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孫中山最愛喝的湯,被眾多營養學家推崇,配料只有四種素食
很多讀者都喜歡喝湯,尤其是飯前喝湯,我國民間也有這樣一些俗語:「飯前喝湯,勝過良方」,「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有研究發現,在飯前喝一碗湯可讓人少攝入100—190千卡的熱量,對肥胖和需要控制熱量的慢性病患者,是很有必要的。
中醫有種古方湯劑叫做「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的良方,方用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四味藥組成。但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另一種家常菜版的四物湯,而且是中國近代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發明的「四物湯」。這種湯集四種素食之精華而成,即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這四種食物。孫中山先生不但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又是一位醫學家。他不僅擅長西醫,而且對中醫學及飲食營養等都有研究。孫中山先生的「四物湯」,就是他對中西醫結合飲食營養研究的成果,也是孫中山幾十年素食養生生活的得意之作。這種湯被營養學家們稱為「素食中的佳品」。
中醫認為黃花菜有「補虛下奶,平肝利尿,消腫止血」的功效。西醫營養學認為其有較好的健腦,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種物質是機體中許多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的組成成分,對增強和改善大腦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清除動脈內的沉積物,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腦動脈阻塞等症狀有特殊療效,故人們稱之為「健腦菜」。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藥、可補,中國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厭,有「素中之葷」之美譽,世界 上被稱之為「中餐中的黑色瑰寶」。木耳中的多糖體能分解腫瘤,所以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而這種多糖體也具有疏通血管、清除血管中膽固醇的作用,所以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預防腦血管疾病發生。木耳中的了磷脂質,對腦細胞有營養作用,因此木耳是很好的補腦食品。木耳還具有滋補潤燥、養血益胃的食療效果,所以是各種現代文明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病人的保健食品。
這種花1年能長3米高,沒太陽也能長得好,葉子比木耳菜還好吃!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
豆芽也稱芽苗菜,是各種穀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大豆發芽後,有一種叫天門冬氨酸的物質急劇增加,所以人吃豆芽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消除疲勞。同時豆芽富含極易被人體吸收的各種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水,可以預防雀斑、黑斑,使面板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