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的栽培技術,它的藥用價值你都知道?不妨學習一下
紅豆杉,又稱紫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常綠喬木。其枝、葉、皮、根可提取昂貴抗癌藥物——紫杉醇。常見紅豆杉種類,全世界有14個品種。我國有東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雲南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五種。常見栽培品種有南方紅豆杉和曼地亞紅豆杉(天然雜交品種,父本東北紅豆杉,母本歐洲紅豆杉)。

一、植物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
1.形態特徵
紅豆杉,常綠喬木,樹皮紅褐色,淺縱裂。葉螺旋狀著生,排成二列,條形,略彎,近鐮刀形,長2~4.5 cm,寬3~5 mm。邊緣通常不反曲,上面中脈隆起,下面有兩條黃綠色氣孔帶,下面中脈帶的色澤與氣孔帶不同,中脈帶上區域性有成片或零星的角質突起,雌雄異株,種子扁卵圓形,球花單生,3~4月開花,11月種子成熟。種子通常較大,長6~8mm,呈卵形或倒卵形,微扁。紅豆杉大多采用種子繁殖。

2.生長習性
紅豆杉屬中國特有樹種,通常生於海拔1000~1200m較蔭溼的山谷、溪邊,成散分佈。紅豆杉原生於亞熱帶樹種,喜生於氣候較暖、雨量充沛、溼度較高和酸性的土壤上,耐陰性強,生長緩慢,基部能萌櫱。南方紅豆杉 [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 K. Fu]又叫觀音杉、紅豆樹、卷柏、扁柏,喬木,分佈於我國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強,適生範圍廣,但以年均溫8℃~16℃、夏無酷暑、霧多的溫涼溼潤氣候和肥力高、深厚、溼潤、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酸性沙質壤土生長良好;適合盆周山地丘陵海拔3000m以下種植(5年即利用);其易繁殖,造林成活率高,抗病蟲能力強,特別是紫杉醇含量高達0. 3%~0. 6%,且樹皮、枝、葉、根的含量均較高。因此,它是目前最理想的紫杉醇原料樹種。此外,它還是綠化觀賞樹種。
1種花人稱「植物大熊貓」,淨化空氣促健康,注意5點紅豆掛滿枝!

二、繁殖育苗
其繁殖有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組織培養三種方法。生產上大多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一)播種育苗
種子繁殖適於遠地引種,缺點是生產週期太長。
1.種子採集
種子採集時間為10月中、下旬,南方紅豆杉果實呈深紅色時採種,採回之種子用清水浸泡3~5天,每天換水1次,搓去假種皮,洗淨,攤開陰乾1~2天,種子千粒重80~90g,優良度90%~98%。

2.種子溼沙催芽
(1)催芽坑。擇背風、陰涼、不積水之平地挖坑,坑深20~50cm,坑徑20~40cm,坑腔大小與下種量成正比,坑內鋪墊3~7cm厚河沙。
(2)種子消毒。用0.05 %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上述種子半小時進行消毒處理。
(3)種子堆放。按1∶3的比例依序取上述經消毒處理的種子與河沙均勻混合,然後將混沙的種子平鋪在土坑內,厚20~30cm,再覆蓋一層溼沙,厚3~7cm,使其表面與地面持平,再覆蓋一層稻草護蔭保溼,每月翻動1次,剔除或清水沖洗後消毒處理黴爛種子,再行混沙貯藏,至翌年10月下旬種子破胸現白。
3.苗圃地準備
(1)圃地選擇。擇土層深厚、結構疏鬆、富含有機質、灌溉與排水狀況良好、不當西晒地塊。
(2)整地。土壤深翻一次,碎土一次,然後分廂作床,床寬1.2m,步道寬0.3m相間,床高20cm,苗床長10m,可與苗圃長度匹配。
(3)施基肥。碎土後整地作床的同時,每畝施入腐熟的豬牛糞3000~5000kg,速溶優質複合肥80~120kg,將上述兩種肥料翻拌入土層,整平廂面,然後在廂面上新增黃心土,土厚3~7cm。

