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黃荊如何製作優美盆景,還有哪些作用,你真正瞭解嗎?


題主你好,黃荊農村很多地方將它作為柴火來用,但其實是製作盆景的優良素材,植株可以作為中草藥,具體的藥理習性,可參考一些百科知識,如果真的用來做藥,最好還是聽聽專業的醫生建議,這裡不做贅述。

黃荊的相關文獻

黃荊生命力頑強之極,幾乎可用雜草來形容,即使是風化的樹頭仍能發出新芽來,因其龜裂的樹皮與風化後的老態,猶如春風吹又生的意境,這些年來愈發受到盆友們的喜愛。

黃荊疙瘩可以說是最能表現黃荊盆景的一大特色,加上其自身的舍利乾麵、葉形,花也漂亮,易於栽培,且素材易得,對新手盆友來說是非常友好的,雖然黃荊的枝節比較長,葉子普遍偏大大,但瑕不掩瑜,仍是盆景的極佳素材。

種養簡單

黃荊栽培的難度可以說是很低的,黃荊可以粗放式的管理,不分大小都易成活,而且資源素材也多,製作盆景可挑選樁型蒼古的老樁來培育。

一般下山樁就可以直接上盆覆沙土高培,將葉片摘除,養樁期間適當遮蔭,用散射光養護,噴水保溼,很快就能發芽;如果有生根粉,裸樁用生根粉浸泡後再栽種,可以提高發根成活率。

未萌芽老樁處理技巧:黃荊的老樁有的時候會很長時間不萌芽,只要樹皮呈青綠色未脫水,可以把它挖出來重新泡水,用純沙土高培套袋養護,還是有很大的機率能活。等長芽之後再逐步去沙土,翌年開春發芽就證明黃荊真的成活了,此時就可以上盆栽種。

  • 下面和盆友們分享的是2株十年以上的黃荊盆景的一些創作方法與思路

作品1

素材背景:這株是十幾年的黃荊了,作者一直沒有特別仔細的去照顧過它,但黃荊的生命就是頑強,一直也死不了。是時候對它進行換盆了。

植株狀態、換盆時間:換盆的作業在春芽萌發的時候進行的,背面已經有鮮苔爬上去了。

盆器的選擇:對盆景脫盆、洗根之後,找了三個不同樣式的盆器。

  • 首先選擇的第一個盆器是淺足盆,它的大小剛剛好,整體來講還是比較喜歡的,但盆土裝不下多少,如果植株栽種進去,怕對樹勢影響過大,黃荊種進去估計會活的很慘。

  • 然後第二個盆器是屬於三足盆,整體的器型復古,造型挺別緻的,不過因為黃荊小品素材本身就不是很大,裝配上去之後,盆腳顯得太高了,喧賓奪主。

  • 最終決定選擇第三個盆器,因為第三個盆讓盆樹的主體有了流向,並且紫砂圓盆的透氣性極佳、容量較大,盆土可裝的比較多,就選它了。

  • 換盆作業的過程與其它盆景換盆作業的過程步驟是一樣的,這裡就不做贅述了,若有新手盆友不瞭解盆景換盆作業的步驟過程,可以在集匠坊的往期文章內找到,或是留言我會給您解答。

土壤狀態:由於一時沒找到沙土,黃荊對盆土的選擇也不會太嚴,只要盆土疏鬆透氣基本上就能很好的生長,這裡選擇的是赤玉土作為基質進行了換盆栽種的作業。

換盆的同時將背面的青苔一併清除,露出的幹身上佈滿了細細的根,澆透水之後的狀態非常健康,葉性也得到了最佳的展現。

舍利乾的展現:天然的舍利和抽生的新枝葉在同一件作品裡,這是展現盆景裡枯榮共存的最佳姿態。

塗抹癒合劑前1

塗抹癒合劑前2

塗抹癒合劑前3

塗抹癒合劑:當下換盆的時候對樹身進行了簡單的清洗,洗刷的時候洗掉了一些枯乾部分,為了讓枯榮共生的這種意境更好的展現,上盆4-5天之後,對其塗上了給它塗上石灰硫磺合劑,一來防腐,二來讓枯乾部分的白更好加明顯。

塗抹癒合劑後植株狀態1

塗抹癒合劑後植株狀態2

塗抹癒合劑後植株狀態3

塗抹癒合劑後植株狀態4

塗抹癒合劑後植株狀態5

塗抹癒合劑後植株狀態6

注意要點:關於石灰硫磺合劑在做舍利乾的塗刷時,不一定會馬上就到達理想的顏色效果,有的石灰比例高,整體上塗刷之後越灰,但如果希望顏色更白一些,可以過段時日再塗刷一次,反覆幾次也會越塗越白,但作業的時候需要注意,要儘量避免它們流到盆土中。

作品2

求精:黃荊的養護方式非常的簡單,基本上真的「很難養死」,但要做成相對精緻的盆景,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這株黃荊小品是用山採的老樁培育十多年的,極具歲月感。

黃荊天生的「大疙瘩」都是最近幾年才漸興漸濃,大多數人在培養的時候偏注重疙瘩、舍利乾麵,往往忽視了盆景枝託部分的造型,或者說缺少枝託造型的意識,這種顧此失彼的狀況下,做成的黃荊盆景往往價值不高。

細瘦亦可玩:世事無絕對,玩樁的人有時候常會陷入到「細瘦不可玩」的這種觀念中,對一些細小素材棄之不理,但作者在對這株老樁把玩的時候就打破了這種固有的思維,自然樹勢在右邊,欲右先左,左邊的幾個小枝對整個盆景的樹勢起到了均衡的作用,頂枝偏右,用來表現了右邊的生長空間比左邊好,右邊更有利於此樹,此環境生長,所以,頂枝自然偏向右邊。

這種連桿式的叢林型盆景配上淺圓盆,看起來隨意性自然,動勢走向也得到很好的照顧,動與靜的畫面感十足,讓盆對樹的襯托到位,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架構。

隨著歲月流失,幹身的木質部也慢慢腐蝕,逐漸流失。十餘年來,從整塊完整的樹身,漸漸就中空了,在樹身上留下的只有水線在紀錄著早先風光時的輪廓。

目下,其實也已爛無可爛了,堪稱「仙風道骨」,還望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