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手茶友的10條建議及入門級普洱茶推薦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老衲不老
創作立場宣告:本人非茶行業從業人士,只是個愛茶且愛研究茶的普通打工人。本文中所提及的案例品牌僅為說明問題引用,均不針對任何具體品牌和公司,如有誤傷,純屬意外。
本文為本人原創,未獲授權,謝絕轉載。歡迎關注本人及我的專欄《老衲的茶話會》,並通過文末留言與我進行交流。
如今值得買上喜歡喝茶或者入茶坑的茶友越來越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剛入普洱茶坑的新手茶友,在我之前的文章留言區和茶友群日常交流中,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希望喝茶老手們推薦幾款適合剛入門的新手茶友可以無腦買的普洱茶。
一、「老哥,給推薦幾款適合新手的普洱茶吧」
說實話,對這樣的問題我第一反應都是拒絕的,因為喝茶是一個相對比較個人化的事情,每個人口感偏好、經濟水平、飲茶場景、社交需求等各不相同,很難用同一個固定的標準來做推薦,而大部分新手茶友因為缺少飲茶經驗和基礎認知,需求又很不明確,甚至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口味偏好是什麼。
正所謂「汝之蜜糖,我之砒霜」,我一直認為,單憑個人經驗向不熟悉的茶友進行茶品推薦是一個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尤其是一個還沒有建立起自己品飲評價體系的新手茶友,如果不慎,很可能會讓對方從一開始就樹立一種錯誤的普洱茶口感認知,在網路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說好的新手入坑推薦呢?騙紙!
尤其網上有不少「好為人師」且又「蜜汁自信」的老茶友,特別喜歡給新人推薦自己喝過的某某好茶,上來就推薦什麼「某某大樹」,什麼「某某老寨」,什麼「某某樑子」,什麼「某某古樹」之類,甚至是一些更加生僻的地名名詞,這對剛入普洱茶坑的新手是極為不友好的,絕大多數心裡會想:什麼是某某大樹?什麼是某某老寨 ?什麼是某某樑子?你說的這些都是啥?這是品牌名?還是產品名?還是產地名?還是江湖代號?為啥跟我之前喝紅茶、綠茶的狀況完全不同?能不能說人話?

坦白講,對這種完全罔顧對方真實需求的蝦金帛推薦,我一向是極度反感的,說白了就是不負責任,感覺喝過幾年茶就是「資深普洱玩家」了,尤其中間很多所謂的「老茶友」本身甚至就是被收割多年智商稅的「老韭菜」而已。
作為一個「並不資深」的普洱茶愛好者,今天斗膽談談自己的建議。不過在做推薦之前,我覺得還是應該先說下哪些產品或品牌不值得推薦。
二、新手避坑:我有10條不成熟的建議
普洱茶水深,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現實也確實如此,尤其對新手茶友來說,各種玄學理論、營銷套路、學費產品、邪魔歪道,簡直哪哪兒都是坑令人防不勝防,且網上各種「理論」橫飛,也不知道該聽誰的。因此在推薦可以購買入門茶之前,最好先知道哪些茶不能買,這樣即便可能買回的茶並不太喜歡,但也總不至於太離譜。
1、入坑一年內,不建議碰除大益、下關、中茶、普秀、老同志、陳昇號、八角亭、瀾滄古茶、潤元昌、福海等知名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先把基礎入門款喝明白再想更多。大廠茶看起來價效比可能略低,但趕上618或雙11等傳統大促,旗艦店經常有特別好價,可多留意張大媽相關爆料動態。
2、任何時間都不建議碰七彩雲南慶灃祥、吉普號、新益號、彩程、龍潤茶、書劍、洪普號、書呆子、勐傣、冰之島……以及網上流傳的「普洱真經」中列出的所有學費茶品牌的任何產品。這個不解釋了,請相信最廣大勞動人民的血淚經驗。就算想嘗試,也請在茶友群內浸淫一年以後,有了基礎的辨別能力再去試毒。(不是說「真經」中提到的學費茶完全不能喝,但在幫助小白避免踩雷的功能上,絕對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聞名遐邇的普洱真經,右側是雷區
3、不要碰任何五年以上的老茶、中期茶。尤其是2007年生產的,吹噓的多再牛碧都不要相信,價格再誘人都不要動心。除非有你完全信服的且有多年經驗的、靠譜的帶路人指引。
