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幾種熱帶植物怎麼好意思說到過海南?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
到海南旅遊,常常被那琳琅滿目的熱帶植物搞得頭暈眼花,到處都是綠色,到處都是花朵。到一個陌生地方旅行,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固然重要,認識一些當地的植物,也不可或缺,否則總會有一種未能與當地自然接觸的缺憾。
海南的植物太多太多,實在無法一一介紹,筆者本人也認識不了那麼許多。在此拍攝了一些常見的園林綠化植物,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與大家共享。
1、椰子
這是海南最為常見的樹種。好多道路的行道樹就是椰子樹。樹幹非常高,可達15到30米,樹幹與樹葉交界處有結有椰子,這個標誌非常明顯,比較好認。
2、檳榔
內地人往往分不清檳榔與椰子,因為它們長得的確比較像。檳榔樹也很高,一般高達10多米,最高的可達30多米。雖然也是長披針形葉子,但葉片較短,只有30到60釐米。另外椰子的果實比較大,檳榔的果實很小,呈卵球形,只有3-5釐米大小,成串生長。檳榔果是一味中藥,具有抗菌、消食、去溼的作用,但是吃多了也有害處,會增加口腔癌和食道癌的風險。
檳榔果的味道非常生澀,咀嚼後會有醉酒的感覺,外地人就不要嘗試了吧。
3、酒瓶椰子
是常綠觀賞植物,中部鼓出,上部漸細,遠看就好像一個酒瓶子,因此得名。酒瓶椰子生長比較緩慢,從育苗到結果大概需要20年,花開至果熟也需18個月左右。酒瓶椰子和草海桐一樣,對海水具有耐受性,是少數能夠直接栽種於海濱的植物。
4、火焰樹
冬季到海南,在道路兩側10多米高的樹木的頂端開著大朵的紅花,這就是火焰樹。火焰樹的花就叫做火焰花。傳說古印度迦毗[jiā pí]羅衛王國的摩柯摩耶王后在火焰樹下生下了佛主釋迦牟尼,因此它是小乘佛教廣泛種植並崇拜的樹種之一,也是加彭共和國的國樹。
5、紅花羊蹄甲
這種樹木冬季在海南也是最為常見的,樹高大約6到10米,樹葉頂端裂開,宛如羊蹄,因此得名。花朵呈紅色或紫色,故又名紫花羊蹄甲。花朵隱約有一股蘭花的淡香,所以又名「蘭花樹」。據說這種樹是時任香港總督Henry Arthur Blake於1880年在香港首次發現的,當時用他的姓氏給花命了名,翻譯成漢語就是「洋紫荊」。臺灣只取其豔麗的花色,把它叫做「豔紫荊」。1965年,被香港指定為區花,1997年香港迴歸之後,它又成為了香港特區的區徽和區旗上的圖案。
華南及香港一帶的人習慣於把它簡稱為「紫荊」,但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紫荊。北方的紫荊是先花後葉的樹種,每年早春細碎的紫色小花爬滿樹枝,非常壯觀。
6、黃槐決明
冬天在海南,如果見到樹上開著淡黃或者橙黃色的小花,那十有八九就是黃槐決明。這種樹原產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據說它全年都能開花。
7、美麗異木棉
美麗異木棉是一種熱帶、亞熱帶的落葉大喬木,樹高10到25米。木棉樹先開花後長葉,春天滿樹都是橙紅色的花朵,夏天綠葉滿枝,秋天落葉紛飛,冬天的禿樹枯枝則演繹著熱帶「冬」的韻味。
美麗異木棉樹比較好認,它的樹幹基部佈滿了瘤刺,這是為了防止動物啃噬的自我保護。
8、榕樹
榕樹屬於大喬木,可達15到25米高。榕樹的根系非常發達,在地面上就能看到虯曲的樹根犬牙交錯,深扎土中。另外,樹冠上還有無數根鬚狀的「氣根」從樹枝下向下生長垂向地面。這些氣根似乎也要吸取空氣中的水分和養分,來保證樹幹的生長。俗話說「獨木不成林」,但由於這些根柱相連的氣根的存在,榕樹「獨木也可成林」。
9、桄榔[guāng láng]
是棕櫚科喬木,樹幹較高,可達5到10米。線狀披針形葉子簇生於莖頂,葉片的正面呈綠色,背面略顯蒼白。花的液汁可以製糖釀酒,樹幹的髄芯內部含有大量澱粉,可以食用。
10、番木瓜
是常綠軟質小喬木,樹高可達8到10米。葉子呈盾形,聚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形像瓜,因生於樹上,故名木瓜。木瓜可以生食,也可以做菜。
11、合果芋
是多年生常綠觀葉草本植物,一般不易開花。合果芋有白蝶合果芋和綠金合果芋兩種,前者的葉子是蝴蝶翅膀一樣的盾形,多為黃白色,葉緣有綠色斑塊及條紋,後者的葉子是嫩綠色的,中央有黃白色斑紋。
12、海南龍血樹
我們常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其中的「不老鬆」指的就是龍血樹。野生的龍血樹生長緩慢,樹齡可達8000-10000年,是植物界無物可及的長壽之星。
13、變葉木
屬於觀葉植物。革質的葉子比較薄,變異也比較大,葉片上常有黃色或者金黃色的斑點和斑紋,因此又名灑金榕。
14、朱蕉
是龍舌蘭科直立灌木植物,又名紅鐵樹。園藝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是亮葉朱蕉,葉片呈闊針形,顏色鮮紅,株型優美,非常華麗高雅。
15、花葉豔山姜
又名斑紋月桃、彩葉姜,是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葉片上有縱向斑紋,十分雅緻秀麗。
