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受白領青睞 海口小夥蝸居40平米宿舍養近百盆
網友克拉和他的多肉植物。徐珊珊攝
迷你的小身材、肉肉的長相、顏色或濃郁或清新……近年來,形態各異、萌態十足的多肉植物在許多城市開始流行,備受都市白領一族的青睞。種植多肉的過程中,湧現出了不少「多肉達人」、「多肉粉絲」。1990年出生的網友克拉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黑法師
多肉組合拼盆
與「肉」結緣,難忘初見時的驚豔
一走進克拉在海口租住的40多平方米宿舍,記者的目光立即就被長桌上和地板上一盆盆多肉植物所吸引。這些多肉植物中,有的像熱烈綻放的蓮花,有的像毛茸茸的兔子耳朵,有的則如同蘆薈肉般清新透明。嬌小又肉肉的葉片,讓人忍不住想觸控一下。
祖籍浙江的克拉從海南大學畢業後,回到離家鄉不遠的江蘇蘇州工作。去年,他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時,在陽臺上第一次見到了數十盆多肉植物,「當時感覺非常震驚,沒想到這些小植物有那麼多種類,外表形態會這麼萌這麼可愛,連名字也充滿了詩情畫意。」
對多肉植物一見鍾情的克拉,從此全身心投入到多肉種植的行列中。在朋友的帶領下,他首先到蘇州一家養殖大棚去挑選自己心儀的多肉植物。大棚裡,密密麻麻擺放了虹之玉、靜夜、霜之朝、熊童子、白斑玉露等成百上千種多肉植物。「當時,我挑得眼睛都花了,那麼多品種爭奇鬥豔,真想全部都搬回家裡養。」克拉說。
多肉植物作為觀賞植物很受人們喜歡,在農村發展多肉種植前景如何?哪些品種有市場?
剛開始養多肉,克拉也和許多新手一樣,遇到了不少問題:「種植的土壤怎麼配比?」、「多長時間要澆一次水?」、「每次要澆多少水?」……通過網路和書本學習,再加上向資深的「肉友」請教,他逐漸掌握了多肉植物種植的基本知識。
普通的泥土不適合種植多肉。適合多肉生長的土需要網購多種泥土後,再按比例配置而成。克拉說,「一般來說,春季、秋季的氣候比較適合多肉生長。夏季溫度高,多肉容易熱死;冬天太冷,多肉一不小心就會被凍死。」
多肉植物的顏色會隨著溫度變化、光照時長和強度等因素產生變化。克拉表示,養得好的肉肉會在不同階段呈現出各種顏色,給人無限驚喜。例如,有盤景天科多肉剛開始買回來是暗綠色,經常接受光照和養護後,綠葉邊緣染上了點點紅色,非常漂亮。有些景天科石蓮屬的多肉,精心養護後,葉面會出現一層霜狀物,好像給葉片化過妝一樣……
由於早晚溫差明顯,秋天是多肉植物變色的最佳季節。克拉表示,只要細心照顧,「上色」(顏色發生變化)後的多肉會綻放出多彩的顏色和姿態。
熊童子
芙蓉雪蓮
像照顧孩子般呵護「肉肉」們
「多肉需要人們花心思照顧,就猶如孩子需要精心的陪伴照顧一樣。」克拉表示。
由於是自學,克拉種植多肉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他自嘲,「有時候也付出了慘痛代價,交了不少學費。」
今年4月,克拉從蘇州辭職後,回到海口工作時,行囊中就有數十盆多肉植物。
一天,克拉發現已經長到巴掌大的多肉——「玉扇」突然出現枯萎的跡象,「當時,我從配土、給水、氣候等方面排查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多肉患病原因。」
苦思冥想下,克拉突然想起過去曾聽說過的水培方法,決定將「玉扇」從土培的盆中移到礦泉水瓶中進行水培。經過半個多月的水培,「玉扇」又恢復了生機,根開始生長,葉面也逐漸變得鮮活了許多。
4月的海口,氣候炎熱。很多多肉植物並不適合在高溫環境下生長。氣候加上新工作繁忙無暇照顧等原因,克拉種植的肉肉們死傷慘重,許多多肉都「陣亡」了,包括一棵已經有巴掌大的多肉「昂斯諾」。這棵「昂斯諾」是他從蘇州帶過來的,種植了差不多1年,非常惋惜。
「海口經常下過大雨後,接著馬上會出大太陽。被淋溼的多肉,再經過烈日暴晒很容易死掉。海口地區的肉友們千萬記得不要重蹈覆轍。」克拉提醒。
雖然種植過程充滿坎坷,但是克拉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種植的多肉數量不斷增加。今年以來,克拉在海口養了差不多近百盆多肉植物。種植品種從幾十元的普通多肉植物,逐漸增加到近百元一盆巴掌大的多肉植物。
每個月,克拉都會給心愛的「肉肉」們從各個角度拍照,記錄下多肉在不同階段的成長狀態。他表示,「清晨和午後的光線可以拍攝出多肉的萬千姿態。通過對比,也可以很好地觀察多肉的成長。」
現在,看著付出許多精力養得水靈漂亮的「肉肉」們,克拉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他表示,自己從小對美學、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很感興趣。猶如插花藝術一般,多肉也可以玩出很多花樣,樂趣無窮。例如,可以將習性相同的多肉植物種在一個盆中,組合成豐富多彩的多肉拼盤。種類各異的多肉們,再配上造型各異的小花盆、小萌寵,可以打造成很多豐富多彩的DIY造型。
多肉不僅可以養在桌上,陽臺下,還可以掛在牆上和房中。用多肉製成的相框花盆、多肉花環、多肉鳥籠就是網友們發明的創意種植辦法。
根據不同多肉植物的外形和顏色,克拉分別配上了土盆、陶盆等各式各樣的小盆。他表示,「發揮創意,將形態各異的肉肉配上造型各異的花盤,令人賞心悅目、意趣盎然。」
漂亮的多肉植物(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克拉提供)
紅寶石
「以肉會友」樂趣無窮
種植多肉的過程中,克拉除了享受到「養肉」的樂趣,還認識了很多同道「肉友」。他說,「我是獨生子,從小就很重視朋友之間的情誼。‘以肉會友’讓我收穫了很多成就感和幸福感。」
「養了這麼久的多肉,為什麼顏色一直好看不起來?」、「肉肉長勢不佳,和配土有關係嗎?」、「這盆肉肉好像快不行了,有什麼辦法能挽救嗎?」……通過微信和QQ等網路聯絡方式,很多新手「肉友」經常向克拉請教。
克拉表示,和一線大城市相比,海口的多肉種植愛好者不太多。愛好者大多通過QQ群、微信、貼吧晒圖並進行經驗交流。對於網友請教的問題,只要他了解,都會盡可能地幫忙解答。
多肉植物的可愛萌態吸引了許多城市年輕人的目光,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養肉」大軍中。不少人花費巨資購置了許多稀有品種養在家中,有些品種僅巴掌大的一盆就要花費數千元。
克拉表示,很多肉肉的價格高只是因為品種稀少。在海南,由於氣候溫差小,多肉植物不容易「上色」(顏色發生變化),外觀不易發生明顯變化。其實,只要平時多用心,即便是普通的品種也可以養得很漂亮,沒有必要一味盲目追求高價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