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秋天有的農村房前屋後的洋姜沒人挖,為啥洋姜沒人吃了呢?洋姜不好吃嗎?


洋姜作為農村常見的一種作物,向來是沒人在大田之內種植的,都是將其種植在一些田間地頭,房前屋後,尤其是一些溝渠邊角之地,種植上一些洋姜,讓其自由生長,很少進行打理,更沒有專門進行管理,洋姜雖然很少受到關愛,但由於自身的生長習性,適應性,很容易就生長出鬱鬱蔥蔥的一片,秋季花開似錦,深秋時節還會結出繁密的根莖,洋姜也被叫做鬼子姜,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屬的宿根性植物。

洋姜之所以被叫做鬼子姜,據傳是由小鬼子帶進來的,洋姜生命力極強,生長速度奇快,不擇土壤不擇環境的優勢,使洋姜迅速成為很多地區的主要作物,洋姜根據肥肥胖胖,跟我們的大姜十分的相像,但味道卻沒有絲毫的辛辣,反而是汁水豐盈,脆脆的,甜甜的口感,洋姜作為可食用根莖,過去一直是北方地區主要的秋冬之際食材,最主要的食用方法就是醃製鹹菜。

過去的深秋,苦霜降落之後,百草蕭瑟,洋姜地面部分也開始了枯萎,這個時候就到了刨洋姜的時候,順著洋姜的根部挖將下去,很容易就能夠獲得肥肥胖胖、諸多的洋姜,將洋姜洗乾淨之後,配上醬油、粗鹽、花椒等一些調料進行醃製,就是一個冬季的主要菜餚,每天早晚會從罐子裡面撈出一塊洋姜出來,細細的切成細絲之後,拌上麻油、醋攪拌均勻,味道脆爽,是一道很不錯的開胃下飯菜,也是很多人的最愛,好像冬季幾天不吃一次洋姜,好像缺少了點什麼似的。

洋姜這幾年確實是走了下坡路,很多時候,我們房前屋後的洋姜,即便成熟了,也沒人去採挖,任其自由的生長,洋姜也被叫做萬年髒,這跟洋姜的生命力是有扯不開的關係,我們刨洋姜的時候,即是撿的再仔細、刨的在細緻,但依然會有一些很小的莖塊遺留在土壤,來年春暖花開的時節,洋姜依然還會生長出一片片,繁衍速度奇快,這種怎麼挖也難以清除的習性,也被叫做萬年髒。

洋姜還是那麼的鮮美,味道還是那麼的脆爽,之所以洋姜不在受到像以前那麼的青睞,這跟我們的生活條件大幅度提高,有直接的關係,過去的北方地區冬季,蔬菜嚴重的匱乏,除了貯存大白菜,就是蘿蔔、洋姜了,可以食用的品類很少,不吃洋姜,冬季還能吃什麼呢?在沒有大棚種植的過去,很多耐貯存、能夠醃製的蔬菜,反而是十分的吃香、走俏。洋姜在過食用量很大,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現象。

隨著我們的菜籃子越來越豐富多彩,餐桌上可以選擇的蔬菜更是多種多樣,即便是在嚴寒的冬季,我們已然可以在菜市場選購新鮮的蔬菜,選擇性增多,品種的增強,口味的變化,洋姜這種除了醃製之外,其他食用方法不多的食材,被慢慢的拋棄,也是正常的現象,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變得嘴刁了等等原因,是有直接的關係,其實對於洋姜,還是很受大家喜愛的,寒冷的冬季,切上一碟細細的洋姜,那種濃郁的味道,才是農村的味道,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