4.播種
(1)播種時間。一般在早春播種,種子貯藏1年後,有30%種子裂口現白時即可。
(2)種子消毒。及時篩出種子,放在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1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明水後均勻地播在溝內。
(3)播種量。每畝用種為15kg,過密則會嚴重影響二年生苗木合格出苗率。
(4)播種方法。播種分撒播和條播兩種,以條播為主,也可採用撒播,粒距5~7cm。撒播是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填好黃心土的苗床上;條播則選取15cm寬的木板,在填好黃心土的苗床上壓播種溝,深2cm,播種溝之間的距離15~20cm,將種子均勻播種於溝內。
(5)蓋土。播種後,挖取松林下帶有菌根並過篩的黃壤土覆蓋種子,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幼苗期注意遮陰,播種時覆蓋稻草以不見土為適宜,苗期搭建蔭棚,透光度為60%。
(6)覆蓋。然後鋪植苔蘚護苗,撒播必須用苔蘚將苗床全部覆蓋,條播只要將苔蘚覆蓋播種溝。幼苗出土後,也不要將苔蘚揭去,長期保持在苗床上。苔蘚護苗優點為:保護苗床不受雨水濺擊和陽光直射,使苗木不受陽光灼傷及避免因莖、葉沾泥形成泥棒而窒息死亡,並且經常保持土壤疏鬆、溼潤,減少中耕除草用工。但覆蓋的苔蘚要薄,不能太厚,如遇久旱不雨,可用細黃土壓住苔蘚,或用噴霧器噴水保持苗床溼潤。種子出苗率在70%以上。

5.苗圃管理
(1)幼苗出土前架設蔭棚,棚高1.7m,棚頂可用樹枝葉遮陰。出苗後要遮陰,幼苗怕日灼,蔭棚的透光率15%~20%。
(2)幼苗生長期,保持溝內無積水,夏秋二季對苗圃地進行浸灌,浸灌時間1~3h,水面低於床面,8~12d浸灌一次。
(3)幼苗出土時對其莖幹、葉背、葉面每隔5~9d噴施一次700~900倍進口託布津或半量式波爾多液,該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防治病蟲害。
(4)苗木生長前期追肥,以氮肥、磷肥為主,用8%~12%稀人糞尿加0.2~0.6kg尿素配製,半月施肥一次,9月中旬停止施肥,拆除蔭棚。經常除草和鬆土。
(5)苗木達到兩葉一心後,進行苗木移植,間密補稀,擇陰雨天或雨後移栽,移栽後覆蓋苔蘚,清水淋蔸。
(6)夏季對留床苗繼續架設蔭棚,及時清除步道和四周雜草,加大瘦弱苗追肥。

(二)扦插育苗
1.插條選擇 : 使用萌發枝或幼樹一年生枝條,插穗長15~20cm,基部帶老枝,老枝長1.0~1.5 cm,基粗0.2~0.5 cm。
2.插床設定 : 選擇水源方便、背風陰涼之地作圃地,插床寬1.2m,墊黃心土與細河沙的混合土,黃心土與細河沙的比例為1∶1,床高20cm,基質鋪平後用0.4%高錳酸鉀溶液噴霧於床面,密封1~2d。
3.插穗處理:從插條上剪下插穗,插穗基部剪成馬耳形,扯掉下部5~8cm枝上葉片,理齊插穗基部後每100根紮成1捆,將基部浸入100ppm的ABT6號生根粉溶液中3~5 h,平均1 g生根粉處理6000~8000根紅豆杉插穗,扦插前插穗基部稍晾乾。
4.扦插:扦插時間為6~8月,扦插前用竹籤打孔,孔深8~10cm,株行距4 ×8cm,沿扦插孔插入插穗條直至葉片處,插滿一床後,用25 %多菌靈可溼性粉劑0.08~0.1 %溶液淋噴至扦插孔與插穗縫線消失,即刻將薄膜覆蓋於小拱棚上。

5.管理
苗床溫度20℃~28℃,溼度為85%~90%,溫度過高時及時通風,溼度過低時適時噴水,基質保持溼潤狀態,以表面不現白為度,插床上方搭蓋蔭棚,透光度30%~40%,棚高1. 7m,苗木扦插後及時除草,乾旱時結合施肥噴水,肥料使用0. 4%的尿素或高效複合肥溶液。
(三)組織培養
在2~5mg/L(NAA) 0.2mg/L(KTB5)培養基中誘匯出根;在5mg/L(zip) 5mg/L(IBA)的B5培養基中(16小時光照)培養出胚狀體。用White與MS培養基培養未成熟或成熟的胚,萌發率達70%;用4℃低溫處理,萌發率為80%,加有0.4微克/克MgSO4時,對根與胚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在MS GA3KT(10mg/L)的MS或B5培養基上培育胚,使之成熟,再轉入含1 %蔗糖的N6或White培養基上誘匯出完整植株。

