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常見病蟲害防治
一、黃化病
1、症狀
葉片褪綠,首先發生在枝端嫩葉上,從葉緣開始褪綠,向葉中心發展,葉色由綠變黃,逐漸加重,葉肉變成黃色或淺黃色,但葉脈仍呈綠色;以後全葉變黃,進而變黃白色、白色,葉片邊緣出現灰褐色至褐色,壞死乾枯;全株以頂部葉片受害最重,下部葉片正常或接近正常,病害嚴重的地塊,植株逐年衰弱,最後死亡。
2、病原
本病由栽培條件不適,如土壤過粘、石灰質過多、鹼性重、低窪潮溼、鐵素供應不足等引起,是重要的生理病害。
3、發生規律
石灰質土壤地區易發生
4、防治方法
①園藝防治:要用排水良好、鬆軟、肥沃的酸性土壤栽培,盆栽時可用山泥等酸性土壤,每1-2年更換盆土1次;使用有機肥料,在有機肥料漚制時混入流酸亞鐵和硫酸鋅。
②藥劑防治:病害初期,病株灌澆2%-3%硫酸亞鐵,或用0.1%-0.2%硫酸亞鐵噴施葉片,或土壤中使用鐵的整合物,22釐米(6寸)花盆0.2克。用藥劑治療黃化病,應在病害發生初期進行,否則效果較差。
二、炭疽病
1、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梔子花的葉片。病害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被侵染的葉片上形成褐色圓形小斑,整個葉片逐漸變黃並脫落。病害也可從葉尖、葉緣處發生,形成不規則形的褐色病斑,整個葉處逐漸變褐色、質硬並脫落。病害嚴重的植株可大量落葉,並導致枝條甚至枯死。在潮溼的條件下,葉兩面病斑上均產生小黑點,以葉背面小黑點為多(葉面為分生孢子盤,葉背為子囊殼)。
剛買回來了幾天後的梔子花,換了這種土,一直有葉片變幹,然後脫落,該怎麼辦?
2、病原及發病現狀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是由圍小叢殼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地越冬,第二年春季溫溼度適宜時形成分生孢子進行侵染。本菌特點是生長季節也可形成大量有性態,即子囊殼。高溫高溼的條件有利於發病。北京地區4-10月份皆有發生。梔子花的苗木在調運途中,通風不良,溼熱的環境,發病率較高。
3、防治:
①及時清除病落葉,並集中銷燬,減少侵染源。
②藥劑防治。發病前噴施1%波爾多液,保護植株不受侵染;發病期間可噴施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
③發病初期可用硫硫酸亞鐵(黑礬)30-50倍液澆灌根際土壤,或用「礬肥水」(硫酸亞鐵2.5千克、豆餅5千克、豬糞15千克混合漚制,經10-15天發酵腐熟後施用-河南鄢陵花農的經驗)與清水間隔澆灌。也可用0.1%-0.2%硫酸亞鐵水溶液噴灑葉面。
三、白粉蝨蟲害
為害梔子花的主要是白粉蝨,可以看到梔子花新梢上有大量白色有翅小飛蟲。大量聚集於新梢,以幼、若蟲固定在葉背上吸汁危害。嚴重時引起枯梢,且分泌蜜露,誘發煙煤病,白粉蝨性喜陰溼環境,卵散產,成堆。成蟲具有趨嫩性,總是隨著植株的生長不斷向頂部嫩葉產卵,一年可發生3-4代,能孤雌繁殖,世代重疊。由於繁殖迅速,遷飛能力強,易於傳播,所以各地應掌握在越冬代成蟲產卵期至一齡幼蟲為防治重點。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
加強栽培管理,結合補修剪,剪除病蟲枝、密生枝,使園內通風透光,搞好排水,減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鉀肥。
2、物理及生物防治
儘量保護天敵生存環境,利用成蟲趨黃性,可設定黃板誘殺成蟲。自制黃板方法為:用紙板或塑料板,剪成1米×0.3米左右長方形,漆成桔黃顏色,再塗上一層黏油(機油加少許黃油調勻),置於園中,與梔子花高度相當,然後振動枝條,誘殺成蟲。
3、化學防治
選擇藥劑為90%敵百蟲800-1000倍,或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25%撲蝨靈1500倍,或10%吡蟲啉1500倍,或1.8%阿維菌素2000倍,或25%阿克泰3000—5000倍,可兼治蚜蟲;20%蟎克1000-1500倍,可兼治紅蜘蛛,每7天左右噴1次,連續2-3次。
4、注意事項
噴藥時,注意以葉背為主,且連同地面雜草及周圍寄主一起噴;由於寄生蜂對菊酯類農藥十分敏感,現階段防治應少用菊酯類農藥,以利保護天敵;在花蕾期慎用綠穎乳劑,做好藥劑篩選、混用及交替使用;適時組織統防統治,採取防病先防蟲的辦法。
四、黑星病
1、症狀
黑星病的病斑圓形或近圓形,大小不一,大的10~14毫米,小的4~8毫米,黃褐色至褐色,病斑上多有疏密不等的輪紋,邊緣深褐色明顯。後期病斑易破裂,破裂處生黑色黴狀物,即病菌子實體。葉背病斑顏色較葉面淺。病菌以菌絲體在病部存活或越冬。翌年4~5月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而侵染髮病。中溫、高溼利其發病。多雨條件或貯運途中溼氣滯留,發病重。
2、防治
及時清除病落葉,集中燒燬,以減少菌源。發病初期,噴施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貯運途中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溼氣滯留。
五、落蕾
家養梔子花,要掌握好其生理特性,才能使葉、花、果都美,提高觀賞價值。
桅子花顯蕾後如管理不當,很易發生落蕾現象,其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1、桅子喜水溼,但盆栽水分如果過多,會使根部缺氧窒息死亡,地上部表現為落蕾甚至黃葉,因而根子顯蕾後要適當控制澆水,表土現干時再澆。如果因水多已發生落蕾現象,要立即停水,同時將盆墊高,扒鬆盆土,儘快散溼。待盆土乾透後,先澆幾次小水溼潤,然後再加大水量,同時又保持葉面溼潤。
2、根子不需大肥,在顯蕾前可追施兩次含磷、鉀較多的液肥,在顯蕾後要停止追肥。如果肥料不足,顯蕾慢,只可追施充分腐熟旦很稀的液肥,絕不可用生肥或濃肥,“以防肥傷根而落蕾。如果因施肥已經造成落蕾,要立即換盆土,並將盆置於蔭涼處,促發新根。及時救治雖能保住植株不死,但花量大減,植株生長也已受到影響。
3、由於病蟲為害而造成落蕾。桅子由於缺鐵而發生黃化症,由真菌寄生而造成葉斑病,以及由於紅蜘蛛、介殼蟲為害等都可以造成植株營養不良而落蕾。因而,在桅子顯蕾前後,應及時防治病蟲害。
更多養花經驗、多肉栽培、盆景欣賞,和花友們交流請移步花友微社群:http://m.huau.cn,或關注微訊號公眾號:huaucn,加入花友微信群,請加微信私號:wwwhua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