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古往今來壞女人那麼多,但為什麼潘金蓮的形象那麼經典?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與《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在《水滸傳》中,潘金蓮只是一個殺夫淫婦的形象,形象相對比較單調。但是在《金瓶梅》中,潘金蓮表現了自己的多樣性,更加立體、更加豐滿。對待武大郎,她是一種厭惡的表情;對待武松,則是愛慕的表情;愛慕武松未果,她則把感情都放在了西門慶身上,為了爭寵西門慶,她不惜戕害李瓶兒、逼死宋惠蓮,手上沾上了累累血跡。

潘金蓮「第一淫婦」在中國文學人物中無出其右。但潘金蓮又是個複雜的人物,她漂亮、聰明、識文斷字、多才多藝,她在那個女人是附庸的家庭和社會中要自保、要上位、要爭寵、要奪權,就無所不用其極,手段未免毒辣,用心未免殘忍,以至於不惜奪去武大郎、宋蕙蓮、官哥、李瓶兒四條人命,以鞏固她的地位。但在《金瓶梅》的幾個女人中,她的結局也最為悽慘,被武松一刀結束性命,還被挖出五臟六腑,最後晾屍於街頭。

潘金蓮是一個早熟的女子,也是一個始終被情慾折磨的女子,這點在她從十二三歲就愛穿「扣身衫子」、「描眉畫眼,傅粉施朱」、「做張做致,喬模喬樣」就能看得出來。其後被張大戶收用,爾後又轉送給武大郎,情慾得不到滿足。在這種折磨之下,紅杏出牆只是早晚的事,而不管這個人是西門慶還是東門慶。為了滿足情慾,她不惜勾引武松;為了滿足情慾,她不惜謀害武大郎。在她嫁入西門府之後,仍受不了長期的閒置和得不到滿足,這點我們從西門慶娶回金蓮後拋下不管又接著流連妓院、潘金蓮耐不住寂寞搭上小廝琴童就能看出來。

如果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去論證,潘金蓮可能真有超強性丨欲的特徵,她需要不斷有男人才能滿足,這種生理特徵決定了她後來做的那些事都是以此為指向的。用孫雪娥評價她的話說,就是:「淫婦說起來,比養漢老婆還浪,一夜沒漢子也不成的。背地乾的那繭兒,人幹不出來,她幹出來。」正是潘金蓮人物的複雜性,使得這個形象更加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