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哪些植物的葉子可以用來包粽子?
答案
首先,只要是無毒、足夠大、夠結實,就可以包粽子,當然有各種清香就更好了。
一、最常見的粽葉是箬竹葉,最常見的是箬竹本尊,當然箬竹屬的多種其它植物也可以替代。包出來的粽子葉是最常見的粽子。同屬於禾本科的蘆葦也是最常用的粽葉提供者,蘆葦葉比箬竹葉稍微小一些,但同樣好用。
粽子大概也就是正常的樣子,比正常的大粽子小一些,同一個粽子可能會用更多的葉子。
二、禾本科的毛竹及其它大型竹子也可以用來包粽子,最常用的部分是竹筍皮,也有用竹筍葉甚至竹筒做粽子的(雖然好像後者更常被叫做竹筒飯)。
另,竹筍皮包出來的粽子是豹紋的哦~
三、禾本科的玉米(Zea mays)也可以用來包粽子,巨大玉米葉不失為一種好選擇,而玉米皮,由於取材方便,受到了更多的親睞。當然,其實玉米葉包出來的粽子不一定有名份,苞谷粑、丹稜凍粑貌似用得更多一些。
禾本科的這幾種植物基本上覆蓋了大江南北,而有一些地方特有的粽葉,也很有特色。
四、北方的典型代表是槲樹(Quercus dentata)葉,它們的樹葉個兒大,雖然邊緣比較崎嶇,但是絲毫不影響包裹的過程。
由於葉子的外形,包出來的粽子也經常不是四面體狀的,而是柱狀,或者典型的炸藥包形。
五、而我國南方因為物種多樣性更豐富、熱帶植物有更多大葉子,所以選擇更多。
1、例如芭蕉科的芭蕉(Musa basjoo)就是其中的一種,巨大的葉子。
芭蕉葉子因為又大柔韌性又好,所以把粽子包成什麼樣都無壓力,柱狀、炸藥包都行。一定要做成四面體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除了粽子四面體原教旨主義者,沒必要費這個力啦。
2、美人蕉科的美人蕉(Canna indica)葉也有芭蕉葉類似的質感,因此也是不錯的材料;包成的粽子也是與芭蕉粽類似的質感。
3、竹芋科的柊葉(Phrynium capitatum)也是常用的包裹材料;包出來的叫做裹蒸,金字塔形而非四面體,但是我依然堅持認為它是大型粽子;
4、露兜樹科的露兜樹(Pandanus utilis)葉子也可以用來包粽子;包出來的粽子叫蘆兜粽,中山名產,很大很過癮哦,外形也符合要求呢;
5、別忘了棕櫚科的椰子(Cocos nucifera)!雖然它長著羽狀複葉,但是把它們的單葉截成段後包粽子無壓力呢,椰子樹大家應該也很熟悉;由於形狀的限制,包成的粽子以棍形居多;
6、此外,西南也有用姜科植物砂仁(Amomum villosum)葉做粽子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