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答案
有人的地方就有貧富差距,特別是在農村,人們互相居住在一個比較密閉的村落環境中,並且人們之間的往來關係特別密切,所以總是會對比互相之間的生活狀態,而可以判斷貧富差距的標準很多,所以人們在常年生活和觀察總結中發現,一些外在的東西並不能代表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而勞動力確實左右一個家庭創造財富多少的有力支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門前有馬非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
門前有馬非為富:在古代社會,農民下地幹活,日常運輸代步都需要一些動物的幫助,但是那個年代一般家庭都養不起任何牲畜,田間地頭的農活只能由人力來完成,偶爾有家庭光景稍微好一些的農戶能養起騾子或驢就不錯了,如果一戶人家要是能養起一批高頭大馬來幫助運輸代步或出行,那證明是很有實力的家庭了。馬成為了家庭財富的象徵,那為什麼還說有馬非為富呢。
這個主要是因為人們以前都有「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的說法,本身養馬就要花掉大量的費用來養育,同時牲畜會因為各種問題而導致死亡,所以不能判斷一個人家有能力養一匹馬就認為這是個富裕家庭。
家裡有人不算窮:是說家裡暫時看起來是比較貧窮的,但是隻要是人有努力上進的態度,家裡勞動力人口還比較多的話,這樣的家庭是一定會過好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了解,有一些家庭因為孩子人口比較多,往往生活過的很困難,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人口多的家庭中,有一個半個的有點出息,就能帶動整個家庭的生活狀態,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 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說有人就不算窮,這裡的有人可以理解為人口比較多。
再有一種理解可以解釋為一個家庭的外部榮耀和內在兩種財富,很多農村家庭看似門口停著一輛好車,但是可能這輛車是借錢貸款買來的,需要日後不斷地投入各種油錢和養護費用。而這樣的家庭相比於一些普通人家,雖然外表沒有那麼光鮮,但是一家人卻不斷努力賺錢積累財富,看似很不起眼的家庭,但是積蓄卻非常驚人。
所以這句俗語是要告訴人們不能只看事物的表象,要看事物的內在和努力以及今後長遠的發展。暫時的貧困只要有努力上進的信心就一定會改變。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什麼意思?大家認為這個說法有道理嗎?歡迎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