找下官有何事啊?」
r r「來你這兒除了打官司,還能幹嗎?」兩個人氣哼哼地說道。
r r「是,是。不知是誰這麼大的膽子,敢在公子頭上動土?」縣令熱臉貼上了冷屁股,尷尬地問道。
r r「給別人個膽子,他們敢嗎?自然是我們倆打官司。」兩個人同時說。
r r「你們兩個人打官司?」縣令一時怔住了。
r r「父王死後,我們兩人分財產,可是他仗著自己是大哥,多佔了財產。」二公子氣憤地說道。
r r「父王偏愛你,給你留的財產比我多。我還沒開始告你,你倒是反打一耙!」大公子反擊說。
r r縣令一聽,剛才的高興勁兒全沒了,他本來還指望幫兩位公子出出氣,好讓他們提攜提攜自己,沒想到是兩人的家務事。自己哪敢斷這個官司呢?
r r於是縣令就想把這個麻煩往自己的上司那兒送,他對這兄弟倆說道:「如果你們和小百姓打官司,不管如何,我都保你們打贏,可這是你們家族之間的事兒,下官可就不敢妄斷了。我看公子二人不如到知府那裡看看,如何?」
r r「我們剛從那兒過來,是知府叫我們到你這兒來的。」兩位公子說道。
r r縣令一聽,立時明白這是知府把包袱推給了自己,不由得對知府不滿起來。可現在怎麼辦呢?
r r正在縣令左右為難時,旁邊的師爺走過來對縣令悄聲說:「大人,我有個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麻煩。」
r r「噢?什麼辦法?快說。」縣令急問。
r r師爺附到縣官耳邊悄聲說了一陣,然後自信滿滿地說:「只需如此這般,定能破案。」縣官一聽,果然是個好辦法,馬上喜上眉頭。
r r縣官問:「二位公子都認為對方分得的財產比自己的多,所以要打官司,是不是?」
r r「正是這樣,他確實比我的多。」兄弟二人幾乎同時應道。
r r「千真萬確嗎?」
r r「千真萬確!」
r r縣令說:「那就好辦了。」說完,他用師爺的辦法馬上破了案,而且令公子倆都很滿意。
r r你知道師爺的辦法是什麼嗎?
r r物歸原主
r r一天,探長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報警的人是當地一個很有名氣的作家。他說,自己死去的妻子的戒指被人偷走了。雖然戒指價值不高,也值不了多少錢,但那是自己與自己最心愛的人最真摯的愛戀見證,也是自己的最心愛之物。他希望探長能幫他找回來。
r r警探了解情況後,說道:「我幫你擬一個尋物啟事吧!」
r r過了幾天,尋物啟事便見報了,裡邊還寫了:「如能幫找到此戒指,將有大筆的賞金。」
r r兩天後,警探與作家在屋裡談話的時候,聽到敲門聲。他們開啟門一看,是一個年輕人。他說:「先生,請問這是不是您丟的戒指?這是從一個小販手裡買到的。」探長說:「請你跟我走一趟吧!」
r r請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r r聰明的商人
r r大衛先生在一個偏僻地段開了一家餐廳。餐廳開業已經有一年多了,生意沒有絲毫起色,再加上疏於管理,餐廳面臨著倒閉的危險。
r r大衛先生決定為自己的餐廳想想辦法。他在飯店門口登出了一個「本飯店長期收購狐狸」的告示。告示非常醒目,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因為狐狸在美國是受到嚴格保護的,所以有人敢明目張膽地收購狐狸的訊息立刻在整個紐約市傳開了。人們紛紛表示自己的看法:「收購狐狸,太不具有道德觀念了,這明明是在違反動物保護法嘛!一定要嚴懲飯店的主人。」與此同時,警察局、環保局、工商局、報社、電視臺和動物保護協會接到了很多舉報電話……
r r頓時,原本默默無聞的飯店上了紐約新聞的「頭版」。工商局和警察局很快就派人來了,宣佈要給予餐廳老闆大衛先生重罰,還要取消他的營業執照。
r r大衛先生則相當鎮定,他對外界發表宣告說:「我並沒有這麼做啊!我沒有收購一隻狐狸,沒有做過任何傷害動物的事情。」但是美國的動物保護機構還是對此不依不饒。負責人說:「餐廳門前的告示說明了你的意圖。就算你沒有真正做過,我們也要重重罰你。」他們給大衛先生開了一張三千美元的罰單。
r r大衛先生沒有再爭論下去,非常爽快地拿出錢交了罰款。
r r一同前來的羅林探長暗自偷笑,說:「大衛先生你真聰明!你用了一個多麼絕妙的策略啊!」
r r請問,為什麼羅林警探會這樣對大衛先生說呢?
