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仙客來花色豔麗,花形奇特誘人,為世界著名的溫室花卉。隨著我國城市景觀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對高質量盆栽花卉的需求越來越大,盆花有著極強的消費潛力,作為主要盆花之一的仙客來發展前景更為樂觀[1]。因此,為提高仙客來的產品質量,促進其盆花產業的快速發展,現詳細介紹仙客來的繁殖方法及後期栽培養護技術,旨在為仙客來的科學種植提供參考。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1 形態特徵

仙客來塊莖扁圓球形或球形、肉質,葉片由塊莖頂部生出,心形、卵形或腎形,葉緣有細鋸齒,葉面綠色,具有白色或灰色暈斑,葉背綠色或暗紅色,葉柄較長,紅褐色,肉質。花單生於花莖頂部,花朵下垂,花瓣向上反捲猶如兔耳;花有白、粉、玫紅、大紅、紫紅、雪青等色,基部常具深紅色斑;花瓣邊緣多樣,有全緣、缺刻、皺褶和波浪等形。

2 生長習性

仙客來喜涼爽、溼潤及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5~20 ℃,溼度為70%~75%;冬季花期溫度不得低於10 ℃,若溫度過低,則花色暗淡,且易凋落;夏季溫度若達到28~30 ℃,則植株休眠,若溫度達到35 ℃以上, 則塊莖易腐爛。幼苗較老株耐熱,性稍強。仙客來為中日照植物,生長季節的適宜光照強度為28 000 lx。如果低於1 500 lx 或高於45 000lx,則光合強度明顯下降。花期為10 月至翌年4 月。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3 繁殖方式

3.1 播種法

播種繁殖是仙客來的主要繁殖方式。育於盆中時,多用點撥法播種,穴距約2 cm,覆土約1 cm,盆面上蓋玻璃片。播種後澆水,並保持基質溼潤。

播種期應根據品種特性和溫度條件而定。生育期長的品種要適當早播, 生育期短的可適當遲播,9 月上旬至10 月中旬為最佳播種期。播種期的早晚會直接影響仙客來的生長:播種過早,球莖還未長大就開花了;播種過晚,則易影響發芽或導致出苗不齊。播種前,用清水浸泡種子24 h 後進行催芽。播種後至出苗前要避光,並保持較高的溼度。在18~20 ℃的適溫下,30~60 d 可發芽。用30 ℃溫水浸種4 h,可提前15 d 發芽。當幼苗出現第1 片真葉、球莖約黃豆大時,進行第1 次分苗,株行距為3 cm×3 cm。移栽時,小球莖不宜埋深,其頂部應略高於土面。在幼苗出現6~7 片真葉時,可將植株單獨分栽於6 cm 的盆內。幼苗生長適溫為5~18 ℃, 以半陰為宜, 早晚多見陽光。盛夏時,遮蔭並噴霧降溫有利於球莖發芽和葉片生長。

盆土材料有河砂、園土、腐葉土、牛馬糞、爐渣等。盆土配製方法主要有以下3 種:1) 砂、土、牛糞的比例為4∶4∶2,再適當加入一些稻殼灰;2) 腐葉土、幹牛糞、田土、泥炭、河砂的比例為3∶3∶1∶1∶2;3) 腐葉土、田土、河砂的比例為4∶4∶2。

另外, 在播種前要對播種用土及播種盆進行消毒,有福爾馬林薰蒸、蒸汽消毒、乾熱消毒、高錳酸鉀液噴灑、日光暴晒等多種消毒方法。消毒時,應根據不同條件選擇合適的消毒方法。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3.2 球莖分割法

球莖分割繁殖只適用於優良品種的繁殖。其具體做法是:1) 選4~5 a 生球莖, 切去球莖頂部的1/3,再將球莖分割成1 cm2 的小塊,然後將分割的球莖置於30 ℃和相對溼度高的條件下放置5~12 d,以促進傷口癒合。2) 傷口癒合後,繼續保持20℃的溫度,促使不定芽的形成。分割後3~4 周內,應保持土壤適當乾燥,以免傷口感染細菌,引起腐爛。近年來,國外已成功地採用葉插法和組織培養法繁殖仙客來。目前,國內也以幼苗子葉、葉柄、塊莖和根為材料,進行組培和規模性的仙客來生產。

