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這兩天氣溫終於將下來了,咱們養月季的小夥伴也終於找到修剪月季的機會了,但是在動手修剪之前,要提醒大家,要注意月季修剪後的傷流問題。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什麼是月季傷流?

月季傷流是指月季在修剪之後,修剪傷口一直流水的一種現象。一般來說,修剪後,傷口會自然乾燥,有時離芽點遠的修剪口,會自然枯萎,但如果出現傷流的會,月季在修剪後,傷口就不會變幹,會一直往外流水。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傷流是如何發生的?(傷流發生的原因)

1、品種原因

微型月季休眠期短,對溫度變化敏感,氣候稍好就會恢復生長,因此植株狀態活躍、吸收能力強,會吸收大量水分進入莖幹。修剪後,過多的水分就很容易從傷口流出。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2、葉片多,傷流機率變大

前兩天我們講到月季的休眠時提到:不同品種休眠時的表現不同,有些品種不會出現落葉現象。為支撐葉片正常生長,此時植株的需水量大,如果此時澆水頻率較高,植株體內的含水量會較高,修剪後就很容易出現傷流。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3、盆土溼度大

與前2條原理相似,盆土溼度大,植株體內含水量高,修剪後更容易傷流。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4、植株仍處於活躍生長狀態時修剪

我們一般建議在月季進入休眠後進行修剪,因為休眠後月季生命活動降到最低,植株營養全部迴流到根系,同時吸收能力下降,植株莖幹內含水量極少。

因此休眠期修剪極少會出現傷流,即使出現,出水量也較少,會很快風乾。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傷流後處理


遇到傷流,很多花友會不知所措,覺得這是致命的傷害,月季傷流就沒救了。其實不是,傷流一般不會造成致命影響


1、輕微傷流幾天就會風乾,影響不大。


2、長時間傷流(3、5天以上)對植株傷害較大,會造成植株體內養分流失,因此春季發芽後需要及時補充營養。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傷流的預防


傷流很讓人頭疼,但為了植株的健康生長和春季的花量,修剪又是必須的。那我們修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以避免傷流呢?


1、降低土壤含水量

尤其是面對微月這種新根發達、生長速度較快的品種,修剪前後一週都要注意降低澆水頻率,土壤稍潮溼即可。


2、降低植株含水量

針對葉片多的品種,在降低盆土溼度以後,植株越幹越好(不脫水的前提下)


3、休眠後再修剪

等到月季出現休眠表現之後,再修剪就不會傷流了。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那月季傷流還有辦法彌補嗎?具體怎麼辦?非常簡單,一步就能讓它活力滿滿!

那就是——及時補充氮磷鉀肥與各種微量元素(1000倍施用)。一般的營養液就能滿足這些營養需求,因此春天需要勤施此類肥料。(真的巨簡單是不是!!)

雖然很多花友都在盆裡埋了奧綠或有機肥等,但這類肥釋放速度緩慢,並不能及時供應上花苗春季旺盛的生長需求。因此為了更快更及時的補充營養,我們還需補上速效的水溶肥(即營養液)。

春季短短的這些天,月季會忙成一個小陀螺,萌芽、冒筍、長葉、出苞、開花…不停地生長,旺盛的生長,而這些生命活動全都需要營養支援。

想要花兒開得好,要讓花苗吃得飽啊~


各位,行動起來吧!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還有一種現象與傷流相似,最近也有不少花友諮詢——沒有修剪,月季的莖幹/葉片出現流水現象

月季修剪後傷口直流「口水」,這現象對月季影響大嗎?要怎麼辦?

這種水分從植株上析出的現象一般是由於長期施用化學肥料,導致土壤中的有機質過少,造成的植株析水(鹽分)。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花友換土、澆透水,以後不要再施化學肥料,可以施有機肥和水溶肥。

相關搜尋

月季花入冬後怎麼護理?
家裡月季開花少、顏色淡
扦插月季常出現「黑杆」
月季栽了多年怎麼修剪?
致總是把月季養死的你:
月季扦插做個「小動作」
月季盆栽怎樣壯枝促筍?
月季扦插不生根還黑杆?
月季最愛的2種「廢料」
月季施哪種肥長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