16、水鬼蕉
海南當地人稱之為「蜘蛛蘭」,這個名稱比學名更顯雅緻。葉子呈倒披針形,先端急尖,深綠色。花呈綠白色,有淡淡的香氣。花形呈漏斗狀,漏斗的邊緣有細細的花須,在風中飄曳時顯得有些詭異。如果去掉這些花須,水鬼蕉的花朵儼然就像一個白色的喇叭花。
17、文殊蘭
又名十八學士、翠堤花,名中雖然有蘭,但並非蘭科植物。它是石蒜科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葉子和根具有藥用價值,具有祛除血汙、消腫止疼的功效。花序傘形,呈高腳碟狀,有香氣。
18、鳥巢蕨
簡稱巢蕨,植株高80到100釐米,屬於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葉子簇生,上面有鋸齒狀闊縱溝,表面平滑,兩側有側刺。通常附生於熱帶雨林的樹幹上和岩石上,喜歡高溫潮溼,不耐強光。
19、花葉萬年青
是常綠草本植物,深綠色的葉子上,佈滿不規則的白色、乳白色和淡黃色的斑點,非常雅緻。
20、龍舌蘭
是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植物,與絲蘭有點相似,四季常青,葉片比較堅挺,邊緣有刺,頂端有一根暗褐色的尖刺,長約1.5到2.5釐米。龍舌蘭在華南、西南和海南地區是重要的園林植物。
21、虎尾蘭
又名虎皮蘭、千歲蘭,是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葉子呈暗綠色,兩面都有淺綠色和深綠色相間的橫向斑紋。
22、楠藤
屬於攀援灌木,莖頂的葉子呈白色,宛如一把白色的紙扇,故又名厚葉白紙扇。紙扇上方有五角星形的橙黃花朵,這是它最為明顯的特徵。
23、白茅
白茅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適應寒冷氣候,多生於河岸草地,荒漠和海濱,在中國北方也有分佈,但海南的白茅長勢非常凶猛,尤其是中間的長穗,特別長。
24、腎蕨
是附生或土生植物,常地生或附生於水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密集的線狀披針形葉片呈覆瓦狀排列,邊緣有疏淺的鈍鋸齒,葉脈非常明顯。
25、蒲葵
蒲葵不但是一種庭園觀賞植物,也是一種經濟林樹種。其嫩葉可編制葵扇;老葉可制蓑衣等,掌狀葉片深裂至中部,裂片線狀披針形,葉裂片的肋脈可制牙籤;果實及根入藥。
26、散尾葵
又名黃椰子、紫葵,是叢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黃綠色的莖幹沒有毛刺,比較光滑,嫩時上面有一層薄薄的蠟粉。葉子細長,長約40~150cm,表面光滑,羽狀全裂,葉柄略微彎曲,先端比較柔軟。
27、棕竹
又稱觀音竹、棕櫚竹,是棕櫚科常綠叢生灌木,高可達2到3米。莖幹手指般粗細,上面有葉節。葉子聚生於莖頂,呈掌狀深裂,有不均等的4到10片裂片,是園林中的重要觀葉植物。
28、風車草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呈傘狀,因形似風車,故得名。
29、草海桐
是多年生常綠亞灌木植物,又是典型的濱海植物,多聚生於海岸邊,迎著大海生長。
30、狗尾紅
學名紅穗鐵莧菜。植株呈灌木狀,橢圓形的葉子互生,長約12到15釐米,鮮紅或暗紅色的長長穗狀花直直地下垂,特徵比較明顯。
31、香蕉
大家都吃過香蕉,但不少人不知道香蕉長在什麼地方。香蕉屬於芭蕉科芭蕉屬大型草本植物,就是這個樣子。
32、海芋
雅稱「滴水觀音」,是大型觀葉植物,根莖中雖然富含澱粉,但有毒,不能食用。北方多盆栽,放置於室內,實際上這是不合適的。
33、蠍尾蕉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酷似蠍子的尾巴,因此得名。
34、旅人蕉
樹幹有點像棕櫚,非常高大,高達5到6米。葉子分兩行排列於莖頂,宛如一把大扇子。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傳說曾有一位旅行者口渴時用小刀紮了一下葉柄的根部,得到了不少水,得以解渴,故命名為旅行者的蕉——旅人蕉。
35、短穗魚尾葵
又名酒椰子、孔雀椰子,為叢生小喬木狀常綠灌木,高達5到8米。不知道是花還是種子成串下垂,好像非洲女人的辮子。
36、蘇鐵
這就是傳說中的鐵樹。因為它的木質密度大,沉重如鐵,落水即沉,故而得名。因為長江流域及北方地區的蘇鐵終生不開花,即使開花,也極其偶然,所以我們常用「鐵樹開花」來形容難得一遇的事物,但在熱帶地區,這種說法就行不通了,10年以上的鐵樹,幾乎每年都會開花結果。
紅彤彤的鐵樹種子有毒可別吃,學我做埋進土裡長成盆栽就發財了!
【原創】文/圖:孫成崗
[相關閱讀]
[1]海南這些熱帶水果,你是否都能認識?
https://www.toutiao.com/i6519763700004422152/
[2]沒想到海南龍血樹竟然就是「南山不老鬆」!
https://www.toutiao.com/i6522442504602649096/
[3]那些冬天盛開在海南的花朵
https://www.toutiao.com/i652565878274628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