4 栽培管理

4.1 環境的選擇

仙客來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因此其栽培環境應選擇冬暖夏涼的地區。仙客來在南方栽培較多,北方沿海城市也有栽培。瀋陽和大連地處北溫帶,屬於受季風影響的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具備仙客來生長的適宜條件。近年來,瀋陽的東陵、新城子等地區陸續種植適合北方地區的仙客來品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4.2 品種的選擇

目前,仙客來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僅根據其花色、花形等外觀特徵加以分類。根據花的大小,可分為大花形、中花形和微型3 種;根據花的顏色,可分為紅色系、桃紅系、白色系和鑲邊系4 種;根據其他特徵,還可分為重瓣系和香型系等。在我國,玫紅色、鮮紅色和深鮮桃紅色的仙客來銷勢較好,而桃紅色、白色和鑲邊的仙客來只作為搭配品種。

優良的仙客來品種應具備以下條件:1) 種性純正,形態優美;2) 花色鮮豔,花莖粗壯;3) 花多葉茂,株形優雅;4) 抗病性強,長勢健壯。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4.3 幼苗移栽

當幼苗出現2 片真葉時,進行第1 次移栽,這一環節將為仙客來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移栽的育苗箱可用7 cm 高的小木箱或塑料箱。

移栽用土應含腐殖物70%、土雜肥10%,並用溴甲烷消毒。為防治病蟲害,可在每m3 營養土中加入1kg 呋喃丹,充分拌勻後待用。上盆移栽時,小苗球莖宜在土面下0.5 cm 處或與土面平行。上盆後要澆1次透水, 其後的20 d 內不再澆水。但盆土也不能過幹,因為這時的幼苗根系很淺,過幹會使小苗脫水,不利於緩苗。

4.4 栽培要點

4.4.1 換盆在9 月中旬休眠球莖開始萌芽時,應適時換盆。換盆時,盆土不要蓋沒球莖。剛換盆的球莖發新根時,澆水不宜過多,以防爛球。

4.4.2 溫度仙客來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15~20 ℃。當溫度達28 ℃時,葉子易黃萎並停止生長。此時宜把盆放到陰涼通風處,以避免小球休眠。10 月份後,要把盆移至室內向陽處,並注意保溫,使之陸續開花。開花時,應停止施肥,並適當澆水。若澆水過多,則花凋謝快。

4.4.3 通風在遮廕生長期,要隨時注意室內通風和遮蔭。當葉片繁茂時,拉開盆距,以免葉片因擁擠而變黃腐爛。春節前後仙客來進入盛花期,此時應調節通風,以免因室內溼度過大而造成花朵凋萎和花梗水漬狀腐爛。結實期正值氣溫升高,澆水量應隨之增加,但要嚴防室內溫溼度過高,以免造成花莖腐爛、果實發黴。6 月中旬,葉片開始變黃脫落,球莖進入休眠期。休眠球莖應放在通風條件好、陰涼的場所,並保持一定溼度。

4.4.4 施肥在仙客來生長季節, 應給予充足的水分,但盆中不能有積水。生長初期主要以氮肥為主,每10 d 施1 次。生長後期增施磷、鉀肥,如骨粉、過磷酸鈣等, 也可以在整個生長期施1∶1∶1 的複合肥,(結合澆水時施入)。施肥澆水時,應從植株邊緣澆入,否則易使植株腐爛。高溫休眠期應停止施肥,盆土也應保持略微乾燥,切不可過溼。開花後,再施1 次骨粉,以利於果實發育和種籽成熟。進入旺盛生長期時,可澆施1%的複合肥液,並噴施1%的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4.4.5 澆水 在剛移植和換盆時,都要澆透水。在抽出新葉片後,澆水量可適量增加。在幼苗期至開花期之前,最好用霧化好的噴頭撒水,這樣水珠細,不會傷害葉子,且澆水均勻。在苗期,由於小苗發芽還不齊,甚至有的還沒露出土面,此時澆水要更加細心。這個時期基質過幹或過溼,都會對後發芽的種苗不利。保持土壤溼潤但表層土稍乾的方法是:輕撒水直至長出1 片真葉。當基質表面漸干時,應立即澆水,並澆透。如果種球由紅褐色變成綠色,且新葉芽發綠,則說明澆水量過大,應及時控制澆水量。在夏季球莖休眠及開花期間,澆水也不宜太多,否則花易凋謝。溫度較低時,澆水量也應隨之減少。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5 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為提高仙客來的觀賞價值, 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在其種植與培育的過程中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結合各項栽培技術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5.1 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5.1.1 灰黴病灰黴病是仙客來栽培中的重要病害。

