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了!營口三姐妹大棚種「多肉」玩轉退休生活!
從營口市中心出發,驅車不到半小時便可到達老邊區邊城鎮前石村。在城市裡住了半輩子的楊家三姐妹穿越12公里的距離,在這裡找到了「嚮往的生活」。4月伊始,記者來到三姐妹的多肉植物大棚,聽她們講起退休後的「花樣人生」。
來到前石村「養老」源自偶然。8年前,均已退休的楊琴、楊蘭、楊霞都迷上了種植多肉植物。「我們沒啥別的愛好,就喜歡擺弄這些小玩意兒,那時候每家的陽臺都是滿滿的。」大姐楊琴告訴記者。買得多了,熟悉的賣家邀請她們去種植基地逛逛,這無意間的建議打開了她們的思路。「人家說,既然這麼愛養花,莫不如直接來村裡租個大棚,還有個休閒娛樂的地方。」姐妹三人心動之餘各自回家商量。經過討論,全家一致支援這個決定。

楊霞、楊蘭、楊琴(左起)
業餘玩家初建棚,難免交些「學費」。楊家姐妹經歷過露養多肉植物被一場冰雹「團滅」,也曾因沒及時關閉通風口導致棚內幼苗「遭殃」。多肉植物品種繁多,姐妹仨叫得上名字的至少上百種。每個品種「脾氣」各有不同,她們摸索著配土、澆水、修剪。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她們也收穫了很多溫暖:大棚裡用水不方便,村幹部現場辦公迅速解決;剛剛接觸農活兒,附近的鄉親們主動過來搭把手;理論知識不全面,兒女們主動當起「智囊團」……

漸漸的,隨著棚內植物越來越多、品相越來越好,姐妹仨開始了「營業模式」,把多肉植物打包銷售給代理商,或拿到周邊大集、早市上售賣。「這樣一來,我們的愛好不僅不‘燒錢’,還能賺到些零花錢,實現了良性迴圈。」二姐楊蘭笑呵呵地說。體驗到了鄉村生活的樂趣之後,全家又研究著「紮根」前石村,在這裡購置大棚。棚裡種上各種顏色的水蘿蔔,成片的西紅柿、豆角,邊邊角角還有些草莓、生菜。果蔬成熟期,全家人根本吃不完。「親戚、朋友送個遍,大家都說味道好。」三妹楊霞驕傲地告訴記者。

如今,大姐楊琴年滿八旬,最年輕的楊霞也已65歲,用孩子們的話形容,「這姐仨體格槓槓的!」她們為自己找到了合適的養老方式,也為整個家庭建立了歡聚一堂的「根據地」。每到假期,孩子們總想著奔向這裡,幫忙幹些農活的同時也能時常小聚。院子裡支起了大鍋小灶,全家實現「鐵鍋燉自由」。
一家人將象徵春日來臨的櫻花草作為這方樂園的名字。在這裡,楊家三姐妹找到了退休後的春天……
有獎徵集短視訊
生活猶如多彩的萬花筒,總是充滿故事。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現面向廣大網友徵集精彩短視訊啦!無論是生活中的趣事,還是記錄親情、友情、愛情的溫馨片段,都可以傳送至[email protected](請註明姓名及電話)。入選作品在媒體平臺釋出後,拍攝者可獲得由林昌地產集團提供的電煮鍋一個。快來參與吧!
記者 / 李旭 崔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