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養殖技巧:黃荊盆景的製作與養護經驗

在眾多盆景素材裡面,黃荊是分佈最廣而且最容易成型的優美素材之一,在田野經常可以採挖到株型古樸、虯曲蒼勁的黃荊老樁,即便是盆景新手,也可以依靠天然造型進行簡單修剪蟠扎,從而在很短週期時間內製作出一盆精緻的盆景作品,因而受到廣大盆景愛好者的喜愛和青睞。

黃荊(學名:Vitex negundo L.),又名黃荊子、黃金子、黃荊條、荊條、布荊、牡荊、土常山、五指柑、土常山等等,是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葉具有特殊的氣味;小枝四稜形,灰白色,密被細絨毛;掌狀複葉對生,具長柄,小葉橢圓狀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圓錐花序頂生,小花淡紫色或灰白色;核果近球形;4-6月開花,7-10月結果。

黃荊在我國分佈廣泛,主要產長江以南各省,少數種類向西北經秦嶺至西藏高原,向東北經華北至遼寧等地分佈,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同屬植物約有250種,我國有14種,7變種,3變型,其中常見品種及變種有黃荊、牡荊、荊條、小葉荊等。

黃荊是著名的中藥材,具有祛風祛痰,鎮咳行氣,止痛安眠等藥效,然而應用最多的則是園林栽培和盆景製作。黃荊株型古樸,根系膨大,枝葉扶疏,淡雅秀麗,尤其是黃荊的根幹,由於多生長在貧瘠的山石坡地,受自然環境影響,或虯曲多姿,或枯朽斑駁,或崆峒嶙峋,極富變化。在田野經常可以找尋到奇特古雅的精美盆景素材,這是其他樹種所無法比擬的。

黃荊樹樁,適宜製作多種盆景造型,如斜乾式曲乾式、臥乾式、、雙乾式、懸崖式、臨水式、提根式、附石式、象形式、自然式等等,其中以提根式和象形以及自然式居多。可根據樹樁的具體形態,千變萬化,各不相同。

黃荊耐貧瘠,適應性強,成活率高,採挖黃荊,一年四季皆可進行,然而一般多在春季採挖,成活率最高。黃荊材質緻密,不容易失水,根系發達,裸根成活率較高,然而有條件還是最好帶點原宿土,這樣可以提高成活率。

黃荊的適應性很強,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然而不耐積水,栽植黃荊,以質地疏鬆、透水性好的腐殖質土為佳。黃荊的「養胚」可用純砂土,也可用腐殖土混合沙土進行栽培,從實際經驗來看,建議採取「淺栽高圍」的方式進行養護,這樣,既可以提高成活率,又可以節省養胚上盆步驟,還可以為逐步提根露爪打下基礎。

上盆前,首先對素材進行修剪整理,修剪時要因材取勢,仔細審視,確定盆景大致造型模式,然後保留有用枝條,去除過密枝和無用枝,不保留葉片;對根部處理時,剪除傷根和過長的根,儘量保留鬚根和毛細根,並注意剪口的平滑,然後塗抹癒合劑或者硫磺粉處理剪口。

黃荊若是下山很快上盆,完全不必用生根粉或者清水浸泡,若是時間過長,就需要用清水浸泡,或適當新增生根粉,一般浸泡半個小時即可,脫水嚴重適當延長浸泡時間。

栽植黃荊,多用紫砂盆或瓦盆,儘量不要用瓷盆之類不透氣的盆體。然後淺栽高圍,土壤儘量超過原來根系部位,將土壤和根系結合緊密,適當按壓,最後澆定根水,然後噴溼枝幹,套袋保溼或者用保鮮膜包裹,放在無直射陽光處養護一週後,再移到避風向陽處。

黃荊的澆水,下山樁因為套袋保溼,因此儘量不要頻繁澆水,若是土壤乾燥則可以補充水分,出芽後,逐步開啟保溼措施,或者用針扎孔,通風煉苗,使樹樁對外界逐漸適應程,等植株活穩枝葉繁茂後再完全去掉保溼措施。

黃荊的蟠扎要注意,黃荊枝條比較脆硬,因此不要等枝幹粗了再去蟠扎,而是第一年生枝條就需要進行處理;另外黃荊的萌芽較少,因此儘可能多的保留芽點和枝條,等生長正常後進行適當保留和修剪。若是在需要位置沒有芽點,可以採取用吲哚乙酸塗抹的方式誘導產生芽點。

黃荊枝條老枝較脆,嫩枝較軟,因此多采取摘頂抹芽方式進行修剪,控制長勢。黃荊的修剪多在冬季落葉後,進行一次大的整形,使枝條分佈合理,使其顯現出虯曲多姿、鋼骨鐵爪的寒樹型姿態。

黃荊的葉片縮小,可以採取「脫葉換錦」方式進行,一般是進行參展或者已經初具盆景造型規模,在冬季在生長期進行摘葉,摘葉後加強水肥管理,不久就會長出鮮嫩可愛,細小質厚的新葉。若是在培養期,筆者不建議進行摘葉,因其為這樣反而適得其反,抑制黃荊生長,使得過度很難形成,枝條不宜長粗。

黃荊極耐貧瘠,不過要想使得盆景成型快,適當的施肥還是必須的,施肥可用餅肥水或者磷酸二氫鉀,薄肥勤施,在生長期一般每半個月一次,冬季停肥。

以上就是筆者關於黃荊盆景製作與養護的一點經驗心得,如有不到之處,敬請諸位花友盆友們批評指正,謝謝!

轉載自:易花得木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