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實踐


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實踐

張曉明等

近年,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 林果產業也隨之蓬勃發展, 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 林果產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為了能夠在市場中佔據更多份額, 獲取更好的發展,應當不斷地開拓林果產業的發展渠道, 創新林果產業的種植技術。 其中果樹嫁接技術是重要組成部分, 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不容忽視。 果樹嫁接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其具有一定的複雜性, 其成活率受諸多因素的影響, 為了保障果樹嫁接效果和質量, 應當加強對果樹嫁接成活原理的研究, 並採取有效方法來改進果樹嫁接技術, 提升果樹嫁接存活率, 從而增加林果種植收益, 提高林果產業效益。

一、 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分析

(一) 形成層和愈傷組織的相關概念

對於果樹來說, 形成層是其生長部位之一, 另外兩個部位是根尖和莖尖, 前者向下生長, 後者則向空中生長,而形成層則是樹皮和木質之間存在的薄壁細胞組織, 其有著較強的分生能力, 可以進行細胞分裂, 向外分裂可以形成韌皮部, 向內分裂則可以形成木質部, 有利於果樹的茁壯生長。 在進行果樹嫁接的時候, 被切削的果樹枝條會出現傷口, 該部位的形成層容易產生創傷激素, 這就導致其細胞分裂速度加快, 產生白色細胞, 並且較為疏鬆, 顯微鏡下這團球形薄壁細胞團被稱之為愈傷組織。 在對枝條傷口進行 2~3 d 的觀察後, 發現切削表面細胞壞死, 出現淺褐色隔膜, 這層隔膜較為淺薄。 在完成嫁接工作後的 4~5d ,淺褐色隔膜層才會消失, 7 天后便會於形成層產生愈傷組織, 接穗愈傷組織在嫁接 10 d 後達到最高數值, 但如果砧木並未接應愈傷組織, 愈傷組織則會因為耗盡養分而萎縮、死亡。 在果樹嫁接 10 d 後, 砧木愈傷組織需加快生長, 基於其根系供應的營養和水分, 砧木形成層部位的愈傷組織數量將多於接穗部位。 果樹嫁接的時候, 很容易存有空隙,需要利用愈傷組織將其填滿。 砧木連線接穗的愈傷組織之後, 兩者的細胞間會產生聯絡, 養分、 水分都能夠相互連通, 分化新的形成層, 可以促進砧木根系、 接穗枝芽的成長, 使之生長為新的植株。 基於這一原理來看, 果樹嫁接的關鍵之一便是連線砧木和接穗, 需使兩者的形成層相連線, 接觸愈緊密, 嫁接效果則愈佳, 更重要的是砧木和接穗的愈傷組織形成數量越多, 兩者越緊密。

(二) 愈傷組織的形成

1. 愈傷組織形成的測定方法。 由於愈傷組織的形成對果樹嫁接成活率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因此需要採取有效方法來測定砧木和接穗的生活力, 尤其是引入外地新品種時,更要注重測定工作的開展。 愈傷組織測定法能夠準確判斷果樹嫁接時砧木和接穗的生活力, 需按照果樹嫁接時的長短來剪接穗, 然後再削一個斜削麵, 接穗要用溼毛巾包裹,但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溼毛巾不可滴水, 包裹完成後再將接穗捲起來放入塑料薄膜保溼袋中, 最後將其放置於恆溫箱中, 溫度為 25 ℃ , 10 d 後可將接穗拿出進行觀察。 如果接穗的傷口面形成層存在大量的愈傷組織, 則說明其具有極好的生活力, 反之則比較差。 如果無法形成愈傷組織, 則說明接穗已經不具備生活力, 不可在果樹嫁接中使用。