(四)幼苗移栽煉苗
1.幼苗移栽
起苗用護根劑低濃度配兌泥漿,裹於移栽小苗根部。密植土地須疏鬆,用發酵後農家肥按肥1份、土8份比例拌勻,一般每畝定植2000株。宜南北向畦,畦寬40cm,定植2行,株距20cm。最好用腐質土在移植苗旁薄撒一層;移植完後給苗應澆足含有低濃度生根粉的定根水,注意保溼,但不能積水。
2.幼苗管理
夏季移植最好用遮陽網或用山上的樹枝搭棚遮陽。
搭1.5m高60%遮陰度的遮陰棚,常澆水,見苗退黃時追施淡尿素水或清淡糞水,培育壯苗。
3.出圃造林
一年生苗杆杆徑0.3cm以上,高20cm以上,二年生苗杆杆徑0.5cm以上,高50cm以上時可出圃造林。

三、開墾造林
1.選地
紅豆杉喜陰好潮,其生態環境一般要求是:海拔高度400~1800m;土壤質為沙質土,即土壤要求疏鬆透氣;土壤pH值(5.5~6.5)微酸性最好;溫度高於36℃地區應作遮陰處理。
2.栽植時間
紅豆杉理想的移栽季節是春季和秋季,春季在萌動前後,秋季在休眠時進行,其他季節移栽最好多帶些根系土,並做好苗木保溼。
3.苗木選擇
擇1~2年生健壯、無損傷苗木,大小按出圃標準。
4.開墾
全墾整地,挖穴栽植。營造南方紅豆杉作紫杉醇原料林,宜採用矮化密植經營模式,可採用兩種利用方式。
(1)全株一次利用栽培。株行距0.6 ×1.0m,植穴規格40 ×40 ×30cm,幼林5~6年生時(含苗期)包括根系一次性全株利用。
(2)「茶園式」利用栽培。行距2 ×2m,植穴規格60 ×60 ×40cm,為幼林四年生時(含苗期)開始採收枝葉,多年持續利用後,再全株利用。
5.苗木處理及移栽
栽植前用濃度為1 %的葡萄糖加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根30分鐘。栽植要求根舒、苗正、踏實。

四、田間管理
1.苗床管理
種子出苗後,要經常拔除雜草。每年追肥1~2次,多雨季節要防積水,以防爛根。定植後,每年中耕除草2次,林地封閉後一般僅冬季中耕除草,培土5次,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肥源以農家肥為主,幼樹期應剪除萌櫱,以保證主幹挺直、快長。
2.幼林撫育
連撫三年,每年鋤撫、刀撫各一次,鋤撫在5~6月進行,刀撫在8~9月進行,要求達到除草、鬆土、培蔸、擴穴通帶目的,三年後每年根據林內雜灌生長情況結合施肥撫一次。
3.施肥
自造林第二年每年每株施複合肥30~70kg,打孔穴施,第四年開始環樹開溝深施,每株100g複合肥,每穴施磷肥250g作底肥。造林後頭3年,每年7~8月各鋤撫、刀撫摸一次,造林後第二、第四年每株樹追施磷肥250g、氮肥100~150g。
4.病蟲害防治
幼苗出土後正值雨季,因雨水多、空氣溼度大,幼苗易感染病菌而發生根腐和猝倒病,造成育苗全部失敗。故重在預防,即在幼苗出土隔7天噴800倍託布津或半量式:波爾多液(0.5kg硫酸銅、0.5kg石灰、100kg水)噴霧,向幼苗莖幹和葉背、葉面噴施。

五、採收及初加工
1.採收
鮮葉一年四季均可採收,但根據有效成分含量的積累,枝以嫩枝為好,葉以老葉為好。10月份為其最佳採收期,這時紫杉醇的含量相對較高。
(1)對於南方紅豆杉林,如果用一次性全株利用方式,可在幼林5~6年生時(含苗期)將幼樹連根挖出,用於提取紫杉醇。
(2)如進行「茶園式」利用,從幼林四年生時(含苗期)開始,每年採收枝葉,8~9年生時再全株利用。
2.初加工
採收到的原料,宜及時用於提取,否則宜陰乾,置通風乾燥處貯藏,以防發黴。

結語
綜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