4、不要通過某寶、某多多、某拍堂、某音等渠道購買任何「你感覺」、「看起來」很靠譜的所謂「山頭茶」、「古樹茶」,當然,除非這個店是你完全信得過的好朋友開的。如果想入山頭、古樹的門,至少先把基礎標杆喝幾次,有個基礎口味認知,循序漸進。不然在沒有基礎辨別能力的情況下,即便給你純料冰島老班章,喝完可能也只不過牛嚼牡丹,覺得「不過如此而已」。
5、入坑一年內,不要嘗試「囤茶」,更不要腦子一衝動就「提入」、「件入」,甚至「噸入」,切記!切記!這是無數新手小白都踩過的坑。一個普通茶友,即便你只喝同一款茶,每天2泡每泡8克,風雨無阻全年無休,一年下來的消耗量也不過8g*2泡*365天=5840g,即5.8千克,約等於16餅。這個消耗量,相信98%的茶友都達不到,更何況這一年內你幾乎不可能只喝同一款茶。相信我,「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對茶當然也一樣。因此對新手茶友我個人的建議是就算你覺得再划算,折扣再誘人,都不要購買同一款茶超過3餅以上。當然,如果你是從股市轉戰過來的,那當我沒說。

對於某吧裡的某些大神,我只能用「佩服」來形容
6、不要迷信「存新茶喝老茶」之類的鬼話。這是當年商家為了去庫存編出來的最成功的忽悠套路之一。但不否認一些茶確實通過合理存放轉化會帶來口感上的明顯變化,當然這個變化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況且,市場上流通的很大一部分普洱茶是不具備任何「陳放價值」的。
7、不要嘗試去購買任何「老茶頭」、「碎銀子」、「茶化石」,以及「小青柑」等產品。
8、對任何一款號稱超過10年以上的「古樹茶」、「山頭茶」等保持本能的戒心,記住一點,古樹茶概念是從2009年前後才逐漸開始有的。當然,如果你能堅守第3條的話,這條基本會自然免疫。
9、當一個茶商對你強調「茶無上品適口為珍」的時候,請保持足夠的謹慎和冷靜,因為有極大概率是為了掩蓋他想賣給你的茶是垃圾的事實。
10、對自己的產品吹噓的天花亂墜的商家,請儘量遠離。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和口感之外,不要因為任何額外的附加因素去買單,包括但不限於:「誇張」的綿紙印刷、刻意營造的「稀缺感」和「文化附加值」、茅盾文學獎級別的詳情頁介紹,不符合成本常識的定價(過高或過低)、以及故意製造讓你「撿漏」的錯覺,等等。
三、推薦參考:哪些茶適合新手入門
文章開頭我就宣告不向不熟悉的茶友推薦茶品,但如果非要推薦的話,我想簡單談談我個人的建議。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如果身邊沒有特別靠譜的領路人(有領路人估計也不會到處請老茶客們做推薦了),那就老老實實先從大廠標杆茶喝起。當然,更好的方式找一個靠譜的「非賣貨」茶友群,多學習,聽從真正大佬的建議。對於剛入門的新茶友,起點不宜太高,大廠基礎經典款優先,口感穩定,容錯率高,購買門檻低,「沒有明顯缺點就是他的優點」。
1、就最普通的新入門萌新茶友。
這條適用於90%以上的新茶友。四大廠為主,中茶、大益、下關、普秀的入門款(通常也是走量的款),這四家也是最早的四大國營茶廠,普洱茶包裝上「嘜號」末位的數字1234指代的便是這四家。其中大益和下關尤其受眾多茶友的青睞,坊間更有「生下關、熟大益」之稱。
【生茶】:可選「大益7542」(畢竟是標杆,且誕生了大益多款歷史傳奇作品)、「下關甲沱」、「下關特沱」等入門級產品。每樣一餅/沱即可。(備註:這個價位的生茶新茶,入口難免苦澀味有些重,一些茶友甚至因此被直接勸退,可通過靠譜的茶友群尋求有存貨的茶友有償或無償喂投存放幾年的,可以有效降低被「直接勸退」概率)
【熟茶】:可選擇「大益7572」、「鳳凰格格」(100g小餅)、下關銷法沱等,都屬於歷經多年考驗基本不會踩坑的產品。當然也可以選中茶的7541(生)/7581(熟),價效比更高一點。
這裡要多說幾句。以上幾款產品,也就是各品牌「最入門級」產品的水平,全是臺地拼配茶,當然可能不會入很多老茶客的眼。但作為剛入門的新手,很難有更好的選擇。大廠背景 標杆產品,基本沒毛病。對新手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先來灌輸多少專業知識,也不是上來直接先拿高階貨糊上一嘴油。就好比剛開始學武,沒有任何內功基礎有沒有九陽神功護體的情況下讓你直接練乾坤大挪移那不是在開玩笑麼?
