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微盆必須搞懂微型盆景素材來源和微型盆景養護注意事項
微型盆景,又名小品盆景,迷你盆景,常以多盆組合的形式展示。著重於形態小巧,造型玲瓏別緻,更注重整體藝術美的內涵。每一小組盆景的各種擺件需表現出各異的形態,並注意整體的佈局。聚散有致,主題突出,最後達到製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審美情趣,這就是微型盆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製作微型盆景,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幹奇特、花果豔麗、易造型的材料。常選用的有五針鬆、小葉羅漢松、真柏、黑松、瓜子黃楊、鳳尾竹、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天竹等。以上樹種可用扦插、播種和分株、高壓等法得到植物(下面簡單闡述下)。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錦雞兒、金豆、紫藤、鋪地蜈蚣、火棘等樹樁,挖出經藝術造型後即可栽入盆中。
微型盆景的養護尤其要周到細緻。盆土宜經常保持溼潤,要見幹見溼,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溼潤環境。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十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複合化肥,
澆水方法:最好用盆浸法(將盆積養水,將微型盆景放入盆中,水漫過盆土面,一到二分鐘將盆景拿出或盆土不冒泡將盆景拿出)。不幹不澆水、幹則澆透。
養護方法:室外有條件沙槽養護。室內沒條件陽臺建議盆套盆養護。
微型盆景結構簡單,製作方便;形態瀟灑、寓意深遠而取勝,因而小微型盆景取材將是重要的環節,那麼微型盆景好原材從哪些途徑得到呢?
1、花市或盆景市場選購
購買是樹樁盆景最為常見的一種來源,有些植物野生的環境中較難以找到,而商家則通過各種途徑或培育繁殖,可選植物素材姿態適於做盆景,選購時注意以下幾點:
1根盤一定要好。
2樹幹要下粗上細、健壯有力;
3樹皮有點特色,或光潤、或斑鱗、或有顏色、或有韻味;
4主枝配合主幹組成的自然形態要出枝低矮、粗細合理、疏密得宜;
5長勢旺盛,各芽點或葉面色澤飽滿;
6植株樹葉要細小。
建議初玩者可先嚐試半成品,找感覺、增加玩的樂趣(半成品基本都已伏盆好養耐活增加玩盆景的自信心)
實際上並非一定要選「樹形」條件十全十美的樹材,行家們更看重的是樹材的品質,看重它的內在潛力,說穿了就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實踐的結果,製作盆景一段時間之後,你也照樣能夠逐漸領悟選材其中的竅門。
2、野外挖掘
野外挖掘樹樁盆景的素材可在荒山野嶺,溪邊路旁,人跡難到的地方去找。雖然比較困難,但也不失為一種樂趣,有些經常被砍伐或常被人踩的樹樁,地上枝幹年齡較大但幹矮小,樹幹古老奇特,挖出來是很好的樹樁材料,經過加工即可成為盆景,但切勿破壞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人人有責)
3、扦插繁殖
扦插是植物進行繁殖常見的一種方式,只要環境條件適宜,許多盆景素材都可以通過杆插培養出形態自然、比例協調的微型樹樁盆景和小型樹樁盆景。
扦插一般選擇初春時節或空氣溼度大、陽光少、氣溫適中的梅雨天氣來進行。不用高大上、完美無缺的枝條,只需從修剪盆景時所棄下的枝條中選取較健壯、有形的枝條,插入泥床裡,加以養護,枝條生根成活後便可製作成獨立的盆景。
4、分株繁殖
分株是一種無性繁殖,簡單的說,分株就是將灌木類、藤本類等植物根莖部萌發的新株分櫱切開,培育成獨立的新植株,方法十分簡單,這種方法繁殖新株成活率高。
5、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方法悠久,北魏《齊民要術》中已載有壓條技術。壓條分為高壓和低壓,低壓繁殖簡單的說就是直接把枝條壓在地上,則是因為有一些植物枝條不易彎曲,將枝條割傷或環剝後用沙土(其他介質)進行包裹繁殖的一種方式。
6、高壓
小盆外的一顆垃圾素材~~~
分析如下:
整體比例不理想、出枝太高、杆身太直、本著對盆栽的大愛、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進行高壓改造、製作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形狀、預計完成高度約五釐米----
劃線準備動個小手術
剖口處接近預定位置
遮蓋觀其效果
高壓處理(傷口處理加水苔及土壤微潤,不能太潮溼、太乾燥不能生根)
半年後截杆後----
上盆調整
高壓換盆後理想效果
圖文源自網路壹盆景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