r r利用證人
r r在曼哈頓,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被人殺死在家裡。法醫鑑定,死者是前一天晚上9點死亡的。
r r這個案子進展很順利。經過調查,警方很快就找到了嫌疑人。但是,嫌疑人傑克說自己有不在場的證據。
r r傑克跟警察說:「昨晚9點的時候,我在家中和朋友梅丹理先生一起吃夜宵,喝酒,並且一起看電視。那個節目是現場直播的,我能夠說出節目的內容。」傑克的朋友梅丹理也證實,昨晚9點,傑克的確跟自己在一起喝酒。
r r探長經過多方詢問,發現梅丹理確實沒有說謊。不過,探長很快就找出了破綻。
r r請問,傑克是用什麼方法使梅丹理先生成為他不在場的證人的呢?
r r受歡迎的囚犯
r r有一個被判終身監禁的囚犯已經在監獄裡度過了八年。最終,他忍受不了失去自由的痛苦,決定越獄。經過一年的準備,在一天夜裡,他成功地告別了痛苦煩悶的牢獄生活。
r r警方發覺有人越獄之後,立刻發出了通緝令。
r r越獄之後,囚犯想,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這身衣服換掉。這時,囚犯發現在不遠處有一群人正在圍著一堆篝火跳舞。於是,他想到那裡去試試運氣——看能不能混在人群裡,然後離開這裡。但是,當他剛走近人群的時候,大家都停止了跳舞,紛紛把他圍了起來,看著他起鬨。囚犯站在眾人中間,不知所措。他很惱火,心裡在想:「早知道就把這該死的囚衣脫了。」直到有人拉著他跳舞,他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受歡迎。
r r之後,囚犯趁人不備,偷了件衣服離開了,併成功躲過了檢查站的檢查。
r r請問,這個逃犯為什麼會受到熱烈的歡迎?
r r讓小偷來偷我的衣服
r r一個炎熱的下午,福爾摩斯和華生正在游泳池裡游泳。敏感的福爾摩斯突然想起放在游泳池旁邊的衣服,於是問華生:「華生,我們把衣服放在游泳池旁邊,有點不安全吧?」
r r華生回答:「是的。如果剛才不那麼急著游泳,我們可以把衣服放在衣物儲存室裡,這樣就安全多了。」
r r福爾摩斯笑了笑,說:「前幾天你的錢包是在這裡丟失的吧?」
r r華生回答:「是的,所以這次要小心點了,別再讓小偷得逞了。」
r r福爾摩斯看了看游泳池旁邊的衣服,說:「是的,這次是要小心點了。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把衣服放在游泳池旁邊了。」
r r華生不解,於是問福爾摩斯:「這是怎麼回事呢?你這不是明知故犯嗎?」
r r福爾摩斯指了指放在游泳池旁邊的衣服問華生:「如果你是賊,你會現在下手偷走那些衣服以及衣服口袋裡面的錢包嗎?」
r r華生看了看放在游泳池旁邊的衣服,說道:「當然啦。幾百美元的衣服放在無人看管的地方,賊很容易得手。只要是賊就會下手,這還要問嗎?」
r r福爾摩斯說:「沒關係,就讓他偷走吧!」
r r請問,福爾摩斯為什麼同意讓小偷去偷他的衣服?
