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栽培與繁殖方法養護管理技術
蘭花的栽培與繁殖方法養護管理技術
陳 真
蘭花源於我國長江以南各省的山林中,有橫生的地下莖,節間相對較細,地上部分只長葉子和花葶,質地相對較硬,呈現出翠綠色狀態。蘭花形態較美,是人們常見的花卉養殖型別。日常栽培觀賞中的蘭花,具體包含墨蘭、蕙蘭及建蘭等,這些蘭花均生長在土壤中,故而也可以稱之為地生蘭,在各個季節中不同型別的蘭花會開放,帶給人以不同的視覺享受。文章將結合蘭花栽培的效果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鑑價值。
栽植蘭花,必須要掌握它的生長習性,習性掌握了,養好蘭花很簡單

1 蘭花的型別分析
蘭花的型別較多,分佈範圍較廣,生長適應能力較強。不同的蘭花生長習性也具有較大差異,形態方面存在著區別 。蘭花具體可以劃分為地生蘭、氣生蘭及腐生蘭。其中地生蘭的假鱗莖較小,葉片比較小且薄。蘭花的花序處於豎立狀態下,主要包含春蘭、蕙蘭及建蘭等型別,且其分佈範圍主要包含秦嶺、大別山以南等位置,也是我國主要的栽培型別,也可以稱之為中國蘭 。
氣生蘭的假鱗莖相對較大,葉片比較寬厚,具體包含蝴蝶蘭、卡特蘭等,在熱帶地區分佈相對較廣,也稱之為洋蘭或者是熱帶蘭 。腐生蘭沒有葉綠素,難以自制食物,故而數量相對較少。
2 蘭花的栽培與繁殖方法
蘭花栽培與繁殖的方式,具體包含分株繁殖、組織培養和種子繁育,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因地制宜」,提升蘭花繁殖的質量。
2.1 分株栽培
2.1.1 分株時間
不同型別的蘭花品種,其繁殖的時間需要科學予以劃分。比如春蘭主要在春分時間分株處理,秋蘭則主要在秋分時間分株,具體是在開花以後 。氣溫相對較低的季節,多是蘭花分盆的良好時機,特別是高海拔區域種植的蘭花。比如雲南的大小雪素等,通常需要在氣溫較低的時期分盆或者換盆,不然其存活率會受到影響。

2.1.2 預備花盆
蘭花栽培與繁殖期間,需要注意花盆的科學選擇,比如可以選擇透氣、透水效果較好的瓦盆,或者是特別製作的熟料盆等。在蘭花栽培前,需要將瓦盆置入水中浸泡 2d,達到祛火的作用。順著盆內部放置一層樹皮,能夠達到通氣的作用。盆底的透水孔需要適當擴充套件,且使用瓦片、磚塊或者是塑料泡沫等透氣性物質,做好透氣孔,且需要堅持「內虛外實」的原則。花盆中也可以在盆底的瓦片上放置一層塑料窗紗,盆裡面墊置物通常需要佔據盆底的 1/4~1/3,在其上可以適當放置基質。
2.1.3 蘭株預備
在蘭花分株前,需要合理控制水量,預防斷根問題的發生。蘭花取出後,需要使用水將根清洗乾淨,放在通風、陰涼且乾燥的位置,去除腐爛的根莖、枯葉等,在球莖間連線位置剪開,每一盆蘭花最好包含老、中、青三代苗。
2.1.4 基質預備
蘭花栽培中,其基質中需要包含腐殖質,且需要具備疏鬆、透氣及排水良好的特徵。基質當呈現出微酸性質,以腐葉土、山泥、塘泥等為宜。採用陶粒、泥炭土及碎磚等,其種植效果也相對較好。基質可以使用 3/1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實施消毒處理,降低日後根莖腐爛、蟲蛀等發生率。
2.1.5 蘭花入盆
在蘭株移植期間,需要將根莖自然予以梳理,根據「先粗後細」的順序,將基質放入盆口,而後將蘭株拉起,盆土覆蓋。蘭花栽培深度以貼近於葉子基部為宜,盆土則呈現出饅頭型狀態,中央微微高於盆面。蘭花入盆後 12h再澆水,澆透。
2.2 組織培養
2.2.1 培養位置
組織培養蘭花技術,其取材重點在莖尖和側芽位置,取材的成功率相對較高。幼芽生長到 3~5cm,使用解剖刀由假球芽上切除,且消毒處理,而後將葉子逐步剝離,僅僅留下 1~2個葉原基的莖尖分生組織,接種至培養基上,約在 1~2個月後能夠形成「原球莖」。將「原球莖」切成 2~4塊,接種至快速繁殖的培養基上,繼續實施培養處理。在 30d左右便能夠分化出根莖葉完整植株,繼續培養,年培植量相對較高。
2.2.2 試管苗移栽
試管苗長到 3~4片葉,或者生長到 5~8cm,具有 2~3條根時期,則可以移栽處理。在移植前,需要先開啟試管封口,而後實施苗期鍛鍊處理。通常在 20℃~25℃散射光條件下,放置 3-5d。
2.3 種子繁殖
蘭花種子較小,種胚分化不全面,無胚乳。蘭花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困難,需要人工培育。人工處理主要是採摘沒有開裂的蒴果,取出種子,放在培養瓶中培養基上,接種 14d後種子逐步膨脹。在 60d後種子基本發育成型,而後實施根、莖、葉的分化處理,在 90d後便可以移栽。

