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肉先養根系!根系應該如何養?看看大佬都是怎麼操作的
所謂「養肉先養根」
P1是一個不知名的小雜種在過去一年的變化過程。對比一年前、四個月前、兩個月前和今晚的照片,1-3在陽光下,4在燈光下。最近白天拍的照片不多,不然把照片都用在日光環境下會更直觀。
從窄而長的葉形變成寬而短而肥的葉形,用了將近400天。將整個穀粒儲存在直徑為3-3.5釐米、高約5釐米的拇指盆中。我長得越來越高真的很難,但是我變得矮胖的時候很喜歡。目前比較喜歡小的,迷你的肉,但是可能不夠長,不能留肉。感覺時間長了喜歡的大傢伙多了,大團體多了。
別養千佛手了,來養這6款多肉,雖然葉形相同,但養好後漂亮多了
言歸正傳,突然想起自己新手犯的另一個錯誤:無腦控制。
剛入坑,新手,應該聽說少澆水,拉長澆水週期,養肉先養根...這些都沒錯,但問題在於新手一般無法判斷什麼叫養根。以我自己為例,我以為拿盆就是養根。用手輕輕摸一下肉,有阻力的時候,你就認為根已經擡起來了,就開始控水。最常見的結果就是養久了越來越乾癟,好像吸不到水,或者根養不好,就開始過夏天,長時間斷水,杆子就會枯萎死亡。以上都是我經歷過的。
首先建議新手儘量不要在夏天儘早買肉。大部分的肉都是裸根運送的。氣溫升高後,肉開始休眠,入夏前很難有健壯的根系。夏天是高死亡率的季節。
然後肉剛端上盆。如果通風好或者顆粒比大的大,可以放盆裡泡。僅供參考,一般賣家推薦在潮土上服。也許潮土更安全,但兩種方法我都試過。我在洪水中紮根更快。(1)我顆粒比例大,2)我用純淨水泡一盆,3)我修剪髮根會禿,然後晾一兩天)
判斷根是如何生長的最直觀的方法是使用一個透明的方形罐子,或者P3控制的罐子(P3是我的橙色夢露48天)。例如,有許多毛狀根從底部伸出,這意味著根是完整的。這時候直接拎著肉肉的頭(P5)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當然,請不要剛泡完鍋就提人頭。很粗暴,顆粒狀的土和水很重!
第一個月,我會經常澆水。一般情況下,一週會徹底澆一次水。第一個月澆水間隔6 ~ 8天左右。除了中間癢,三天滑一次澆一次水。現在已經16天沒澆水了,因為我覺得它的根長得很好。我準備慢慢拉長澆水週期,然後夏天斷水。
多肉圈APP-你的多肉私人管家,免費享1v1專業多肉顧問解答、7*24小時私人醫師全方位解決養肉難題!#多肉圈80土##80高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