r r賣香菇
r r市場裡,人群熙熙攘攘。一個商販在路中間的地上放了一個紙箱子,裡面盛著用袋子裝好的香菇。他很有節奏地吆喝著:「香菇啊!看看多麼好的香菇啊!純野生的!哎,過來看看啊!」
r r一位拿著一個小布袋的年輕小夥子聞聲過來,在箱子前站住。他拿起一包香菇看了看,放到鼻子底下聞了聞,又問了問價格。一個老頭兒從旁邊走過,拿著布袋子的小夥子忙拉住他:「大爺,您看這香菇怎麼樣?要十八呢。給他十六行不?您聞聞,聞一聞。」他把香菇遞到老頭兒面前,老頭兒聞了聞。小夥子湊近他說:「給他十六行吧?這香菇看樣子還行,您買一包吧。您買一包,我也買一包,就能打折了。」老頭兒搖搖頭走了,而小夥子繼續聞著。大約過了兩分鐘,一個老太太從小夥子身後走過,小夥子忙轉身叫住她,把她勸到了香菇箱前:「您看這香菇怎麼樣?我想買一包,又不懂。聞著味挺好。要十八呢,十六能買下來嗎?您看看,您先看看。」老太太無奈地接過香菇看了看,聞了聞。一對三十歲左右的男女推著車子停下來。女的拿起一包看了看:「怎麼賣的?」「十八。」賣香菇的商販說。小夥子忙說:「便宜點,便宜點,我也要一包。」他邊說邊拿過一包開啟的樣品讓男的看了看。
r r「便宜點,十六。」老太太見狀,抽身走了。「十五吧!我要兩包,正好三十。行吧?」小夥子說著便往外掏錢。「十五,我們也要兩包。」女人說。「行。」說著,女人把三十元錢遞給了商販。賣香菇的商販拿了兩包香菇放入她的車筐裡。小夥子將兩包東西裝進了他的布袋子裡,跟著他們向北走去。
r r不一會兒,又有一個黑瘦的小少婦提了個籃子過來了。她拿起一包香菇放在鼻子底下聞著,連聲咋呼:「這香菇怎麼賣的?味這麼香!嗯,好香菇!多少錢?」跟著她的嗓門,有個中年人走了過來。小少婦更起勁了:「香菇不錯,多少錢?便宜點賣嗎?」「最便宜十六,都賣十八的。」商販說。
r r「不貴不貴。」小少婦嚷嚷著。聽到她的聲音,有幾個人圍了上來。小少婦拿過開啟的樣品,與身邊的人一起看著。她對大家說:「要十八呢!」然後跟商販說,「便宜點,便宜點。買東西哪有不還價的?再好的東西也得還價。」
r r「多買,算十六。大週末的。少了,不能便宜。」商販說。
r r「嗯,是好香菇,錯不了!」小少婦跟大家小聲嘀咕著,「是好香菇,也不算貴!」然後又大聲說,「便宜點,便宜點,我要兩包。」說著拿起兩包放進了布袋子,並掏出了三十塊錢遞過去。
r r「不行不行。」商販往外推著,不要。
r r「行了,行了。」小少婦強塞給他,商販只好收了。
r r另幾人見了,也各掏出三十塊錢買了兩包。商販一副無奈的樣子,一一收了。
r r小婦人跟著那幾個人向左邊走去。
r r片刻後,商販拖著箱子向南轉移,選了一處熱鬧的路口停下來。不大一會兒,之前的那個小夥子和小婦人一同趕來,兩人把兜裡的香菇又倒回了箱子。
r r請問,小夥子和小少婦怎麼又回來了呢?
r r天堂和地獄
r r從前,有一個幸運的人被上帝帶去參觀天堂和地獄。他們首先來到地獄,只見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這些人看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飢餓。仔細一看,這個幸運的人發現每個人都拿著一隻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所以他們沒法把東西送進嘴裡。他們看起來非常悲苦。
r r緊接著,上帝帶他進入另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樣: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這裡的每個人都很快樂,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訴他,這就是天堂。
r r這位參觀者很迷惑:為什麼情況相同的兩個地方,結果卻大不相同?
r r為什麼結果會大不相同呢?
r r綁架
r r2003年2月,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綁架案。十五名前往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歐洲遊客,在遊玩途中被當地的一些極端分子劫持。六個月後,這起綁架事件最終得以解決。十五名遊客中,有十四人都活了下來,只有德國女遊客米歇爾未能倖免。
r r請問,為什麼只有米歇爾一個人不幸遇難了呢?
r r撕布
r r從前,有一位國王,他有十個妻子。他的這十個妻子個個都長得貌美如花,不分上下。可是她們自恃長得漂亮,都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這十個妻子明爭暗鬥,見面就互相譏諷,背後則說別人壞話。國王見到妻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如果十個妻子這樣鬥下去,終有一天會出大亂子。
r r因此,國王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教導妻子們,讓她們停止互相攻擊。可是妻子們對國王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遵從,實際上沒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
r r國王每天看見妻子們你爭我嚷的,越來越擔憂。怎麼辦呢?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她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
r r有一天,國王看到了一塊布,突然想出了個主意。
r r請問,國王想出的辦法是什麼呢?
