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12位花神,竟然還有男的!聽過3個就算你厲害!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壽陽公主)
一樹開來冰雪香,誰家新拭歲寒妝?時人不識恆伊曲,信指花神是壽陽。
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梅花林中嬉戲,忽感睏倦便在林中小憩。春風吹來,有朵梅花落在她的額頭中央。壽陽公主醒後,宮女發現她眉間留有五片淡紅色的梅花痕跡,很是好看。宮女們紛紛在眉間描梅花,後來這種妝容稱為「梅花妝」,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花神。
二月杏花展嬌媚(花神楊貴妃)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楊玉環天生麗質、通音律,擅歌舞,琵琶彈得極好。天寶四年,唐玄宗冊立楊玉環為貴妃,她以特有的溫順嫵媚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然她數次觸怒玄宗,但唐玄宗始終難以割捨她。安史之亂,唐玄宗帶楊貴妃逃到馬嵬坡時,楊貴妃被逼自縊於杏花樹下。
三月桃花笑春風(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妝翠黛顰,無言有淚不禁春。花開未是息亡日,偏累纖腰薄命身。
息夫人是春秋時楚國息侯的妻子,息侯在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殺。楚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寧死不從,偷逃出宮尋找息侯。得知息侯自殺後,息夫人也隨之殉情。時值桃花盛開的三月,楚國人敬佩息夫人品節堅貞,就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貴(花神李白)
春風搖盪羽衣開,未肯瑤池一處栽。皇令欺時花不發,去留誰奪百花魁?
牡丹象徵著豔麗富貴,牡丹花神有很多傳說,有武則天、貂蟬、甚至漢武帝的寵妃麗娟,但是最知名的還是李白。有次,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一時興起,命李白進宮寫了三章《清平樂》:「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遂被稱讚為牡丹花神。
五月石榴豔如燃(花神鍾馗)
烈日燒成一樹彤,萬花攢動火玲瓏。高懷不與春風近,破腹時看肝膽紅。
五月是疾病最易流行的季節,在衛生環境較差的古代,疾病也被稱為邪氣,於是,「鬼王」鍾馗便成為人們敬奉的物件。鍾馗生前性情暴烈剛直,死後發誓除盡天下妖魔鬼怪。他的嫉惡如仇的性格,就像石榴花般火紅剛烈。因此,他被人們奉為石榴花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羅舒,落月紛紛過眼虛。搖曳芳魂雲水畔,蓮歌飛入五湖居。
荷花就是蓮花,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稱。傳說,越女西施被送給吳王夫差之前,是普通賣柴人家的女子。每當夏日荷花盛開時,西施經常會到鏡湖採蓮子。她美麗的身影無人能比,是後世人們為了紀念她做出的犧牲,就將這位採蓮女稱為蓮花的花神。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傾城傾國身,幽姿獨立漢家門。金風甫動即歸去,懶共寒蟬泣曉昏。
李夫人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曾為她寫一極其動人的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由於李夫人很早就病逝了,她那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封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
八月桂花人團圓(花神徐惠)
纖雲照影夜流丹,無那清風點粟盤。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宮飛去不須看。
徐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自幼生長在湖州長城,聰慧過人,五個月時會說話,四歲能讀論語,八歲能寫詩文。後被唐太宗招入宮中封為才人。唐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二十四歲時以身殉情。後世人封這位極具才情的女子為桂花花神。
九月菊花閒情致(花神陶淵明)
本無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縱使狂風直吹折,黃花休作落花吟。
菊花品類繁多,或端雅大方,或龍飛風舞,或瑰麗如彩虹,或潔白賽霜雪。菊花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潔,「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非常愛菊,更是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雖然陶淵明最後餓死了,但菊花的花神依然非他莫屬。
十月芙蓉如夢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歸,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悵未因霜月冷,人間終是負芳菲。
石曼卿是北宋時期宋真宗的大學士,宋代一直有個傳說:在虛無縹緲的仙鄉,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後,有人卻遇到他,似夢非夢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一傳十,十傳百,後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香萬家(花神白居易)
行來何處溼青衫?雨自飄零花自酣。沉醉東君呼不起,一枝紅淚在江南。
白居易是唐代知名詩人,他的詩詞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在國外的知名度比李白都高。白居易不畏強權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風細雨。他譜寫的樂曲在琵琶化成的點點寒風中,進入了雲南的山水之間,彷彿山茶花葉葉吐蕊,朵朵豔麗。
十二臘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盞銀臺碧玉莖,白雲魂魄水仙名。靈根原在瀟湘側,夢逐蒼梧月色清。
水仙又被譽為「凌波仙子」。娥皇和女英是堯帝的女兒,她二人同嫁給了舜。姊姊為後,妹妹為妃,三個人的感情很和諧。舜帝死於南巡中,娥皇與女英雙雙殉情於湘江。昊天上帝憐憫他們的真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她們水仙的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