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角料」變身「小花園」,居民:老適意了!
<body>
在江蘇路街道丁香大樓南側,原本有一塊無人問津的公共區域,通過居民自治共治,該區域於近年被打造成為一處丁香休憩角。近期,在街道支援下,華山居民區攜手轄區社會組織對休憩角進行了微更新,讓居民擁有了一處全新的戶外健康活動空間。

丁香休憩角2.0版
據瞭解,華山居民區的丁香大樓建於20世紀90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年居民的比例逐年上升,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看到老年人步履蹣跚,活動範圍狹小,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因此下定決心拓展小區的公共活動空間。」據華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潘志歌介紹,2022年,居委會廣泛聽取居民意見、精心自制設計方案,聯合小區物業在丁香大樓南側建設了1.0版本的「丁香休憩角」。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域的使用功能,增強居民的使用意願,日前,華山居民區攜手轄區社會組織對休憩角進行了2.0版本微更新。

↑
休憩角建設前
休憩角1.0版
↓

「休憩角的坐椅太少了,可以多加一些嗎?」「植物種類比較少,能再補種一些嗎?」「建議加裝圍牆護欄」...... 在丁香休憩角最新一輪的更新過程中,專案小組召集居委會、業委會以及居民代表,以「眾人事眾人議」的形式開展實地走訪和現場勘查,深入瞭解居民對「休憩角」的需求和期望,對美化方案進行多輪調整改進。


丁香休憩角以「好看的花、好吃的菜、隨摘的果、身邊的藥」為種植理念,專案小組積極攜手愛心農林企業,確保四季時令植物得以常態化更替。居民們也紛紛送來自養花草,為這片綠地增添了更多色彩。如今,萬壽菊、桂花樹、薄荷、臘梅、小麥冬等各類本土花草在此競相綻放,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與此同時,專案小組通過增設休息座椅、加裝自治公約宣傳欄、新增木格柵和植物科普標牌、重新粉刷牆面等一系列舉措,對種植區、健身區、步道區和牆面進行了全面美化,將居民的建議與想法一一轉化為現實。「在這個溫馨的‘小公園’裡,我們老年人坐下來晒晒陽光、聊聊天,心裡老適意了!」丁香大樓居民說道。經過更新改造的「休憩角」不僅成為了居民們鍛鍊身體、放鬆身心的理想場所,更成為了鄰里間互動交流的「戶外客廳」。


近年來,丁香大樓通過居民自薦和互薦的方式,成功組建了綠化自治小組,由20餘位熱情的社群綠化志願者負責公共區域的綠植養護工作。以「共建美好·種植希望」為主題,綠化自治小組充分利用小區現有的綠化資源,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在植樹節、寒暑假等時間節點推出花草科普小課堂、親子種植實踐、植物手工作品製作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綠化自治隊伍。




據介紹,丁香大樓的其他公共區域還種植了繡球、風車茉莉、枇杷樹、柚子樹、小竹林等各類綠植,為居民們營造了綠色宜居環境。「我們組織小朋友們一起採摘枇杷、柚子,並將這些果實送給了小區的高齡老人,他們收到時很開心。此外,我們還舉辦過種植活動,居民們都很樂於參與。」潘志歌告訴記者,隨著小區微更新的不斷推進,居民們的視角逐漸從家庭擴充套件到公共區域,鄰里之間的關愛與互動也愈發增強。「希望通過搭建自治活動平臺,讓居民不斷提升主人翁意識,進一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

據瞭解,丁香休憩角2.0版微更新是江蘇路街道「一居一特」服務「零距離」自治創投專案。街道表示,將繼續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和美家園、社群範例」目標,深化「愚園·夢想家」街道社群治理品牌,鼓勵社會組織積極開展社群親子家庭「共享綠植認養」活動,推動多元化、多齡層人群參與社群治理,不斷提升居民愛綠護綠意識,持續提升江蘇社群和美成色。


部分圖片來源於江蘇路街道
撰稿/攝影:李妍蕾
編輯:程 前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寧寧」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