3 蘭花的養護管理技術
3.1 澆 水
蘭花喜歡陽光怕暴晒,喜歡溼潤怕雨浸。蘭花澆水,以雨、雪水為佳,河水次之,其次是井水。在使用自來水澆水的情況下,需要晾晒 2-3d後使用。夏季,以清晨澆,冬季以中午澆水為主,澆則澆透。水溫、盆溫需要保持相同。
3.2 施 肥
在為蘭花施肥期間,需要以有機肥為主,比如豆餅、鳥糞、魚內臟等充分腐熟發酵透,均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日常生活中的魚腥水、發酵後的淘米水等也可以作為肥料予以使用,但是主要以有機配料為主。蘭花施肥期間,需要堅持「四不實施」的原則。具有為新栽培的蘭花不能在 6個月之內施肥;在寒冷的天氣中不能施肥,在伏天不能施肥,中午不能分配。最佳施肥的時間在下午 17點以後,第 2日澆 1次透水。
3.3 病蟲害預防
蘭花病蟲害預防,需要堅持「未雨綢繆」的思想,在保持通風,合理控制澆水量的基礎上,不能使盆土長時間處於較溼的狀態下。蘭花養護管理中,需要適當遮雨,不能任憑雨水的澆灌,特別是珍貴的品類。在蘭花栽培前,需要對蘭花使用的土壤、花盆實施消毒處理,且選擇無病蟲害的蘭株,定期噴灑多菌靈、草木灰水等,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3.4 蘭花越冬
蘭花越冬的養護管理方法,具體可以蘭花的品種選擇。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不耐寒品種、不很耐寒品種和比較耐寒品種 [5] 。比如針對於蝴蝶蘭、卡特蘭等不耐寒品種,則適合在 18℃~30℃的環境下生長,需要在霜降前移入室內,或者一直在室內養殖。針對於相對比較耐寒的蘭花型別,比如春蘭、蕙蘭等,則可以在向陽處露天栽培。只要冬季盆內不結冰,則可以安全越冬。春節前10日,可以將春蘭移入室內養殖,且室內溫度需要在 17℃,到春節則可以開花。室外適當受寒,蘭花在第 2年的生長狀態也會相對較好,增強其病蟲害的抵禦能力。
科學栽種和養護管理蘭花,能夠提升其存活率,預防病蟲害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