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你的月季,掌握這些病蟲害防治技巧!


保護你的月季,掌握這些病蟲害防治技巧!

陳豔華

月季芳香馥郁,四季常開,易於繁殖和栽培,但是病蟲害的發生是影響月季栽培的因素之一。經田間調查,為害月季的病蟲害有黑斑病白粉病月季長管蚜蟎類、月季葉蜂金龜子等,根據生產實踐,總結了針對不同種類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保護你的月季,掌握這些病蟲害防治技巧!


1 病害及防治

1.1 月季黑斑病

1.1.1 危害症狀。葉片受感染後,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呈黑褐色。後期病斑擴大,病部周圍葉大面積發黃,病斑成為帶有綠色邊緣的「小島」,上面產生黑色點狀物,可數個相連,密集時可導致葉片枯焦。

1.1.2 發生規律。屬於真菌侵染病害,借風傳播,也可藉助雨水或噴灌水飛濺傳播,所以傳播範圍很廣,容易大面積發生。

1.1.3 防治方法。①健身栽培。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使用優良栽培基質,培育健壯植株。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株間和小氣候溼度。②清除菌源。及時摘除衰敗葉和腳葉,清除並銷燬死株、枯枝、病葉。③藥劑保護。在發病初期選用 1.5%噻黴酮水乳劑 1 000 倍液、50%咪鮮胺錳鹽可溼性粉劑 2 000 倍液、25%苯醚甲環唑乳油 1 000 ~ 1 500 倍液,隔 7 ~ 10 d 噴 1 次,連續 2 ~ 3 次。

1.2 月季白粉病

1.2.1 危害症狀。主要為害月季的葉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發病後,在葉片正反兩面及其他部位的病斑上出現白色粉狀黴層,造成重病植株器官畸形、嫩梢枯死,降低了觀賞性及切花產量。

1.2.2 發生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芽、病葉、病枝等病組織記憶體活,也以閉囊殼在落葉上越冬。翌年春季進行初侵染,同時通過空氣傳播有多次再侵染。白粉菌較耐乾旱,因此白粉病在乾燥的氣候條件下或設施栽培的環境中容易發生。在高溫高溼和高溫乾旱交替的氣候條件下,病害容易流行,植株栽種過密、施氮肥過多時,病害發生較嚴重。

1.2.3 防治方法。①清除枯枝落葉,並及時燒燬。越冬花株和栽培場所可以用 3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噴施,或 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 1 000 ~ 1 500 倍液噴施,消滅越冬場所。②栽培防治。合理密植和科學施用肥水,增強植株生長勢,提高抗病力。設施栽培時要適當開棚,調節棚內的空氣和溼度,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③藥劑防治。及時摘除病葉,可用三唑酮 25%可溼性粉劑 1 000 ~ 1 500 倍液,或 30%氟菌唑可溼性粉劑 2 000 ~ 3 000 倍液噴灑,隔 7 ~ 10 d 噴 1 次,連續噴 2 ~ 3 次。

1.3 月季鏽病

1.3.1 危害症狀。主要發生於葉片,初期形成褪綠色黃色小斑,此後在黃色斑中央出現黃色小隆起,病斑繼續擴大後邊緣呈深褐色,內部呈淡褐色,發病部位形成黃色粉狀物。

1.3.2 發生規律。屬於單主寄生,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芽、病組織內或以冬孢子在病落葉上越冬。翌年產生擔孢子,侵入植株幼嫩組織。在嫩芽、嫩葉上產生橙黃色粉狀的鏽孢子,在葉背產生橙黃色的夏孢子,經風雨傳播後,由氣孔侵入進行侵染,有多次再侵染。發病的最適溫度為 18 ℃ ~ 21 ℃。一年中以 6 ~ 7月發病比較重,秋季有一次發病小高峰。

1.3.3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病株及病殘體,集中燒燬。②健身栽培。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保持適當的栽植密度。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三唑酮可溼性粉劑 1 000 倍液,隔 7 ~ 10 d 噴 1 次,連續噴 2 ~ 3 次。

1.4 月季灰黴病

1.4.1 危害症狀。圓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斑點,後期產生一層灰黑色黴層,該黴層受振動或風吹易散。

1.4.2 發生規律。屬於真菌病害,病菌主要在病殘體、土壤中及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第 2 年產生病菌孢子成為初侵染來源,通過氣流傳播,從傷口侵入。低溫潮溼有利於灰黴病的發生,管理粗放、鈣磷鉀肥施用不足,水分管理失調,機械傷及蟲傷較多時容易發病。

1.4.3 防治方法。①控制溼度,翻耕並用 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處理土壤和種子。②消滅病源。及時剪除病花、病葉。③藥劑防治。可選用代森鋅、波爾多液、苯萊特、多菌靈甲基託布津、滅黴靈、百菌清等。

2 蟲害及防治

2.1 月季葉蜂

2.1.1 危害症狀。為害月季的葉蜂主要是玫瑰三節葉蜂(Arge pagana )。成蟲產卵於月季嫩莖上,造成嫩莖幹枯折斷。幼蟲嚼食葉片,輕者造成齒缺,重者將葉片全部食光,僅留葉片主葉脈和葉柄。

2.1.2 發生規律。1 年發生 1 ~ 9 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作繭越冬,翌年 3 月上、中旬化蛹、羽化、交尾和產卵,成蟲用產卵管將月季、薔薇等寄主植物的新梢縱向切開一口,產卵於其中,使莖部縱裂,並變黑倒折,幼蟲孵化後爬出為害葉片,初齡幼蟲有群集習性,先啃食葉肉,後吞食葉片。