葉片發病時,葉緣呈水浸狀斑紋,逐漸蔓延至整個葉片,造成全葉變褐乾枯或腐爛。葉柄和花梗受害後,發生水浸狀腐爛,並生有灰黴。當溼度大時,各發病部位均生有灰黴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菌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0~25 ℃。分生孢子在13.7~29.5 ℃均能萌發,但較低溫度對萌發不利。產生分生孢子與孢子萌發的適溫均為21~23 ℃。分生孢子抗旱力強,在自然條件下,經138 d 仍有生活力。成熟的分生孢子藉助氣流、雨水、灌溉水、棚室滴水和農事操作等進行傳播,在低溫高溼條件下萌發芽管,由寄主開敗的花器、傷口、壞死組織侵入,也可由表皮直接侵染引起發病。溫暖、溼潤是灰黴病流行的主要條件,其適宜發病條件是溫度20 ℃、相對溼度90%以上。

防治方法:1) 種植時,用殺菌劑(如福美雙、敵克鬆等)對土壤進行消毒或換用新土,以免土壤帶菌傳播病害。2) 加強溫室通風,適當減低溼度。澆水不宜太多且不宜直接澆於葉面;在養護管理時避免造成傷口,以防病菌侵入。3) 及時清除病株、病葉,減少病菌來源。4) 發病前噴施保護性殺菌劑, 如綠得保600~800 倍液、75%的百菌清800~1 000 倍液;發病時噴施治療性的殺菌劑, 如70%甲基託布津800~1 000倍液、50%多菌靈500~800 倍液和50%溶菌靈800~1 000 倍液。

5.1.2 花葉病花葉病為世界性病害,仙客來的栽培品種幾乎無一倖免。花葉病主要危害仙客來葉片,也侵染花冠等部位。受害時,葉片皺縮、反捲、變厚、質地脆,且黃化,有皰狀斑,葉脈突起成稜。花冠受害時,純色的花瓣上有褪色條紋,花畸形,花少且小,有時抽不出花梗。花葉病毒主要通過汁液、棉蚜、葉蟎及種子傳播。

防治方法:1) 對種子進行70 ℃高溫的乾熱處理;2)對栽植土壤進行消毒;3) 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500 倍液防治傳毒昆蟲;4) 用帶毒率較低的球莖、葉尖、葉柄作為外植體的組培苗。

5.1.3 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仙客來的葉片。發病時,葉片產生圓形病斑,其中部呈淡褐色或灰白色,邊緣呈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中有許多小黑點,即分生孢子器,危害嚴重時可使葉片枯死。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7—8 月為發病高峰期,秋末產生子囊殼,但較少發病。

防治方法:1) 剪除並銷燬病葉;2) 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 倍液或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 倍液,每隔10 d 噴1 次,連噴2~3 次。

5.2 常見蟲害及其防治

5.2.1 蟎類蟎類為害時, 葉片沿葉緣向裡捲曲,葉面褐色帶油光,葉片皺縮變形,花蕾變黑腐爛,花瓣不伸展,開花異常。高溫乾燥、通風不暢的環境易誘發蟎蟲病,尤其以夏季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1) 施用三氯殺蟎醇、噠蟎靈、克蟎特

乳劑等殺蟲劑。噴藥時,應將藥液噴到球莖中心部位

的幼葉、嫩芽、花蕾上。2) 配置基質時,每m3 基質施

入1 kg 3%呋喃丹。

5.2.2 蚜蟲類 蚜蟲為害時,葉片發皺、枯黃、脫落,植株發育不良。蚜蟲常寄生在葉片背部,以吸食幼葉、幼芽的汁液為生。在氣溫高、空氣不流暢等條件下易發生蚜蟲病,並隨春季氣溫的增高而快速繁殖。

防治方法:1) 噴施敵敵畏、氧化樂果、辛硫磷、敵殺死、滅蚜鬆和天王星等殺蟲劑;2) 用粘蟲板捕殺成蟲。

盆栽仙客來花卉育苗栽培與養護技術

相關搜尋

仙客來開完花怎樣護理?
如何養護花後的仙客來?
長壽花、仙客來、蟹爪蘭
仙客來在冬天怎麼養護?
剛購的仙客來怎樣護理?
學會仙客來的播種技巧
五款迷人又嬌氣的花卉
仙客來轉年開花會更多
播種能夠開花的花卉?
仙客來種子什麼時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