r r警匪海戰
r r美麗的海濱小城暉城,突然發生了一起綁架案,這個案子驚動了全城。
r r被綁架的是一位商人的女兒,她的名字叫琳達,今年剛滿十三歲。警察很快出動了。警長約克斷定這是一起綁架勒索案,在沒拿到錢的情況下罪犯不會輕易對琳達下手。他們迅速對小城展開了搜尋,最後在一個廢舊的院子裡找到了安然無恙的琳達,可是不見罪犯的蹤影。琳達說綁架她的是兩個高大的男人,聽到他們說要往海上跑。
r r約克一聽,趕緊叫人趕往海邊,並請求了直升機的協助。因為離暉城不遠的海域是公海,只要罪犯跑到那片海域,警察就拿他們沒有辦法了,所以警察一定要在他們到達公海之前將他們攔截下來。
r r警察趕到時,兩名罪犯已經駛出了一段距離。警察開快艇去攔截,約克則坐上直升機前去協助。警察的快艇開得很快,他們知道如果不能將罪犯攔截下來,就只能看著罪犯逃跑了。約克當時想要擊斃罪犯,可是天太黑,從飛機上分辨不出哪艘船是自己人的。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突然,約克眼睛一亮,立刻向左邊的快艇射擊。約克的判斷是對的,他最後成功將罪犯擊斃。
r r請問,約克是怎麼分辨出綁匪所在的船隻的呢?
r r博物館偷竊案
r r倫敦的一個博物館最近發生了一起盜竊案。一幅油畫被人偷走了。探長接到報警電話後立刻趕往博物館。在案發現場,探長髮現博物館的窗戶是開啟著的,窗臺上留下了一串腳印,而且牆上還留有凶手的指紋。
r r館長說:「被偷走的那幅畫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的作品,作品本身價值不是很高。而啟用在校學生的作品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青年畫家努力創作。但是,不管是誰的畫,既然是在我們館裡面丟失的,我們就有責任找回它。」
r r探長笑了笑,跟館長說:「小偷過幾天就會把畫送回來的。放心吧,館長。不過,你可以去舉辦一個作品臨摹大賽嗎?看誰臨摹得最好,就給他一筆豐厚的獎金。」
r r請問,臨摹比賽所要臨摹的畫是哪一幅?探長為什麼要求館長舉辦一個作品臨摹大賽?
r r死亡解密
r r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協約國有一位將軍離奇死亡。警方許久破不了案。直到很多年後,敵國祕密檔案資料被解密,人們才知道了該將軍死亡的原因。
r r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有一位很重要的將軍投降了協約國,這對同盟國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他們不僅損失了一位才華卓著的將軍,而且許多機密將被協約國知道。這位將軍熟知同盟軍的戰術、兵力分佈和將領的習慣。如果這些絕密情報被協約國知道了,那後果不堪設想。
r r因此,同盟國軍隊派出了許多身懷絕技的人去刺殺那位將軍。但協約國對這位將軍的保護工作做得非常好,一次次地挫敗了他們的刺殺行動。於是同盟國轉而收買協約國的內部人員去完成刺殺行動,只不過這招在短期內並不奏效。
r r一天傍晚,這位將軍帶著警衛去刺探敵情。他們偷偷爬到一座山上,觀察同盟國軍隊的情況。這座小山雖然不高,可是十分陡峭,山下有一條蜿蜒的小河。同盟國軍隊就駐紮在小河邊。
r r將軍和警衛們悄悄攀上山頂懸崖,趴在懸崖邊緣觀察同盟國軍隊的部署情況。
r r突然,警衛看到將軍抽搐起來,僅一會兒便死了。他大驚失色,連忙把將軍擡回營地,請軍醫鑑定。
r r軍醫仔細檢查後,發現將軍全身一個傷痕都沒有。平時體壯如牛的將軍怎麼會突然死去呢?一時間,謠言四起。大家都說這是上帝發怒了,叛徒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r r事情越傳越邪,很不利於協約國的安定,於是協約國方面派出了多名偵探前去破案。但偵破都沒有結果,這個案件成了一件懸案。
r r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有關方面的材料被解密後,這件懸案的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r r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將軍是怎麼死的嗎?
r r好厲害的工程師
r r某冶金公司要向美國購買一套先進的組合爐,派一高階工程師與美商談判。為了不負使命,這位高工查找了大量資料,花費了很大精力,對國際市場上的行情及美國公司的歷史和現狀、經營情況等做了一番詳細的瞭解。
r r談判開始,美商一開口要價100萬美元。中方工程師列舉各國成交價格,使美商目瞪口呆,雙方終於以80萬美元達成協議。
r r當談到購買冶煉自動裝置時,美商報價130萬美元,中方代表不同意,堅持出價100萬美元。美商表示不願繼續談下去了,把合同往中方工程師面前一扔,說:「我們已經作了這麼大的讓步,貴公司仍不願合作。看來你們沒有誠意,這筆生意就算了。」中方工程師聞言輕輕一笑,把手一伸,做了一個優雅的請的動作。
r r美商真的走了。冶金公司的其他人有些著急,甚至埋怨工程師不該摳得這麼緊。工程師說:「放心吧,他們會回來的。」
r r請問,為什麼工程師這麼有自信?美商真的會回來嗎?
