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盆栽地栽之爭「三點十二條」收好乾硬貨月季種植可隨心所欲


地栽扦插月季的移盆問題,要根據您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和苗自身的生長量來決定。月季是比較好扦插成活的一個園藝品種,但是根據扦插地的土壤環境和土壤結構,會形成根系生長的差異化,加之,我國幅員遼闊,高度維度地區,冬季土壤會形成凍土層,而根據扦插地和地苗的生長量關係,過於瘦弱的或者是扦插過晚的,都會存在,根系和幼葉凍傷情況。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月季本身的年生長量,決定了其抗凍能力。

那麼,以上單一因素也非必要充分條件,下面會簡單的做個分析,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月季盆栽苗和地栽苗的生長特點。

月季的盆栽地栽之爭「三點十二條」收好乾硬貨月季種植可隨心所欲

月季花海

月季盆栽生長特點

植物的生長情況,都是受其自身生長習性和外部環境的因素影響。就盆栽和地栽的區別,主要的差異點在與根系活動環境的變化。其差異主要包括栽培基質的配方,根系活動空間,與限根栽培環境下介質的水分變化。

因此,以下的分析結果,僅代表大多數的臨盆表現,而非絕對關係。換句話說也就是盆栽的生長量不一定就不如地栽,地栽的生長量也不一定就會優於盆栽。介於以上認識後,我們下面簡單講一下生長特點。

月季的盆栽地栽之爭「三點十二條」收好乾硬貨月季種植可隨心所欲

盆栽苗

1.限根栽培,主根短少,側根細長,根系型別以鬚根系為主,鬚根的更新代謝頻繁。

a.鬚根系的發達,可提高植株移植過程的抗逆性,易於移栽成活,但是其於生長本身,對養分物質的積累較差。

b.易老化退化,在逆境環境中會代謝掉,比如盆栽水分過多,會爛掉一些,過於乾旱的環境也會代謝一些 ,寒凍,等等。

2.枝幹的生長量,受盆栽水養供給變化較大。

a.當盆栽養分可遠遠不斷的供給的時候,植株的枝幹就會不斷的生長,增粗增長,但是一旦水,或者養分,某一引數受到變化,其生長就受到限制。

b.多數盆栽狀態下,主幹的易於老化,主幹的粗度相對較細,莖幹長度較短。

c.在根域限制栽培技術下的所有園藝和作物,一般都會考慮配套相應的水肥一體化供給系統,以保證根域範圍內的環境利於植株的生長。

3.營養生長的優勢利於生殖生長的分化同時花品可控性較高

a.植株的的營養生長較弱的情況下,其枝幹的花芽分化得到促進的。

b.成花能力強的特點,花量大,花朵小.

c.花的色澤和開品,可通過調節盆土的乾溼和肥種來達到效果。

月季的盆栽地栽之爭「三點十二條」收好乾硬貨月季種植可隨心所欲

盆栽月季

地栽生長特點

地栽由於地栽環境的穩定性較高,肥力水分,年較差大,但是週期差異性小,在正常年份,就不會出現極幹,極澇的情況。以季風性氣候(我國大部都在季風性氣候範圍),為例,其雨熱同期,在生長旺季,水分和熱量條件都是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的。同時土層的溫度日較差也小,也利於根系的生長。

當然,得排除劣勢地栽環境,比如,薔薇科的月季玫瑰,薔薇等等,都是喜陽植物,您再的地恰好是廕生環境,其枝幹的生長量,和花量花品就會不如長日照的環境。當然類比,異澇地,極旱地等等,都是不利於其優勢生長的。那麼,就大多數地生條件下,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月季的盆栽地栽之爭「三點十二條」收好乾硬貨月季種植可隨心所欲

地栽苗

1.主根,側根發達,根系型別為直根系。

a.直立根系的,根粗,側根發達,支援力強,成熟度高,具有很強的不定根萌發能力(所以,大多數裸根苗為地栽苗,移栽過程,對主根側根的強剪,可促進不定根的萌發)

b.養分積累充足,抗寒抗凍能力強。

2.枝幹直立性強(當然品種之間存在差異),枝幹粗壯,刺大刺硬,萌芽健壯有力。

a.優勢的地力環境,和穩定的水肥供給,使得其營養生長呈優勢生長.