對新手來說,最關鍵的就是接觸最正常、最平淡的屬於普洱茶該有的味道,這也是「標杆茶」最大的價值所在。「標杆」當然不是上限,只是代表了這類茶的及格線,低於這個水平的統統可以認為是不及格產品。平心而論,7542、甲沱之流,當然算不上口味特別優秀的產品(我知道有人想槓,不過先忍著吧),但是這個價位上「好的」產品。
也鑑於上面這一點,不建議任何新手第一次購買以上任何一款產品時下單超過一餅,買一餅(最好是小餅)嚐嚐就行了,真有囤茶的心,也請等數年後見證過普洱茶的大千世界,品嚐過世間五花八門的各種茶品之後,如果依然對這幾款入門標杆情有獨鍾,那麼,請件入。我也確實見過喝了十多年甲沱的茶友,注意,是幾乎只喝甲沱。
估計會有值友問:你上面提到普秀,為啥一個產品都沒推薦?原因無他,我沒買過、沒喝過而已,僅僅是因為四大之一列入可選項。
2、特別不差錢,且完全看不上低端入門產品的10%高階小白。
那就跨過第一階段,直接進入第二階段(定價更高),以下所推薦也是眾多茶友心中的口碑產品,日常標價較高,可等活動好價。
【生茶】:陳昇一號(中端標杆)、陳昇霸王青餅(著名的苦底茶)、福今生態青餅(價效比不錯)、瀾滄古茶001(純正的大廠景邁山味道)等。
【熟茶】:大益金針白蓮(經典荷香)、大益小龍柱(常年經典款)、瀾滄古茶0085(瀾滄家當家經典)等。(我熟茶喝的較少,僅就喝過的推薦,肯定有更好的,等大佬們留言區補充,至於瀾滄的烏金,怎麼也跟入門不沾邊了吧),同樣,618或雙11一般會出好價,但一般需要湊單,嘗一下味道的話,隨便買一餅就得了,不差多少錢,頂多也就一半吧 )
如果上面這些各買一片/沱,已經足夠你自己喝一年了。買茶切莫衝動,切忌貪得無厭。
另,以上鍊接均為旗艦店商品連結,價格相對偏高,僅供展示之用。建議等618或雙11大促時候再擇機入手,或通過第三方店鋪比價購入。
四、欲懂先學:推薦幾個提升普洱茶認知的紀錄片
對愛上喝茶的茶友,我一直以來都建議多看書學習瞭解,不求多專業,但至少對茶相關的基本常識應該有所知曉。知道哪些茶受歡迎,最好也要知道他為什麼受歡迎。在前一篇文章《新手茶友入門茶具推薦》中曾經給大家推薦過幾本我個人認為不錯的茶相關書籍,今天就推薦幾個優質的茶相關紀錄片吧,均在B站可看。
1、《茶,一片樹葉的故事》,共8集
央視出品。系統介紹了中國茶文化和不同茶類的產地、加工的故事,開篇第一集就從雲南景邁山的布朗族古樹茶園講起。第二集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普洱茶的製茶過程,以及茶馬古道的歷史遺蹟。攝製組走訪了中國、日本、印度、泰國、肯亞等多個國家,領略了千百年來茶葉在亞非各國落地開花所滋養出來的不同的文化底蘊。
2、《茶界中國》,共10集,全長
江蘇衛視出品。歷時三年創作,深度走訪中國茶葉最具代表性的原產地,拍攝歷經中國11個省、市、自治區走訪到日本、英國、肯亞等國家和地區,拍攝近百位茶人,從全新的角度來解讀茶葉,探尋茶葉最正宗的口感,為茶正本清源。
3、《地理中國,穿越北迴歸線》,共8集,全長4小時