2.1.3 防治方法。①尋找產卵枝梢、葉片,人工摘除卵梢、卵葉或孵化後群集的幼蟲。②化學防治。幼蟲危害期噴灑藥劑,可選用 BT 乳劑 500 倍液、25%滅幼脲 3 號膠懸劑 3 000 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 ~ 2 500 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 2 000 ~ 3 000倍液、48% 毒死蜱乳油 1 000 ~ 1 500 倍液噴霧。

2.2 月季葉蟎

2.2.1 危害症狀。為害月季的蟎主要是硃砂葉蟎(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成蟎、若蟎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導致葉片褪綠、枯黃,嚴重時葉片枯萎,植株死亡。

2.2.2 發生規律。在枯枝落葉和雜草上越冬,在溫室基本沒有越冬現象。葉蟎可憑藉風力、流水、昆蟲、鳥獸和農業機具進行傳播,或者隨苗木的運輸而擴散。

2.2.3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花卉生長期剪除被害枝葉,集中燒燬,改善花株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蟲源;花卉出棚後及時清除枯枝落葉,做好栽培場所的清潔衛生。②藥劑防治。越冬前清除蟎害枝葉後,噴24%螺蟎酯懸浮劑 4 000 ~ 5 000 倍液,消滅殘存蟲源。蟎害發生初期,用 3%克蟎特乳油 1 500 ~ 2 000 倍液、5%噻蟎酮 1 000 ~ 2 000 倍液噴施,要儘量噴灑葉片背面。

2.3 月季長管蚜

2.3.1 危害症狀。屬於同翅目蚜科蚜蟲為刺吸式口器,以成蟲和若蟲群集於嫩葉、嫩梢和花器上刺吸汁液,致使葉片捲縮,花蕾凋謝,蟲體分泌的蜜露誘發煤汙病

2.3.2 發生規律。蚜蟲 1 年發生 10 ~ 20 多代,以卵在芽腋、芽縫、枝杈等處越冬,5 ~ 6 月間發生的數量大。

2.3.3 防治方法。①注意檢查蟲情,抓緊早期防治,治早、治少、治在卷葉之前。②清除蟲源,秋後徹底清除落葉和雜草,集中燒燬,以減少蟲源。③藥劑防治。在若蟲初發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 1.8%阿維菌素乳油 2 000 ~ 3 000 倍液、5%啶蟲脒乳油 4 000~ 5 000 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 800 ~ 1 000 倍液、25%噻蟲嗪乳油 5 000 ~ 8 000 倍液。④保護和利用天敵。保護瓢蟲食蚜蠅及草齡等捕食性天敵。

2.4 金龜子

2.4.1 危害症狀。金龜子,鞘翅目,雜食性害蟲。主要有白星花金龜、四紋麗金龜、黑絨金龜子、銅綠金龜子、小青花金龜子等。金龜子成蟲啃食新葉、嫩梢和花苞,從而影響植株的生長和開花。

2.4.2 發生規律。金龜子 1 年發生 1 代,幼蟲生活在土中,以腐殖質或植物的根為食料,均在土中越冬。成蟲有假死性。

2.4.3 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②利用成蟲的假死性,傍晚振落捕殺。③防治成蟲施用 15%高效氯氰聚酯乳油 1 500 ~ 2 000 倍液或48%毒死蜱 1 200 ~ 1 500 倍液。

2.5 介殼蟲

2.5.1 危害症狀。介殼蟲屬於同翅目。其主要有吹綿蚧、白輪蚧、褐軟蠟蚧、紅蠟蚧日本龜蠟蚧等。多數害蟲體上有蠟質分泌物,即介殼。介殼蟲危害特點是刺吸月季嫩莖、幼葉的汁液,從而導致植株非正常生長。高溫高溼、通風不良、光線欠佳條件下特別易發生蟲害。

2.5.2 發生規律。蚧類是終身寄生者,蟲體小,繁殖速度快,種類多。因有介殼和蠟被保護防治難度大,防治食葉害蟲的藥劑對介殼蟲作用不大,反而殺傷大量天敵。

2.5.3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修剪枝葉,把帶蟲的枝條集中燒燬,從而減少蟲口數量。②藥劑防治。在介殼蟲若蟲孵化盛期,用 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2 000 倍液噴殺效果較好。

2.6 月季莖蜂

2.6.1 種類。月季莖蜂屬於膜翅目莖蜂科

2.6.2 發生規律。1 年發生 1 代,以幼蟲在被害枝條內過冬, 次年 3 月下旬開始活動,4 月中旬化蛹,翌年5 月中上旬成蟲羽化。雌蟲傍晚產卵,先在枝梢上鋸1 ~ 3 道產卵痕,卵僅產於下邊一道卵痕之中,1 枝 1粒卵。到秋季有的鑽入枝條的地下部分,有的鑽入上年生較粗的枝條上作繭過冬。

2.6.3 防治方法。①發現枝梢枯萎,可在產卵痕下2 cm 處剪除,清除蟲卵。從根源上降低害蟲數量。②在幼蟲為害期,向蛀孔內注射 50%敵敵畏乳油 50 倍液 10 ~ 20 ml,能很好的控制害蟲數量。③注意保護寄生蜂等天敵。

相關搜尋

喜歡養月季怕經驗不足?
月季,掌握5個關鍵技巧
月季常見的病蟲害問題!
關於月季花的養護問題:
月季爆粗筍的三大技巧
秋天給月季澆水有講究
秋日陽臺月季養護指南
月季扦插其實非常簡單
想要月季花花開不斷?
月季裡的「顏值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