b.不斷的短枝修剪,可使主幹快速增粗。

c.每年的新芽萌發較整齊,健壯,極少會出現極弱枝條。

3.枝幹的發育快,花芽分化能力強,基本能達到月月紅狀態(月月開花)。

a.枝幹雖然生長量大,但是,枝幹的發育程度,卻並不如盆栽,或者是弱枝的,

b.一般枝幹,髓大,刺大,表皮青綠,抗凍抗逆性還是較弱的

c.這樣的枝幹,不太適合做扦插插穗的,易脫水,髓部易感病,成活的植株的主幹增粗上,也沒有細一點的好。

d.扦插插穗,最佳選擇粗度在0.3-1cm之間,過大過小都不太穩定。

今年種植的地栽苗,枝幹春稍生長量在1.2m左右,粗度年生長量在1.5cm左右,秋梢生長量在30cm左右,粗度在0.5cm左右。且部分秋季修剪的萌生嫩稍頂頭還有一朵發育極好的花苞。在前兩天的冬季修剪上,把秋梢全部減除,春稍挑選粗度在1cm左右的剪成10cm左右的莖端,沙藏,促根後,春季盆栽繁殖,大概在新芽開始萌發狀態開始移栽到營養鉢培根,嫩枝生長到10cm左右,大概到4-5月開始地栽,大水大肥,培育主幹。好的情況可以在夏季得一批花,具體看枝幹的發育程度。當然此次修剪,對春季萌發的主幹稍,進行回縮和疏剪,地面部分留了大概40cm,因為我這株是前年夏天栽的,地上部分,春稍一下的基部粗度大概也有約4cm,幹體顏色深褐色,老化的很好,很健壯具有抵抗風寒的能力,所以就沒有考慮過低的短截。一般來說到地面15-20cm也就差不多了。(當然也要排除高杆嫁接的樹形月季)

月季的盆栽地栽之爭「三點十二條」收好乾硬貨月季種植可隨心所欲

地栽龍沙寶石花拱

盆栽or地栽?開心就好

在瞭解了以上兩種生長狀態後,在返回話題本身,到底要不要移栽,在排除劣勢生長的情況以外,其到底是盆栽還是地栽,這個是取決於自己的。雖然,有不少花友也存在著盆栽與地栽之爭。但是九個人經驗來講,盆栽呢會略微繁瑣一些,地栽會適當省心一些。

在刨除病蟲害防治以外,當然是地栽略優,但是在考慮品種上面,國月的抗性會略優於歐月的大多數品種。而個別月季品種呢,其抗性還是相對較弱的,尤其對於一些雨水傳播的病害,是相當敏感的,在高溫高溼的5月底到8月的雨季,那是相當頭疼的一件事情,因此在正陽的情況下,盆栽結合避雨就恰好能夠大大降低這個問題發生的概率。

好了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下,話題本身的逆境生長。

1.生長量決定是否需要保護地栽培

薔薇科薔薇屬的大多數品種都是可以進行四季扦插的,但是在其扦插繁殖的本身,是存在,季節性差異的,這個差異,就在於,從扦插階段截止到休眠這段週期的長短是直接關係到植株的生長量的,一般有以下特點

a.週期越長,生長量越大,枝幹分級樹越多,植株的老化程度越高,其抗效能力就越高。反之,越短則抗性差。

b.春季扦插的苗,截止到休眠期,可完成3級分化,即根系的發育成熟:具有明顯的主根,一定量的側根;地面部分,主幹形成,二級分枝甚至三級分枝都演化成熟,購買回家,翌年可直接開花。

c.秋季修剪的枝條,秋季生長的枝條,在露天情況下,萌發不整齊,萌芽生長量不齊,定根可能才剛剛發育,不具有成熟的根系系統,萌生的新芽生長量小,發育程度低,在未知的休眠季會存在一定的凍害風險,部分萌發弱的苗可能會在,開春溫度回升後,芽口脫水,幹體皺縮,根系腐爛,死亡。所以,這種情況,就要考慮,保護性栽培,可以考慮加膜,可以考慮搭棚,也可以考慮移栽盆內等等。

2.冬季扦插要採取保護措施

冬季扦插的風險,在於風害和凍害。風害和凍害對冬季扦插的月季是致命性傷害,也會大大降低,扦插的成活率。

而在大田生產中,一般,都會採取,一下措施,來提高成活率。

a.營養鉢苗繁殖。

營養鉢秒繁殖,在冬季,是具有相當大的技術意義的,就我所在的華東地區而言,冬季低溫多雨,且原生栽培地多是水稻田改良的培養田,在冬季的水分問題上,存在著瀝水難的問題,以及原土黏重,對於扦插繁殖的不定根系生長,是不利的,因此採用營養鉢技術繁苗在提高成活率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b.單層膜技術

冬季扦插月季的時間選擇節點,宜晚不宜早,一般來說,在日均溫低於10度就可以開始進行了,過早的扦插,因日溫過高,可能會存在萌發情況,會造成越冬風險。而低於10度後,扦插完成的鉢苗,就可以加蓋塑料薄膜,兩頭開啟,增加通風,以減輕風害和霜凍效果就可以了,冬季為萌發,但是根系白天,會在薄膜作用下,低溫提升的比較快,易於不定根系的萌發,因此,這就可以促使春季溫度回升後,苗床的鉢苗能夠,整齊的萌發。

小結

好了,關於月季的盆栽還是地栽問題以及部分扦插知識,就暫時先分享到這裡,更多關於月季栽培的知識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我是花無缺,關注我的頭條號,我們一起研究植物的種養。

感謝大家的認真閱讀

相關搜尋

5月乃月季的「豆蔻年華」
月季施哪種肥長得更快?
秋冬季如何養盆栽月季?
月季盆栽怎樣壯枝促筍?
有能過冬的月季品種嗎?
喜歡樹狀月季不用「挖」
月季適合盆栽還是地栽?
月季中大紅色哪種好養?
天狼說月季|只要3招!
讓你的月季花大還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