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老家村頭有棵大樹麼?有年頭有講究
老家的村頭為什麼會有棵樹?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年底了,思鄉。
還記得麼,小時候老家村頭有棵上年頭的大樹,枝繁葉茂,在沒有電扇、空調的年代,村裡老老小小夏天都愛去樹下乘涼,搖著蒲扇,說著家長裡短。

有這就對了,在過去,一般村頭是一定要栽樹的。
為什麼呢?原來,村前那棵樹叫「水口樹」。如果一個村子連棵大樹也沒有,要麼這個村子沒有歷史,要麼這個村子人丁不旺——當然這是過去的說法。
現在流行鄉村旅遊,去古村老鎮時還會發現,有的村子不只有大樹,附近還會有一片樹林子。尤其在中國南方,比如江西、安徽,村村都會有,鬱鬱蔥蔥的一片,大都是松樹、柏樹、 楠木等長青樹種。
這片樹木,過去叫「風水林」,是保護水口的。

(棠樾村牌坊)
皖南徽州古村棠樾村的水口樹就很典型,為不少民俗學者所關注。據當地人介紹,棠樾村的水口在村落的東南角,也就是八卦中的巽位。但此處有缺陷,地勢過於平坦,沒依沒靠。為了增加氣勢,把好關口,鎮住風水,老輩在水口旁堆了七個高大的土墩,俗稱「七星墩」。在墩上植樹造林。
可能不少網友不懂什麼叫「水口」?這是中國傳統堪輿理論上的一個概念。
就字面而言,「水口」是河水進出必經之處。堪輿上借用了這一詞彙,不過「水」變成了「氣」,是藏風聚氣之所,要求「天門開,地戶閉」。水口是地脈穴位,皇家則叫「龍脈」,是風水寶地。這話說得玄乎了,如果用水口是一個村子的門戶來理解,就比較好懂了。

(水口樹,被重點保護)
因為水口這麼重要,所以過去族居之處,鄉民之村都很重視水口的保護。如何保護水口?就是如皖南棠樾村那樣積土成堆,栽樹造林。所以,過去農村的村頭必有大樹,就是不在村頭,在村附近也會有一棵或數棵大樹,或是有一片樹林。
除了有樹,村子附近還要有水。
一般村莊都會有河水流過,沒流水會有一個大汪塘。這又是什麼意思?這叫「風水塘(池)」。老話說「山主人丁水主財」,山陽之家人多,臨水之家錢多。過去靠近河流的村莊,一般都比較富裕,有「十彎九富」一說。

(河灣人家)

(風水塘前)
因為水口事關全村人的風水命脈,所以每個村子對水口的保住是不遺力的,附近栽植的樹木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久而久之,這些水口樹就成了村裡的老樹。老樹,也成了中國過去村莊的突出標誌之一,是遊子回鄉第一眼就能看到的——看到水口樹了,就要到家了。
上述看起來是迷信,實在非常有科學道理,非常有實用性。水口樹(林)可為全村屏風蔽沙,風水塘是防火滅火的需要。至於給村民生活上的方便,就不用了。而過去住在河灣人家富裕,因為當年水路發達。
那麼,一般村裡會栽什麼樹?以槐樹、柳樹、椿樹為主,特別在中國北方,如中原一帶,這三種樹最多。

(村裡槐樹)
槐樹是首選。「門前有槐,升官發財。」雖然這是一種迷信說法,但古人愛聽,不論是官宦門第,還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總少不了槐樹。槐樹也是早期的官方指定綠化樹種。
據《周禮·秋官》「朝士」條,周王廷院必植槐樹,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說法。意思是,左右各栽植9棵棘樹,南邊栽植3棵槐樹,3棵槐樹,寓意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公」。
秦漢皇家宮苑內必植槐樹,故槐樹又有「宮槐」的別稱。不只宮廷後苑,衙門、學校、街巷也都喜歡栽植槐樹。西漢時,人們稱政府機構為「槐衙」,稱讀書人聚集的會市為「槐市」,就是因為那裡遍植槐樹。

(村頭槐樹)
厚槐之風影響深遠。明人陳淏子《花鏡·花木類考》「槐條」中有這樣的說法:「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蔭,一取三槐吉兆,期許子孫三公之意。」
與槐樹一樣,柳樹也是中國人特別喜歡的一種樹。
柳樹,又名「楊柳」,有垂柳、旱柳、杞柳等不同品種。不論哪一種柳,長得都很漂亮。古人喜歡柳樹,與柳樹「弱不禁風」的優美姿勢不無關係,先秦人已有此「審美」觀念,《詩經·小雅》中的《采薇》詩稱:「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老柳樹)
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柳樹成為了民間吉祥之物。在佛界,柳枝是充滿神性的神奇道具,如南海觀音的形象為一手託淨水瓶,一手拿柳枝,為人間遍灑甘露,祛病消災。
古人迷信,認為柳可驅鬼,故柳樹又有「鬼怖木」別稱。南北朝時,民間已出現了門前插柳的風俗。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村前水塘前植柳,意思「留」住風水)
椿樹則是長壽樹,又易於生長,也是農村房前屋後常栽樹。《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中有這樣的說法:「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為椿樹樹齡長,故形容老人長壽又稱「椿年」、「椿齡」。
由此還形成了傳統的「摸椿」風俗,有「兒時摸椿盼長高 老來畫鬆祈延年」一說。在蘇北、山東、河南等一些地方,除夕晚上或大年初一早上,會讓孩子摸村裡最老最大的椿樹,並繞著椿樹轉圈。據說這樣孩子長得快,連轉邊說:「椿樹椿樹你為王,你長粗來我長長。」

(村頭椿樹)
除了上面說到的樹種,鬆、柏、楠、榆、桑等,也是過去農村人栽樹時的選擇,只是栽的位置有講究,比如,「前不栽桑,後不栽柳」。
(注,部分網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