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菊花如何分類和種植?超詳細乾貨
菊花,古往今來,就被人們所喜愛,更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人們為它作詩寫畫,並與梅蘭竹並稱為花中四君子。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也是世界名花,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

菊花的分類
常見的菊花是觀賞用的觀賞菊,一般按花徑大小可分為大菊,和小菊。 觀賞菊花品種繁多,僅在我國就有上千種之多。

按照栽培方式分:
有懸崖菊,也叫造型菊;盆景菊,也叫藝菊; 多頭菊,一般為單數,5頭,9頭的居多;案頭菊和獨本菊,都是一莖一花的。多頭菊、案頭菊、獨本菊都屬於大頭菊花,莖稈小,花朵大,這三種菊花也是菊花界用於園藝競賽的菊花。

獨本菊是最常栽培的觀賞菊花,它花朵大,色彩豐富,更適宜觀賞。
從花瓣瓣型上分類:
一般分為五大類:
1. 平瓣類:代表品種帥旗;
2.芍藥型,代表品種綠牡丹;
3.畸瓣類,代表品種千手觀音;
4.桂瓣類,代表品種金戈鐵馬;
5.匙瓣類,常見的球型。

常見品種介紹
帥旗是傳統品種,屬於平瓣型,它的花瓣長度可達12釐米,花瓣寬度0.5-1釐米。花色肥美,正面硃紅,背面金黃色,色澤明快,像極了古代帥旗一般,迎風招展,故而名為帥旗。粉十八,紅十八,白十八這幾個品種是與帥旗相似瓣型的品種。

這是有名的傳統品種。花瓣為勺瓣型,花瓣長短整齊,排列精密,花瓣內曲,層層向上正抱,可達15層之多,花成球型。

花型為勺瓣類,從花的中心向外,花瓣旋轉亂抱,紫紅色的花色。

花型為畸瓣類,花中有毛刺,花中心為綠色,外圍成金黃色,像極了鳥巢,故名金鳳還巢。

花中極品,正面大紅色,背面金黃色,外圍花瓣平展,內部花瓣多內曲。

觀賞菊花的生長習性
獨本菊一般選用秋菊品種培養,花期一般在10-12月。
觀賞菊花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8-25攝氏度,比較耐寒,在3-40攝氏度的溫度下,能生長。但是超過35攝氏度時,需要遮蔭降溫。
觀賞菊比較喜歡溼潤的環境,環境溼度低於30%時,需灑水增溼。大於90%時,需要通風降溼。
喜水但不要積水。在生長旺盛的夏季,要多澆水,但注意不要積水。
喜光照,在夏季注意不能陽光直射。在營養生長期,每天需要14小時的光照,日照每天超過12小時,只長莖葉不易形成花芽。
菊花屬於短日照花卉,日照每天保持8-10小時的日照時間,持續大於30天,就開始現蕾,一般10後開放。
喜酸性土壤,選用PH值在5-7之間的酸性或中性的疏鬆,肥沃的沙質土最好。
菊花的栽培要點
無論何種品種的菊花,栽培方法都大同小異。
栽培菊花先從育苗開始。
菊花繁殖,多采用扦插育苗,扦插一般在5月下旬進行,從上一年菊花的母本上摘取芽頭豐滿沒病蟲害的枝條,一般長度約5-8釐米,枝條下部的3-4片葉去掉。
扦插前對枝條消毒,用50%多菌靈800倍液浸泡,能有效的殺死枝條細菌。

土壤基質配置,可用園土與膨化珍珠岩按3:1的比例配置,扦插深度2釐米左右,之後澆足定根水,防在陰涼處養護,保持泥土溼潤即可。每天澆一次水,大概20天左右,可生根。
待扦插苗根系較為發達時,可進行移栽,移栽的土壤可用素沙土,農家肥,草炭土按照2:5: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配置的土壤。將已經長出根系的菊花苗栽入盆中。花盆可選用瓦盆和塑料盆。移栽時注意不要把菊花苗的芽頭埋住,覆土到花盆的一半即可。

這階段屬於營養生長階段,主要以養根壯莖為主,體現在澆水和施肥管理上。移栽後要立即澆定根水。
澆水,沿著花盆周圍澆,不能澆到葉心上,要澆透水。晴天可上午8點,下午4點各澆水一次。移栽後5-6天,小苗開始復甦,恢復直立生長。此時開始施肥。
施肥做到薄肥勤施。每7天是一次,每次施10克左右的氮磷鉀複合肥,每三次之後增加十分之一的用量。

這階段是指菊花萌芽到花蕾形成前期。
抹芽。主要是對菊花抹側芽,保證菊花一個枝條生長。要做到早抹,勤抹。抹芽越早越好,損失營養越少,出現葉芽就抹,做到勤抹。
澆水,7,8月是生長高峰,澆水一定要勤,不要等花盆幹了再澆。
施肥,8月中下旬,菊花長到30-40釐米時,開始一次性施入混合肥20可左右。將農家肥,磷酸二氫鉀,尿素和複合肥按照10:4:2:1的比例進行配置。採用穴施。
立支柱,菊花生長到20釐米左右時,在菊花旁插一根小主幹,將菊花輕輕的固定捆綁在枝幹上,待到出現花蕾時,把高出花蕾的部分剪去。
控制高度,獨本菊花的高度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在植株生長到10釐米左右一直持續到花蕾出現,可用10%多效唑500倍液噴灑植株控制。7-10天噴施一次。

到8月下旬,就進入生殖生長階段。這個時期,主要是花蕾形成和開花階段。主要工作還是抹芽摘心,疏蕾定頭。
9月初開始增加施肥,主要是磷鉀肥。

做好各階段的管理,菊花就能如期而至。
-------我是小福福-------
>>分享植物栽培技術,交流生活點滴。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植物故事,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