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如何防治西瓜、黃瓜和南瓜等瓜類的病毒病症狀?有什麼規律?


瓜類病毒病是近些年瓜類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也直接影響著瓜類生產的產量和質量。不同瓜類的病毒病的發病規律都基本一致,在防治上應採取綜合的防治措施。

先來了解一下,瓜類病毒病的發病規律

在我們瓜類作物的生產中,瓜類病毒病種類有很多種,但它們的發病規律基本一致。它們可以在宿根性雜草、蔬菜、花卉或灌木等上面進行越冬,有些還可隱藏在種子上,成為下次侵染的毒源。待條件適宜,這些病毒可通過蚜蟲、葉蟬、白粉蝨等媒介在田間進行傳播,種子帶毒的可通過種子直接侵染傳播,有些還可通過農事勞作、大風等進行病毒傳播。高溫、乾旱的天氣,水肥缺乏,雜草叢生的環境有助於病害的發展和蔓延。

再來了解一下,瓜類病毒病的症狀

瓜類感染病毒病後,既有共同的特徵,又有各自不同的地方。

  • 其相同的特徵是,瓜類感染病毒病初期,其葉片出現明脈,之後逐漸發展成深綠與淺綠相間的花葉,並出現凹凸不平的凸起,嚴重發病時瓜類葉片變得細小狹長、皺縮矮化,植株不結瓜或果實出現畸形。

但是,不同瓜類感染病毒病後,其症狀還有不同的地方。下面就以題主提到的西瓜、黃瓜、南瓜為例,進行介紹。

  • 西瓜發生病毒病,主要分為花葉和蕨葉兩類。花葉型別的,西瓜新葉會首先出現褪綠斑點,之後逐漸擴大呈斑駁花葉,葉面凹凸不平,變小畸形,植株的頂端出現短縮矮化特徵,不結果或結果少且有褪綠病斑。蕨葉型別的表現出新葉狹長、皺縮畸形、花器出現不育現象,因此較難以坐果,即使形成果實也是畸形果,表面形成綠色不一致的相見病斑且有突起。
  • 黃瓜感染病毒,初期子葉會出現枯萎,幼葉出現綠色深淺不一的花葉。成株期發病,新葉黃綠,嚴重時葉片向上捲曲,植株下部的葉片逐漸發黃枯萎。黃瓜瓜條發病,表現出綠色深淺不一的斑塊,瓜面凹凸不平。嚴重的植株,節間短縮,簇生小葉,不結瓜直至枯萎死亡。
  • 南瓜病毒病發病時葉面出現黃斑或花葉,嚴重時葉片凹凸不平,鄒縮變形,一般新葉發病較重。嚴重者莖基部或頂葉出現扭曲矮縮,果實會出現褪綠症狀。

那麼,瓜類病毒病該如何防治呢?

在瓜類病毒病的防治上應採取綜合的防治措施,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1. 選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種。如黃瓜品種津研7號,西瓜品種慶發12號,西葫蘆品種天津25等對病毒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2. 播種前用60度溫水進行浸種處理10分鐘,之後移入冷水浸泡一天,之後再進行催芽待播。
  3. 瓜類作物忌重茬連作,可與玉米、高粱進行間做,可有效減輕病毒病的為害。
  4. 要提早育苗,在高溫前進入瓜果盛期,可減輕病害的發展。夏季育苗用紗網與薄膜進行遮光,也可有效阻隔蚜蟲等的傳毒危害,也可有效阻隔病毒傳播。
  5. 還要加強瓜類作物的田間管理,施足底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瓜類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和發病植株。前期發病初期發現病株及時清除並帶出田外深埋或者焚燒。田間整枝等農事作業時應把健康植株與病株分別進行,先進行健康植株,再進行感病植株。
  6. 田間及時防治蚜蟲等為害,在其遷飛之前,及時用藥防治,可噴施1500倍液的20%菊馬乳油或4000倍液的2.5%功夫乳油。
  7. 瓜類病毒病發病初期,可選用500倍液的20%病毒A可溼性粉劑或800倍液的1.5%植病靈乳劑進行防治,一般每週一次,需連續三至四次。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對問題「西瓜、黃瓜、南瓜等瓜類病毒病症狀有什麼規律?如何防治?」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到您。感謝閱讀,我是三農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