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古代人的生活,比我們想象的要精緻的多。除了詩詞唱和,把酒言歡,還會忘情于山水草木,寄情於花鳥蟲魚。自然,也流傳下來許多與之相關的文物。今天,小新帶大家一起鑑賞一下各大博物館館藏的精品花盆。

宋·鈞窯玫瑰紫釉花盆

鈞窯是宋代一支異軍突起的名窯,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窯一片」的說法。尤其那流光溢彩的「窯變」,更是為鈞窯增添了一抹神祕。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這件鈞窯玫瑰紫釉花盆,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晶瑩的天藍釉中掩映出宛若玫瑰的紫紅,如星空縈繞,如晚霞氤氳,綺麗多彩,斑駁瑰麗,如夢如幻,相映成輝。

這類鈞窯「窯變」花盆,在中外多家博物館中都有收藏。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 宋 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 宋 鈞窯玫瑰紫釉長方花盆 故宮博物院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 哈佛藝術博物館 鈞窯玫瑰紫釉花盆

北宋·鈞窯月白釉渣鬥式花盆

鈞瓷另一種常見的釉色為乳光青釉,藍色較淡者為「天青」,比天青還淡的為「月白」。這件鈞窯月白釉渣鬥式花盆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整體呈渣鬥形,侈口、寬脣、長頸、圓腹,圈足較高,盆底還有五個滲水圓孔。釉質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釉色青中寓白、白裡泛青,自有一種儒雅的美感。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清咸豐·紅彩金魚紋長方形花盆

這件花盆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為清代咸豐官窯的精細之作。在古代,「魚」與「玉」同音,金彩描繪魚紋,寓意「金玉滿堂」。花盆白釉為地,雕刻水波紋,又以紅釉金彩描繪數十條「金魚」,造型生動逼真、活潑自然,彷彿一群魚兒置身於碧波盪漾的池塘中。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清雍正·青金藍釉帶拖花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花盆高27.2釐米,底部刻「大清雍正年制」篆書款。青金藍釉,是仿宋鈞窯基礎上創新的品種,以乳白釉為底,上吹灑鈷藍釉料,高溫燒製而成。青、藍、白三色斑駁交融,如青金石一般,故名「青金藍釉」。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清雍正·天藍釉花盆

花盆現藏於山西博物院,通體施天藍釉,胎質細膩瑩潤,釉面柔和勻淨,盆底有「雍正年制」四字篆書款,款識呈十字形圍繞於花盆底孔周圍。雍正天藍釉瓷器有深淺不一的兩種釉色,深若雨後晴空,淡趨月白。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清雍正·宜興窯紫砂凸雕夔龍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花盆呈菱花式,造型優美,紋飾精緻,底部有一出水孔,下承四雲頭足。材質為栗色砂泥,細膩光滑,腹部凹凸有致,有14條筋脈,一週凸雕4對虁龍,首尾呼應,生動活潑,盡顯皇家紫砂風範。用紫砂花盆栽種花卉的場景,在雍正時期宮廷繪畫《十二美人圖》中就有展現。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清代·銅胎畫琺琅蝠蓮紋花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花盆以銅為胎,侈口、圈足描金,施藍色琺琅釉為地,飾以蝙蝠、蓮花紋,紋飾繁複精美,色澤飽滿豔麗,是一件不可多的琺琅精品。漢字中,蝙蝠的「蝠」與幸福的「福」諧音,「蓮」又與連綿不斷的「連」諧音,因而蝠蓮紋的寓意就是「幸福相連」。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清代·內填琺琅石榴花盆

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高17釐米、口徑22-28.5釐米,器呈橢圓形,器底有孔。器外口沿飾一週掐絲琺琅雲雷紋,腹部鑄出凸起的浮雕石榴樹,在枝、葉、果實、花朵上,均填相應顏色的琺琅釉料,地色為湖藍色,器內鎏金。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 清 「大雅齋」款黃地粉彩花鳥圖四足花盆故宮博物院藏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 清 「大雅齋」款綠地墨彩花鳥圖長方花盆故宮博物院藏

比花還美的花瓶,怎麼捨得拿來種花?

▲ 清 墨彩竹石紋六片花盆 國家博物館藏

連花盆都做的這麼美,美到驚豔了時光,wuli老祖宗也是厲害了!如果家裡的花盆有這麼精緻,小新也願意做個文藝青年!

相關搜尋

養這「3種花」一定要「捨得」
10種花中「貴貨」太好看
這「18種花」不用出錢買
這4種花冬天要「捨得剪」
「廢棄水缸」拿來養花種樹
「小廢物」收拾一下種花
養花要捨得「下狠手」剪
趕緊給這8種花剪一刀
3種花就是「欠收拾」
5月這6種花要捨得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