2. 愈傷組織形成的外部條件。 首先是溫度。 在培養接穗的時候可以採用不同溫度的生物培養箱, 以便於觀察不同溫度下接穗愈傷組織的生長狀況。 通常情況下, 當溫度低於 15 ℃ 的時候, 接穗的愈傷組織生長速度較為緩慢; 溫度在 15~20 ℃ 時, 接穗的愈傷組織生長速度變快, 而其最快生長速度的溫度為 20~30 ℃ 。 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的樹種對於接穗遇上組織生長的適宜溫度有所不同。 經過實驗觀察發現, 如果春季芽萌發較早的落葉果樹, 那麼最適宜其愈傷組織生長的溫度約為 20 ℃ ; 春季芽萌發較晚的落葉果樹, 最適宜愈傷組織生長的溫度約為 30 ℃ 。 過去普遍認為砧木芽萌動是最佳的春季果樹嫁接時機, 但經過實驗發現,當砧木萌動時, 溫度可能偏低, 達不到愈傷組織適宜生長的溫度, 可將嫁接時期延長至砧木芽萌發展葉時, 此時氣溫升高有更利於愈傷組織的生長, 能夠提升果樹嫁接存活率。 如果是南方的常綠果樹, 那麼其嫁接時期應當再晚一些, 若接穗前已經萌發需剪除, 使用下部芽開始萌動的枝條來進行嫁接處理。 其次是溼度。 愈傷組織的形成受溼度因素的影響比較大, 如果介面位置處於乾燥狀態, 那麼則表明傷口位置的水分大量蒸發, 細胞容易乾枯、 死亡, 無法形成愈傷組織。 只有在一定的溼度範圍內, 才能快速形成愈傷組織。 在過去, 果農進行春季嫁接的時候, 高接時都是直接用樹葉來包紮介面, 於中間放置溼土; 低接時採用埋土法, 旨在維持介面位置的溼度, 但實際效果並不太好。 後來, 塑料薄膜在嫁接中得到廣泛應用, 將其包裹於介面位置, 可使傷口處保持良好的溼度, 使砧木、 接穗更加緊密。 這種方式操作較為簡便, 有利於提高果樹嫁接效果。 再次是空氣。 果樹嫁接需要空氣條件的支援。 例如,在對葡萄樹進行春季嫁接的時候, 傷口會出現傷流液, 不利於生長愈傷組織, 需要採取措施來解決, 保持傷口位置的正常通氣, 如此才能快速形成愈傷組織。 一般可推遲嫁接時間, 展葉之後的傷流液量會降低, 以或留砧木的部分樹葉採用放水的方式減少傷流液。 植物介面位置並不需要太多的空氣, 秋季芽接的時候, 需要避免雨水浸入, 可以利用塑料條來進行全封閉式捆綁, 保證通氣, 以便於愈傷組織的形成, 嫁接成活之後再對其鬆綁。 最後是黑暗。 根據實驗觀察發現, 相較於光照較好的環境來說, 愈傷組織在黑暗環境下的形成速度更快, 超過光照環境生長速度至少 3 倍, 而且黑暗環境下的愈傷組織具有較強的癒合能力,不會出現綠色物質, 也不易老化。 在研究這一因素和愈傷組織生長關係的時候, 可對比兩種嫁接方式: 一種是在完成嫁接時, 使用塑料薄膜將介面處包裹起來, 使之處於封閉狀態, 保證介面、 接穗的溼度, 光線可透進介面; 另一種同樣是利用塑料薄膜包裹介面, 但需呈現圓筒狀於中間位置放置溼鋸末, 溼鋸末的含水量為 50% , 傷口、 接穗都處於黑暗環境中, 保持溼度。 10 d 後開啟進行觀察, 可發現黑暗環境下的愈傷組織更白、 更多, 接穗芽的萌發速度也更快。


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與方法實踐

二、 果樹嫁接成活的有效方法

(一) 蠟封接穗

在進行春季嫁接的時候, 可以使用塑料口袋將介面、接穗包裹起來並捆緊, 或使用較寬的塑料條來包裹傷口,露出接穗。 這是一種裸穗嫁接方式, 其優勢在於速度快,只要嫁接成活便會立即發芽, 不需要清理塑料口袋。 需要注意的是, 在進行裸穗嫁接之前, 要先蠟封接穗。 需在 100 ℃的溫度下, 加熱熔化石蠟, 剪好的接穗需要快速蘸一下石蠟, 不可燙傷接穗。 經過蠟封處理的接穗更容易維持其水分, 具有較強的生活力, 在介面癒合後, 砧木的水分、 養分能促使接穗生長, 這種方式常運用於大面積的蘋果樹、板栗樹嫁接中。

(二) 發揮大芽優勢

在進行接穗嫁接的時候, 可以使用新鮮接穗, 實施現採現接的方式, 提高接穗成活率, 使之更早萌發生長。 一般選擇飽滿芽, 或者已經膨大的芽。 在嫁接的時候, 可以選擇較為粗壯的發育枝, 如果枝條上已經萌發前端芽, 可以將其剪除。 這種方式一般運用於南方果樹嫁接中。

(三) 木本植物草本嫁接

此方法指的是一些瓜類、 蔬菜類的嫁接, 在這部分草本植物嫁接中, 只要雙方傷口面貼緊即可, 可以使用小夾子將兩方的傷口貼在一起, 然後為其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放置於溫室中, 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三、 提高果樹嫁接成活率的注意事項

(一) 根據嫁接的果樹型別來選擇適宜的嫁接方式

一般來說, 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枝接方式, 主要運用於春季嫁接; 另一種是芽接方式, 主要運用於夏秋嫁接。嫁接的砧木不可有病蟲害, 要健康、 根系需發達, 嫁接前要做好施肥工作, 為其補充營養。 接穗也要選擇健壯的接穗, 不可有病蟲害, 最好選用枝條粗壯的發育枝, 更容易存活。

(二) 要做好嫁接密封處理

裸穗嫁接的時候, 需要對接穗進行蠟封處理, 避免接穗水分蒸發和流失。

(三) 要加強果樹嫁接後的管理工作

如果是春季嫁接果樹, 不應當立即處理嫁接位置的包裹物, 以免傷口位置感染, 影響成活率; 如果是夏秋季嫁接果樹, 傷口位置的捆綁物可在接芽成活的 20 d 後拆除。

四、 結語

總而言之, 要重視果樹嫁接工作, 根據果樹嫁接成活原理, 在實際操作中採取有效的嫁接方法, 提高成活率,促進林果產業的大力發展。

相關搜尋

通過「打吊針」給果樹施肥
哪些果樹可以扦插栽培?
果樹硬枝應該如何扦插?
果樹如何施肥效果最好?
果樹根系也需要修剪嗎?
插進花盆變「小果樹」
春天合適種什麼果樹?
倒春寒怎麼管理果樹?
這種果樹插土裡就能活
空地上的香甜果樹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