央視出品。北迴歸線中國段全長2000多千米,橫穿雲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五省,與中國之外的同維度地區被稱為「迴歸沙漠帶」完全不同,這裡聚集了中國最複雜多變的地形、最豐富多樣的物種、最絢爛多樣的人類文明,因此,世界地理學家把北迴歸線中國段稱為「神奇的迴歸綠帶」。巧合的是,雲南普洱茶核心產區也圍繞在北迴歸線兩側,前兩集主要講北迴歸線雲南段,也是從地理地質、生物生態、人文氣候等不同角度,認識普洱茶的優秀紀錄片。
4、《茶葉之路2020》,共6集,全長150分鐘。
央視出品。紀錄片以從中國武夷山發端經蒙古到俄國聖彼得堡這條「茶葉之路」的興衰歷史為線索,向觀眾介紹這條中俄貿易通道的興起、發展、故事、沿途風情、以及人和茶的聯絡等等,以及隱藏在茶葉貿易之下兩個大國之間的歷史命運轉折。 適合對茶葉中外貿易歷史有興趣的同學觀看。
5、《普洱茶,時光在吟唱》 ,共5集,全長200分鐘。
雲南衛視出品。講述了「普洱茶」的前世今生和流通天下的傳奇經歷,以及普洱茶在今天的發展狀況。
6、《天賜普洱》,共4集,總長200分鐘。
央視出品。主要講述了「普洱市」的自然環境,以及普洱茶的源起與流通。個人感覺更像是「普洱市」的城市宣傳片。
五、結語
入坑普洱茶,總體來說算是一件好事。對很多人來說,找到一項真正喜歡的愛好並不容易,尤其是相對健康而且不怎麼耗費資金(信你個鬼)的愛好,普洱茶就是其中之一。
總的來說,大廠基礎款入門是比較穩妥的方式,但在合適的機會轉向山頭古樹茶,也是無數茶友不可避免的進階之路。早在宋代,就有宋子安所著《東溪試茶錄》一書,系統而深入的論述了「山頭」(武夷巖茶則稱之為「山場」)的內在理論。「茶於草木最為靈最矣。去畝步之間,別移其性」。就算相差數步之遙,茶的品質都可能產生變化,何況相隔一山乎?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山頭古樹茶與生態茶園茶的口感差異是巨大而明顯的,但如果沒有經歷過入門茶的味覺訓練和記憶認知,便很難充分認識到「山頭古樹茶」所蘊藏的獨特魅力。然而,這需要時間的積累,和飲茶審美觀的逐步建立,都需要從所謂的「標杆茶」開始。
經常喝茶的人都常聽到一句話,大樹茶比小樹茶(或臺地茶)好喝,這究竟是茶商的忽悠還是市場營銷的概念?其實都不是,重視古樹茶/大樹茶並不是現代人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來自一千多年前的深刻研究,沒錯,這個觀點依然來自於《東溪試茶錄》。
總之,希望剛入普洱茶坑的茶友多喝多試,耐心磨練品飲能力,以便早日進階到別有洞天的山頭古樹茶行列。
老規矩,給自己的專欄打打廣告,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還請點贊收藏打賞三連支援。並關注我的專欄《老衲的茶話會》,我們一起聊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