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夏日,

對於「惹蚊體質」的人來說,

一隻蚊子就足以毀了他的夏天。

於是,

一眾自帶驅蚊屬性的植物

在坊間流傳。

據說,

這些小花小草能驅蚊,

而且純天然無危害。

那麼,

這些網紅驅蚊植物

到底有沒有那麼神?

街坊們不妨看看科學的實驗結果……

1、驅蚊草

驅蚊草是人們給該植物起的通俗易懂的名字,它的學名是香葉天竺葵,是天竺葵屬的一種,原產於南非。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狀,高可達1米。莖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肉質,密被具光澤的柔毛,有香味。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香葉天竺葵

原理上來說,驅蚊草是通過呼吸向外釋放驅蟲物質「香茅醛」,從而達到驅避蚊蟲的效果。但具體成效幾何?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者通過驅蚊草汁液和驅蚊草葉片薰殺,並結合室外實驗分析了驅蚊草的驅蚊效果,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到圖表中所示的實驗結果,是不是眼前一亮:驅蚊草(即表中蚊淨香)的效果居然這麼好!是不是以後不用買花露水和蚊香、多種幾盆驅蚊草就行了?

不要高興得太早,上面的實驗均是在實驗室條件下實施的,現實生活中,汁液等實驗都不太容易實現。

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簡單的養驅蚊草的方式,驅蚊效果會和上面一樣好嗎?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在2010年,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做了下面的實驗,以驅蚊草、艾蒿、牛至、芸香、紫蘇、薄荷和夜來香等市面上常見的驅蚊植物為試驗材料進行驅蚊試驗。

實驗發現,實驗區域內的蚊蟲對這些植物基本上無動於衷,除了不會落在驅蚊草上之外,在實驗空間裡還是自由自在。同時,實驗證明將30%(野外實驗)和15%(試管內實驗)以上濃度的香茅醛注入驅蚊帶中才具有驅蚊作用。

【結論】

驅蚊草內確實含有一定可以趨避昆蟲的物質,但僅靠葉片散發出來的氣味濃度來驅蚊,是遠遠不夠的。

2、豬籠草

豬籠草

豬籠草是豬籠草屬全體物種的總稱,屬於熱帶食蟲植物,原產地主要為舊大陸熱帶地區。其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

廣東人以水為財,豬籠草稱為「豬籠入水」,春節時喜歡買上一盆,祝福新的一年財源廣進,因此不少廣東人家中就有豬籠草。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豬籠草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其構造複雜,分葉柄、葉身和卷鬚。葉頂的瓶狀體是捕食昆蟲的工具,瓶狀體的瓶蓋復面能分泌香味,引誘昆蟲。

但可惜的是,它們分泌含糖蜜露的腺體,主要捕食螞蟻等陸生蟲類,蚊子並不是它們的主要捕食物件。而且,吸人血的基本上都是雌蚊,雌蚊對蜜露並不感興趣,豬籠草能誘捕到的最多也只有以植物汁液為食的雄蚊,這對人們來說並沒有多大用處。

更壞的訊息是,豬籠草的口袋裡會堆積部分水,這樣反而容易滋生蚊蟲哦!

【結論】

蚊子並不是豬籠草的主要捕食物件,但如果能看到豬籠草捕食,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哦~

3、夜來香

夜香樹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夜香樹(學名:Cestrum NocturnumL.),夜香樹,又叫夜來香、夜香花、夜光花、夜丁香。灌木,高2-3m。枝條細長,柔軟。除偶見花序梗、花序軸、苞片花梗疏多細毛的長柔毛以及花萼裂片和花冠裂片邊緣被綿毛外,其餘各部分均無毛。每逢夏秋之間,在葉腋間就會綻開一簇簇黃綠色的吊鐘形小花。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夜來香在日落後徐徐開花,散發出濃濃香味。傳說這種香味正好是蚊子所害怕的,因此可達到驅蚊的效果。

但事實上這些香味的濃度是遠遠不足以驅趕蚊蟲的(同驅蚊草)。而且這香氣,恐怕不單單針對蚊子,還會使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鬱悶不適,甚至引起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因此為了健康,最好不要將夜來香在室內擺放。

【結論】

夜來香的香味濃度不足以達到驅蚊效果,且長久放置於室內的話,香味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

4、捕蠅草

捕蠅草

捕蠅草(Dionaea muscipulaJ.Ellis),是原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屬於維管植物的一種。

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它的莖很短,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並消化吸收。捕蠅草獨特的捕蟲本領與酷酷的外型,使它成為了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驅蚊植物」有效嗎?科學實驗結果來了,一看嚇一跳……

然而,由於捕蠅草捕食到食物後會閉合一段時間,等到將昆蟲消化後才會繼續張開捕食(需數十天),且對於蚊子來說,捕蠅草分泌的蜜汁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同豬籠草),因此用來消滅家裡的害蟲和蚊子,效果可能不會很理想。

【結論】

蚊子並不是捕蠅草的主要捕食物件,且捕蠅草每捕捉到食物都需要數十天的消化過程,對蚊子的殺傷力十分微弱~

總體而言,驅蚊植物分為下面兩種模式:

氣味型

——自帶特殊氣味達到驅逐蚊蟲效果的植物。

【代表植物】:驅蚊草、夜來香、薄荷、薰衣草、艾葉、逐蠅梅、萬壽菊

【驅蚊結論】:這類植物分泌的香葉醇、香茅醇、檸檬醛等物質確實有一定的趨避昆蟲作用,但這些物質平常並不會隨便釋放出來,只有在受到啃食等物理損傷時才會大量釋放。就像我們搓揉一把艾蒿,才能聞到濃濃的艾蒿味一樣。在進化過程中,植物並不會對那些不啃花葉的蚊蟲作出反應。

捕食型

——吸引蚊蟲進入自己的領地從而捕食的植物。

【代表植物】:豬籠草、捕蠅草、茅膏菜、除蟲菊、瓶子草捕蟲堇

【驅蚊結論】:這類植物分泌的蜜汁對蚊子沒什麼吸引力,捕食後往往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處理,驅蚊功效微乎其微。

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試圖僅靠種植這些植物達到驅蚊效果,多半是人類美好的願景罷了~

如此看來

蚊帳、蚊香、花露水

「老三樣」才是夏季防蚊大戰最有利的武器呀

編輯:劉幸

(來源:廣東省林業廳、深圳市仙湖植物園,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相關搜尋

滅蚊率94%實驗已成功
養花技巧裡的「偽科學」
養上5種「驅蚊植物」
清麗婉約的藝術與科學
植物「補光」好處很多
在春季如何科學管理?
西紅柿科學澆水方法
室內植物的意外驚喜
還是有些科學依據的
科學施肥應該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