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綠植中關於營養土的調配方法
很多人在家裡種植了非常多花卉和綠植,但是沒過多久就養死了。下面我就家庭綠植土壤調配同大家一起來聊聊。

首先說一下土壤的特性。通常綠植買回來,去樓下小區的綠化地挖兩鍬泥土回來就種上了,但是這種土壤經過幾次澆水以後,土壤會變得十分的板結,澆水也只是溼透了表面,無法進入到更深層的泥土中去,植物根部得不到呼吸,植物大多就是悶死在了土壤裡了。好的營養土,應該是具有疏鬆透氣性、保溼保養性。
提前申明一下,這個營養土只適用於疏鬆型土質的花卉綠植,觀葉型的最佳。不適用於較高大的喬木類以及多肉、仙人掌等型別的綠植。(具體原因就是土質疏鬆,高大喬木類的在裡面站不穩、根系不能很好的抓住土壤。另一個這個營養土保水性很好,多肉、仙人掌非常容易爛根。)
具體的配比情況:土壤4份 堆肥2份 椰糠1份 細沙1份 珍珠岩1份 蛭石1份
簡易版配比:土壤3份 椰糠1份 中顆粒
石子1份
下面就詳細說一下各成分的一個具體情況:
1、土壤。就選用普通的泥土就可以,可以去樓下小區挖點。但是土壤一定要經過曝晒殺去土壤中的螞蟻和蟲卵,畢竟你也不想你家裡爬的到處都是蟲子吧。土壤攤開曝晒一週左右,基本上已經失去水分,用鐵鍬或者其他順手工具將板結的泥土碾壓成細小顆粒或者粉末。(有條件的話,可以過一遍篩子,篩去大顆粒的石頭),然後用噴壺撒上一些水,使得土壤成半溼潤狀態。(具體表現為,握手成團,落地即散)
2、堆肥。這個稍微有點複雜,因為它製作的週期比較長。堆肥也分很多種,常見的有雞糞肥、羊糞肥、垃圾肥等等。前兩個家裡如果有條件的話,我簡單說一下大致的處理過程,將雞糞/羊糞與土壤按照2:1的比例混合後經過曝晒殺菌,然後噴灑水和EM菌液,使肥料成半溼潤狀態。外面罩上塑料布,在有陽光的地方腐熟1-2個月。成功腐熟後的堆肥成黑色或者深灰色。取三個試樣點的堆肥測一下酸鹼度,然後整體調一下酸鹼平衡就行。然後再說說利用廚餘垃圾製作的堆肥。廚餘垃圾儘量選擇易降解的,首先找一個帶蓋儘量密封的容器,(我用的是小孩上學時候的收納箱)。首先在收納箱的底部角落用電鑽開兩三個小洞(大約鉛筆粗的洞口就行,這裡是方便如果底部出現積液能夠排出),然後在容器底部鋪上一層約2~3cm左右的土壤,然後放上一些乾枯的落葉和細的樹枝(儘量選擇乾枯的那種,如果選用新鮮的不容易降解)。再鋪上一層2~3cm左右的土壤,放上一些香蕉皮、果核、瓜果皮等。再鋪上一層2~3cm左右的土壤,放上一些廚房處理的魚腸、肥肉等等。最後在表面鋪上一層5cm的土壤。在網上購買EM菌原種,按照配比加上紅糖和水密封發酵3-7天得到EM菌液,將EM菌液噴灑到密封箱內,保證土壤半溼潤狀態就可以。放到能晒到太陽的地方,(這裡是為了保證溫度,不是要直接晒日光),發酵約2-3個月就可以了,發酵好的土壤成黑色或者深灰色,這就是堆肥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多餘的廚餘垃圾也可以放到容器中,但是一半超過兩週以後我就不建議再添加了,因為這樣會延長分解的時間。
3、椰糠。所謂的椰糠,就是椰子晒乾後表面的那個棕絨,其實椰糠也可以用椰殼代替,椰殼的保水性也還可以的。在晚上購買壓縮好的椰磚,很便宜的,十塊錢三個,找一個桶泡發它。
4、細沙。去工地附近去取一下就好了,這玩意不值什麼錢的,跟人家打個招呼就能弄一桶回來。儘量選河沙,海沙弄回來你還要洗和晒,處理起來很麻煩的,還要調酸鹼度啥的。
5、珍珠岩/蛭石
這玩意在網上買吧,很便宜,我15塊錢買了10斤,能用好久。顆粒的選擇上,儘量選擇3~6mm左右的就可以了。
調配好的土壤完全達到了,保水且疏鬆的狀態。因為椰糠的關係,該營養土可以打到1周或者2周澆一次水。適量的在表面撒一些緩釋肥就可以了。
當然,有人說我沒有堆肥怎麼辦?那就用簡易版的配比就好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土壤的肥力不夠,僅能夠達到保水疏鬆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濃縮營養液混合進土壤中來保證土壤的肥力。網上有成品的濃縮營養液,買回來按照比例稀釋就好了。(一定要稀釋,不然混合不均勻,很容易造成綠植根部燒死了)理論上,土壤要是混合濃縮營養液的話,土壤內的有機物含量儘量在30%~50%左右。(可以適當買一些有機肥摻在裡面)這樣的營養土暫時能夠保證土壤肥力,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每次澆水后土壤肥力丟失很快,所以還要配合營養液適當噴灑補充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