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為什麼要住小屋子?
答案
先來分析「富不住大屋」。
這是農村俗語,我們就按照農村以前富人的生活方式來敘述。
過去,富有的人,在沒有割據地盤成為地主之前,他們與窮苦人一樣,在住房上沒有太大的選擇性。並且,過去烽煙四起、連年戰亂、土匪橫行;即便是富人,他們在當時也尋覓不到安居樂業的地方。
如此一來,富人選不了合適的地方居住,與窮苦人一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麼,富人的錢怎麼辦呢?因為,在久遠的年代裡,大多使用的是銀子或銅錢,銀兩多了、重量重了帶著不方便呀!
於是,富人隨著遷徙大軍,在逃難的過程中,就暗中找個隱藏的地方,把銀兩埋上並作好記號。待世道稍稍平息之後,富人又才把銀兩刨出來,找個有風水的地方「安營紮寨」。
由此推斷,富人不是不想住大屋;而是由於當時的世道凶險,環境惡劣。那年頭,不要說富人找不到修建大屋的地方,就算建起了大屋,富人居住著也不安身呀!
何況那些年月,土匪橫行霸道,富人裝窮都嫌慢了,哪還敢彰顯自己的財富?由此,古人講的「財不露白」,就是這個道理。
接下來談一談「窮不行遠路」。
談及此句話,我們就好理解多了。就拿當今的人們來說,人一旦沒有錢,敢出遠門嗎?敢遊遍全中國和世界各地嗎?想行遠路,沒有錢寸步難行啊!
在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過去的窮人,天天在逃難,那不是行遠路那叫啥?那麼,我們就得結合過去的情景來說話。
以前的窮人逃難,是指窮人逃到哪裡,就短暫的在哪裡停留,過著討飯的日子。這種情況不是遠行,而是一種無奈的逃亡生涯。
由此,也可以判斷出,當年的窮人也很想遠行;並且,還想遠行到一個遙遠而又幸福的地方過日子。由於那年頭的天下,烏鴉一般的黑,窮人走到哪裡都是一個樣,還不如走到哪裡,就在哪裡歇息。在這種困窘之下,窮人哪還有遠行的念頭?
最後,來回答:為什麼要住小屋子?
因為,過去的富人,如果修建了大屋,一旦遭遇戰亂,丟了大屋可惜呀!還不如隨便起幢小屋來居住。在丟了小屋不足為惜的同時,還可以逃過生死一劫和保住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