r r逃離火海
r r有一次,非洲大草原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動物們都爭先恐後地逃離火海,跑向高處,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螞蟻也不甘示弱。但是動物的奔跑速度畢竟趕不上火的速度,火慢慢燒到了山頂,把上面的動物都燒死了。在這個十萬火急的時刻,螞蟻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使其中一部分螞蟻逃離了火海,找到安全的地方繼續生存了下來。
r r請問,螞蟻是怎樣逃離火海的?
r r上岸
r r生活在海邊的人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有些螃蟹也許是耐不住海里的寂寞,拼命地從海里往岸邊遊。可是無論它們怎樣執著地爬,都爬不到岸上去。
r r請問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它們離上岸還有一定的距離,難道它們選擇的路線不對,還是因為它們動作笨拙呢?
r r狼狽為奸
r r狼和狽,是兩種長相十分相似的動物。唯一不同的是:狼的兩條前腳長,兩條後腳短;而狽與狼剛好相反。它們經常一起結伴去偷豬、羊等家畜。
r r有一天晚上,一隻狼和一隻狽肚子餓了,它們商量一起去羊圈偷羊吃。看著羊圈裡那又肥又壯的羊,狼和狽直流口水。但是羊圈的牆和門都很高,狼和狽都爬不過去。這可怎麼辦呢?最後,它們想了一個辦法。
r r請問,它們想出了什麼妙招呢?
r r別具一格的經營理念
r r在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人們普遍信奉西醫,中醫備受冷落,因而中藥店的境況很是淒涼。從事中藥經營的伊倉產業公司社長石川為改變這一境況,絞盡腦汁,苦苦尋求辦法。
r r有一天,石川去一家茶樓喝茶。茶樓裡放著優美動聽的音樂,還不時飄出一股股茶香。突然,石川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場景。不久,他就找到了改良藥店的方法。
r r請問,社長改良藥店的方法是什麼?
r r理髮店的奇招
r r在一個大雨滂沱的日子,一位顧客到理髮店理髮。剛理到一半的時候,他的手機突然響了。他的老闆讓他立即將一份擬好的協議打印出來,送到客戶的公司。
r r這下可把那位顧客急壞了,他望著窗外的大雨和鏡子裡自己剛被理了一半的頭髮,進退兩難。最後他放棄了理髮,冒著大雨去列印了協議。結果,他以很狼狽的形象出現在客戶面前。此事後來雖被人們當成了笑話,卻提醒了理髮店的老闆。於是,一個新的服務專案很快就誕生了。
r r這家理髮店通過此改變,使生意興隆了起來,每日顧客盈門。
r r請問,這家理髮店是靠什麼招數來吸引顧客的呢?
r r甜瓜和土豚
r r在非洲大陸上有一種甜瓜,非常好吃,也是土豚的最愛。土豚每年都會在甜瓜豐收時到甜瓜地裡大吃特吃一通。但是非洲農民看到土豚偷食甜瓜,從不打擾它們。
r r請問,這是為什麼呢?
r r半夜雞叫
r r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很好客。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為其提供食宿。因此,他積累了非常多的人脈。
r r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非常賞識孟嘗君,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他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想找個藉口殺掉孟嘗君和他的手下。
r r秦昭王雖然威武,但平時比較怕老婆。他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這位妃子說什麼,秦昭王就聽什麼。於是,孟嘗君偷偷派人去向那位妃子求助。那位妃子答應救孟嘗君,但要孟嘗君用齊國的一件天下無雙的皮衣作為交換條件。這可叫孟嘗君為難了,因為他剛到秦國時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這時候,孟嘗君的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
r r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了解到,秦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裡。他便藉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了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秦昭王準備過兩天為孟嘗君餞行,送他回齊國。
r r孟嘗君不敢再等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偷偷連夜騎馬向東快奔。到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時,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每天雞叫後,函谷關才開門。半夜時候,雞怎麼會叫呢?正在大家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聲響起,接著,城關內外的雄雞都打鳴了。難倒是神仙相助?
r r請問,大半夜的怎麼會有雞叫呢?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