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蝴蝶蘭,被譽為「蘭中皇后」。它的葉片寬闊且顏色翠綠,葉肉肥厚,開出的花朵形狀猶如蝴蝶在空中飛舞,鮮妍俏麗,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到逢年過節,好多人的家裡都會擺幾盆蝴蝶蘭作為裝飾,能為家裡增加不少喜慶的節日氛圍。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蝴蝶蘭雖然很美,但好多人都說它不好養。尤其是在春節過後,經常能在小區的垃圾桶裡看到好多被丟棄的蝴蝶蘭。其實蝴蝶蘭之所以難養,是因為在養護它的過程中特別注重細節,粗心大意的人是養不好的,甚至還會把它養死。今天筆者就為花友們總結了,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一起來看看吧。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細節一:水溫

現在大多數花友還是習慣直接用自來水澆花,用澆花壺從水龍頭裡接些水,馬上就澆在蝴蝶蘭的植料上。這種澆水方式是非常錯誤的,在夏季和冬季甚至會要了蝴蝶蘭的命。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蝴蝶蘭是對溫度很敏感的植物,溫差過大會對它的細胞造成傷害。在夏季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從自來水水管流出的水往往溫度比較低,直接用這種水澆灌蝴蝶蘭,劇烈的溫差會傷害到它的根系。冬季也是同理,冬天的蝴蝶蘭需要保溫養護,都會養在有空調或者暖地的室內。從水管流出的水會比室內低3~4度,直接澆灌蝴蝶蘭容易導致根系受凍腐爛,嚴重的甚至會讓整個植株死亡。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在夏季和冬季,給蝴蝶蘭澆水之前,先把水龍頭的水接到澆水壺裡。然後在室內放置一兩個小時,讓水溫和室內環境溫度保持一致,才能用來澆灌蝴蝶蘭。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細節二:常年不換植料

蝴蝶蘭的根系是肉質氣生根,這種根系對土壤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一般的花卉可以用普通營養土栽種,但蝴蝶蘭卻不行。栽種蝴蝶蘭需要特殊的土壤,被稱為「植料」,通常由樹皮、水苔等等組成。有些花友養蝴蝶蘭,卻常年不換植料,也會對植物造成傷害。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樹皮、水苔這類植料會隨著時間慢慢腐爛分解,水苔逐漸發黑並斷裂成碎片狀,樹皮逐漸變得黏連。腐爛後的植料,內部結構被破壞,變得越來越不透氣,氣生根在裡面無法正常呼吸。植料腐爛的過程中釋放出酸性物質,會導致土壤環境過酸,也會對根系造成傷害。因此想養好蝴蝶蘭就一定不能偷懶,每1~2年就要換1次植料。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細節三:沒有低溫刺激花芽

蝴蝶蘭是一種很奇特的花卉,儘管它是熱帶植物,葉片生長喜歡比較溫暖的環境,但卻只有在低溫環境的刺激下才能分化花芽。如果一直把蝴蝶蘭放在20度以上的高溫環境,沒有低溫刺激,也沒有晝夜溫差,蝴蝶蘭就很難長出花芽。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想讓蝴蝶蘭長花芽,要把它養在15~20度的低溫環境中,至少養20天以上,才能長出花芽。如果白天溫度高於20度是沒有關係的,但晚上的溫度須在20~15度之間。花友們可以白天把蝴蝶蘭放在室內,晚上放在陽臺。但要注意陽臺的氣溫,不能低於15度,以免把蝴蝶蘭凍傷。等花箭冒頭之後就不要輕易搬動位置了,否則環境溫度劇烈變化可能會讓花苞掉落。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細節四:不要亂動氣生根

蝴蝶蘭屬於附生植物,野生的蝴蝶蘭附著生長在高大熱帶樹木的枝幹上。熱帶雨林常常下雨,空氣潮溼,蝴蝶蘭從而養成了一個習慣:根系常常會長出土壤外來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家裡的蝴蝶蘭養得久了,經常能遇到根系長在植料外的情況。有些花友覺得這樣的根系太難看,會用剪刀剪掉或者埋入土裡,這樣反而對蝴蝶蘭造成巨大傷害。

養蝴蝶蘭,最容易被忽略的4個「致命細節」,難怪總是養不好

其實蝴蝶蘭長在植料外的根系越多,說明它越健康。這些根都是蝴蝶蘭為了額外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生長的,埋入植料裡非常容易腐爛。用剪刀剪掉,更會讓植株元氣大傷。其實這些裸露的氣生根完全不必去管,讓它們自然生長就好。

相關搜尋

蝴蝶蘭葉片「發軟」怎麼辦?
蝴蝶蘭花期養護四大「忌」
#蝴蝶蘭養護法#花卉綠植
最全的「蝴蝶蘭養護法」!
8月過後蝴蝶蘭「胃口好」
2個養「蝴蝶蘭」的好方法
蝴蝶蘭怎麼養才能開花?
養蝴蝶蘭記住「5不要」
蝴蝶蘭種子長什麼樣子
過年都愛養幾盆蝴蝶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