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大樹移栽存活指南,關鍵步驟解析
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是木樨科木樨屬常綠闊葉喬木,其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特別是開花時節,花香濃郁,有「十里飄香」的美名,在我國各地均有栽植。但由於桂花樹根系木質化程度低,且移栽後恢復時間較長,所以要想桂花樹移栽後健康生長,就需掌握一定的移栽技術,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一、移栽季節與桂花樹的選擇
移栽季節 一般情況下,桂花樹的移栽可在春季或秋季進行,但以春季移栽最佳。因為春季氣溫適宜,且移栽時根系水分不易流失。而秋季的話,移栽應在氣溫逐漸轉涼,水源充足的地方進行,一般在10月份以後移栽。
桂花樹選擇 要選擇樹形飽滿、枝葉茂盛、無病蟲害、容易起挖、吊運的桂花樹。
二、移栽前的工作準備
挖樹坑 移栽前一個星期左右應將新栽地的樹坑挖好,預挖樹坑直徑要比移栽樹的包裝直徑大1米左右,高度與移栽包裝高度水平即可。挖出的表層土和下層土分開放置,把土攤開晾晒,同時將土中的磚頭、瓦塊等雜質清理乾淨。再按10∶1配合比(土為10份)拌入硫酸亞鐵,這樣增加了土壤的酸度,又對土壤進行了消毒,同時增強了肥力。
修剪 大桂花的修剪是移栽成活的關鍵之一。因大桂花萌櫱能力不強,所以截幹、截枝是不可取的。只能修剪桂花的葉片,用剪刀剪下葉片,留下葉柄,保護腋芽,保留原樹葉數量的三分之一。這樣既可減少水分的蒸發,又保留原樹冠的美觀。
三、起苗與運輸
起苗 大桂花的移栽用硬包裝最好。對要移栽的大桂花樹要提前一星期澆一次透水,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夠的水分。這樣易挖掘成球,不會因土壤過幹而致使土球散開。土球直徑應是植株地上1米高度冠幅直徑的6至8倍,高度是土球直徑的70%,有條件的挖大更好。開挖時要除去樹幹基部表層土,按要求的直徑挖成正四方梯形,下口直徑是上口直徑的1/3,所挖土球的直徑比模板直徑大5至10釐米(以便用模板拉緊土球)。在挖土球的同時把模板、穿絲(鋼筋套絲做成)、鐵絲等準備好,以備土球挖好後及時包裝。挖土球對需斷除的大根要用手鋸鋸斷,不要用其他工具劈砍,根的斷面用硫磺粉和ABT生根劑按3∶2的比例調成糊狀進行處理。土球挖好迅速把模板扣上,用穿絲拉緊,樹幹用草繩包裝好後吊裝。
春季桂花移栽修剪有訣竅,苗場老農親傳經驗,來年花多枝密長勢好
運輸 大桂花吊裝到車輛上要直立放置,土球四周用編織袋裝原土(挖土球的老土)扎死,樹冠用塑料膜裹嚴紮緊,防止運輸過程中移動搖擺。
四、栽植及後期管理
栽植 栽植前要對預先挖好的樹坑用運輸桂花樹帶回的原土回填土10至15釐米。因桂花樹不耐水淹,所以栽植的桂花深度要比原地面高出10至15釐米。首先吊下桂花樹按原來生長的朝向放好,然後在樹坑的四個角各放入塑料管一條,樹坑填完土後增加根部透氣性。再按順序把模板去掉的同時回填土到土球高度的1/3,緊貼土球的周圍填原土,填一層踏實一層,防止土球破裂。樹坑全部填完踏實,圍堰,打支撐,澆第一次透水。
後期管理 一是距第一次澆水3至4天再澆一次透水。二是待水全部陰乾後,把原來樹坑周圍剩餘的土圍在樹根的周圍,形成中間高四周低的土堆,這樣桂花樹不會因積水而被淹死。三是來年春天一定要澆一次開春水。四是在平均溫度20℃左右用磷酸二氫鉀和殺菌劑(多菌靈等)的混合液每隔半月噴灑一次樹葉、樹枝。既給桂花樹實施了葉面追肥,又起到了殺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