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滴水觀音有毒,有人還養它(附滴水觀音盆栽養植攻略)
滴水觀音,大家並不陌生,對其有毒的特性更是瞭解,其汁液以及滴出的水均有毒,面板接觸會出現瘙癢的症狀。那麼既然有毒,那就不養了吧,不是的,有不少花友卻十分喜愛。
原因其實很簡單,滴水觀音,是一種非常值得養的觀葉盆栽,具有四季常青,長勢快,易養護等優點,只要在養護過程中叮囑家裡的小孩不要去誤食、有過敏體質的不接觸其葉就可以了!而且滴水觀音還有「志同道合、誠意、有意思、內蘊清秀」的花語!接下來我們說說這滴水觀音的屬性。
推薦養植指數★★
滴水觀音(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又名佛手蓮等,臺灣地區稱姑婆芋,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由於其在空氣溫暖潮溼、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便會從葉尖端或葉邊緣向下滴水,而且開的花像觀音,因此稱之為滴水觀音。
【生產習性】
滴水觀音生長溫度為20-30℃,最低可耐8℃低溫,冬季室溫不可低於5℃,夏季高溫時只要保持土壤潮溼、經常噴水、遮陰仍能正常生長。滴水觀音是熱帶雨林的林下植物,故其生長需高溼度,散射光才好。最好放置在既能遮陰又可通風的環境中。
【滴水觀音盆載養植攻略】
[水培]
水培滴水觀音可用洗根法將土栽植株改為水培植株,在洗根時應小心清洗,盡請不要損傷塊莖和根系,同時應剪去爛根和已老化的根系。若塊莖無根,則應先放廕庇處晾2~3天,待傷口乾燥後再浸入水中,2~3天后便可見新根冒出。
水培初期應2~3天換一次水,水深以浸沒根系的2/3為宜,周後便能長出新根,3周後 待水培植株適應了水培環境後,再改為營養液培養。其後,約個月左右換一次營養液。
[土培]
1、基質準備
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國產泥炭、2∶2∶1塘泥、泥炭土、粗沙的混合土加少量漚透的餅肥混合配製的營養土栽培,將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
2、上盆
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2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大盆栽一般用為20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4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鬆緊適中,裝至杯子8分滿,2-3株/盆。
3、噴水
滴水觀音特別喜溼,生長季節不僅要求盆土潮溼,而且要求空氣溼度不低於60%。夏季高溫時要加強噴水,為其創造一個相對涼爽溼潤的環境,置放於室內空調大廳中的,既要保證盆土溼潤,又要不時給葉面噴水。若冬季室溫不能達到15℃時應控制澆水,否則易導致植株爛根,一般情況下每週噴1次溫水即可保持其葉色濃綠。
4、施肥
有毒的滴水觀音,冬季如何在室內養?5點做好後,葉綠苗壯很安全
滴水觀音比較喜肥,3至10月應每隔半月追施1次液體肥料,其中氮元素比例可適當增高,如能加入一點硫酸亞鐵更好 這樣葉片會長的大如荷葉、光潔可人。溫度低於15℃時應停止施肥。
5、修剪
因為滴水觀音是觀葉植物,在種植養護不當的情況下,最大的葉片會出現發黃、乾枯的現象,此時應連同莖部一起用刀削掉,不然會影響其他葉子的生長和觀賞性。
6、換盆
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河沙加少量漚透的餅肥混合配製的營養土栽培,另也可水培,但要注意防爛根和新增營養液。通常每年春季換盆1次,可每月鬆土1次保持盆土處於通透良好的狀態。
點選右邊來看☞一花即春,更況百花乎?
注:為保證盆栽及綠植知識的正確性,即日起本平臺接受廣大網友投稿。您可以把盆栽及綠植的相關心得或知識日記等發稿至郵箱:[email protected]。一經採納,您的稿件或見解將直髮至本平臺,謝謝!
宣告:盆栽及綠植知識整理於相關書籍或網路,轉發本文請註明來自[盆栽小棧]頭條號,謝謝。讓我們共同成長,分享綠植知識,傳授盆栽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