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樹進宅,家敗人散」,具體哪「五樹」,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家敗人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對於俗語的認知,或許很多人同筆者一樣,在兒時記事時就有耳聞。的確,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裡,父母忙於生計每天在田地裡勞作,而看護孩子的任務也就成了爺爺奶奶的必學課了。對於老人來說,他們更喜愛聚集,午後陽光西下,他們會拿著馬紮,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去村口的樹下與同齡人交談,期間少不了面紅耳赤的爭論,也少不了談古論今,講述農村的風土人情,而這俗語也是老人們的「拿手好戲」,這也成了老人們之間「相互鬥法」的由頭,而這句俗語「五樹進宅,家敗人散」也成了不少人討論的話題,那麼這句俗語啥意思,有道理嗎?具體又指的哪「五樹」呢?
農村俗語說「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是什麼意思?

俗語流傳至今,源於其通俗性以及趣味性,當然,有些俗語還蘊含著很多哲理故事,這與傳統的詩詞歌賦有顯著的不同,它們更具人文性,也更具地域性!這句俗語「五樹進宅,家敗人散」,從字面上看是具有訓誡性的,大致含義是說,家裡最好不要種植五種樹木,否則會帶來不好的預示!
在筆者的家鄉,老人們認為這五種樹分別是「松樹、桑樹、柏樹、梨樹、槐樹」,當然,有些人也會認為,柳樹和楊樹也應該在其中。具體我們簡單的分析下,為啥有這種說法吧!

首先,對於「松樹、柏樹」來說,在農村老人看來,松柏喜歡生存在陰涼的環境中,四季常青,因此,在墳地多有栽種!自然這類樹木不願種植在「生人」生活的地方,認為是不吉利的!
其次、桑樹、柳樹。俗話說「前不栽桑,後不插柳」,在農村老人們看來,大門是家庭住址最為重要的,每年除夕之時,我們都會在大門正對面貼上「出門見喜」,也是希望寓意美好。而桑樹的「桑」字與喪葬的「喪」同音,而柳樹的柳木在農村喪葬習俗中,多是「哀杖」的原料,因此,老人們認為不好,自然也被拒之門外了!

第三、梨樹、槐樹。梨樹比較好理解,古有「孔融讓梨」的典故,卻沒有「分梨」的說法,這也是因為「梨」與「離」同音的緣故。而槐樹,在老人們看來,這種樹木很容易有小蟲子落下,比如說毛毛蟲之類的,影響家人的生活,因而也不喜歡!

當然,在這「五樹」之外,我們說了柳樹,其實楊樹很多老人也不待見!俗話說「院中不栽鬼拍手」,所謂的「鬼拍手」指的就是楊樹。這源於,楊樹在微風吹動下,會產生沙沙的聲響,容易影響家人的休息,起夜時會害怕,自然也被拒之門外了!
綜上所述,在農村,俗話說「五樹進宅,家敗人散」,其實是一種唯心的思維,在農村人們「趨吉避害」的思維下的一種延續,並沒有科學性,這實在是對這些樹有些不公!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