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花苗「活不過一個月」,原來「貓膩」在這裡


最近頻繁的聽到「激素苗」這個詞。

很多花卉新買的花苗,回家養了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葉片耷拉、黃葉、掉花苞,甚至活不過一個,就懷疑自己上當受騙,買到了激素苗。

什麼是激素苗?簡單來說就是,花苗在苗圃裡被使用了某種激素藥物,從而呈現出葉片油綠、滿頭花苞的狀態。

這種看似生機勃勃的狀態,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等到了買花人手裡,激素作用褪去,於是出現各種病態,就會懷疑這株苗有「貓膩」,是不是買到了激素苗。

不得不說,激素苗確實存在,但是咱不能說,只要買了花苗,回家養護出現各種問題,或者超不過一個月,就懷疑買到了激素苗,其實,真正的「貓膩」更有可能是養護問題。

貓膩一、著急換盆、施肥、晒太陽

原盆的花苗,花盆大都是育苗盆,樣子比較醜,也不適合長期使用,很多花友都著急給花換個花盆,有的是在花市上直接讓賣花的給換盆,有的回家後馬上給花換盆。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無論你是在花市上購買的花苗,還是在網上買的,剛到家後需要適應新的環境,尤其是剛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花苗,更需要一個適應環境的時間。

此時給花苗換盆,多多少少都會損傷根系,它在緩苗的同時,還要經歷服盆的時間,會大大降低花苗的成活率。

如果覺得原盆太難看,可以在花盆外面套一個漂亮的花盆,等花苗緩苗成功,或者這茬花開完後,再換盆也不遲。

同樣的道理,新買的花苗在緩苗的過程中,對養分的需求很少,土壤的養分足以滿足它生長的需求。

在緩苗期間施肥,花苗吸收不了,肥料堆積在土壤裡,給根系造成極大的負擔,很容易燒根,導致花苗出現各種健康問題。

晒太陽也是一個道理。新買的花苗,它吸收水分的能力有限,對水的需求也不高。可以摸摸土壤下1—2釐米的位置,只要土壤是潮乎乎的,就不需要澆水。

如果盆土完全乾透了,可以適量澆水,不旱著它就行。

在緩苗成功以前,千萬別讓它晒太陽。因為光照太強,會增加花苗的蒸騰作用,導致植株內水分流失太快,同時水分吸收不足,使花苗脫水黃葉、落葉、落蕾,甚至枯死。

一般情況下,等花苗緩苗成功,摸著葉片挺實了,有精神頭了,說明已經緩苗成功了,這時可以按照它的喜光程度,慢慢接受光照,或散光、或充足光照。

至於施肥,建議一個月後施肥,施肥儘量以有機肥、緩釋肥為主,彆著急使用速效肥。

貓膩二、換盆時徹底去掉原土、鋪陶粒

當花苗可以換盆了,或者需要換盆的時候,我們要及時換盆、換土,有助於它的生長和開花。

第一次給花苗換土時,可以去掉土球底部和四周的土壤,使更多的根系露出來,這樣容易在新土中紮根。

但是,儘量不要把土壤都去掉,甚至是洗根,尤其是對於一些養花新手,必須保留土球中心的土壤,至少1/3.

在給花苗上盆時,之前的土就別用了,更不要用死過花卉的土壤換盆,裡面含有病菌,會感染到新的植物根系,影響它的成活。

土壤要使用疏鬆透氣的營養土上盆,可以自己配製土壤,一定做好消殺工作;也可以買現成的營養土。

教大家選購營養土的小技巧:

營養土大都按「L」賣,主要材質的泥炭,土質輕;

價格>1.8元/L,新增高品顆粒物越多,價格越貴。

有很多10幾塊錢一大袋子的「營養土」,死沉死沉的,劣質土可能性極大,別買。

在給花上盆時,可以施一些底肥。底肥可以選擇腐熟的羊糞、芝麻餅肥等有機底肥,也可以使用緩釋複合顆粒肥。底肥和根系之間用一層土隔開,直接接觸根系會導致燒苗。

新增底肥,緩慢的釋放養分,增加土壤的肥力,效果還是十分不錯的。

很多花友為了美觀,喜歡在花盆表層鋪上一層陶粒,陶粒的存在會影響土壤水分的蒸發,潛藏細菌、蟲卵,安全起見,不鋪為好。

貓膩三、貪圖大花盆

給花盆換盆時,本著花盆宜小不宜大的原則,不要給花卉使用太大太深的花盆。

對於一些生長速度快的花卉,比如很多草花、藍雪花等,最大可以選擇比原盆大兩個口徑的花盆,底部墊上一些陶粒,預防積水;

對於生長速度一般的花卉,比如黃金葛、吊蘭等,選擇比原盆大一個口徑的花盆即可;

而有些花卉生長速度慢、易積水爛根,或者根系滿盆才開花的花卉,比如虎皮蘭、君子蘭、三角梅等,最好使用和原盆口徑一樣大小的花盆,最多大一個口徑。

在選擇花盆上,一定要順應花卉的習性。花盆選擇太大,澆透水後,水含量太大,盆土久久幹不透,容易積水爛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百花姐姐

相關搜尋

梔子花黃葉、掉蕾「貓膩大」
才發現買肉肉也有「貓膩」
漂亮的年宵花有「貓膩」
這2個「貓膩」導致的!
有啥辦法快速挽救花苗?
月季花苗長蚜蟲怎麼辦?
揭露出花卉市場的貓膩
黑心花商又玩貓膩了!
扦插菊花苗的養護方法
蘭花苗分株栽種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