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似姜非姜,是多用途的「寶藏」植物,掌握栽培技術要點獲高產


洋姜,學名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屬草本植物,原產北美洲,後來傳入中國。洋姜的外形與調味品生薑較為相似,但洋姜並不是姜。說到洋姜,最喜歡鮮脆爽口的醃洋姜,甜而不膩的開胃小菜,也有人不喜歡他的味道。洋姜除了醃製外,江西這邊還會用來炒肉,甚至有洋姜炒螺肉這種很有特色的菜,味道極好。

洋姜似姜非姜,是多用途的「寶藏」植物,掌握栽培技術要點獲高產

洋姜似姜非姜

一、洋姜的生長特點及用途

1、生長特點

洋姜的根系發達,適應性比較強,能耐旱,其根部有塊狀的地下莖及纖維狀根塊莖膨大可形成犁形、紡錘形或不規則瘤狀,塊莖上有很多芽眼,能萌發長成地上莖,莖直立,高1-3米,長有分枝,莖上被白色短糙毛或剛毛。5-10月份可以開花,花色金黃,像一朵朵松果菊一樣,若大片盛開時,也是一片金燦燦的花海。

洋姜似姜非姜,是多用途的「寶藏」植物,掌握栽培技術要點獲高產

洋芋能耐低溫,可在零下25-30℃的土壤中越冬,塊莖的芽眼在6-7℃即可發芽,幼苗能忍受0℃以上的低溫,因此洋姜可從南種到北,黑龍江省各地可在4月中下旬種植。洋芋塊莖的膨大大概在幼苗長出後60天左右開始,溫度、光照是影響塊莖形成的主要因素。

2、洋姜的用途

洋姜的塊莖富含澱粉、菊糖、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其中菊糖含量為12.95%。還含有酚酸和萜類等活性物質,具有開發藥用或保健食品的價值。

洋姜可製成美味的醃洋姜、洋姜炒肉,除此外,新鮮的洋姜還是一種天然的降糖食品,能促進糖分的分解,平衡體內脂肪,而且近來的研究表明洋姜對血糖有雙向調節作用。洋姜新鮮的莖、葉可作青貯飼料。

洋姜似姜非姜,是多用途的「寶藏」植物,掌握栽培技術要點獲高產

另外不得不提菊粉」,也叫菊糖,是一種天然果聚糖,具有低熱能且富含膳食纖維等特點,具有降血糖、促進礦物質吸收等作用。經過加工得到的菊粉也被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認可。

綜上,看起來很少被人關注的洋姜,其實是一種非常值得開發的「寶藏」植物。

二、洋姜栽培技術要點

1、選種,洋姜有野生小洋姜和選育的洋姜品種,要根據種植目的選用,作為自家食用可選野生小洋姜或當地的老品種,若是供給於市場,一般選擇優質、高產的選育洋姜品種較好。

2、選地與播種,洋姜的適應性很強,不過選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種植較好。整地可選用耕整、起壟機具,在整地時施用足夠的農家肥,在3月上旬-4月下旬播種,播種時主要將塊莖芽眼的位置向上,控好株行距,大概栽培2800-300株/畝。每隔2-3年換地種植,減少洋姜病害的發生。

洋姜似姜非姜,是多用途的「寶藏」植物,掌握栽培技術要點獲高產

3、中耕除草,洋姜露地栽培,一般在15天左右出苗,在苗期可根據田塊雜草發生情況適時中耕除草,能疏鬆土壤,促進洋姜苗生長,根系下生,塊莖的膨大,同時能防止倒伏。大面積栽培要注意追施苗肥培土。

4、合理管水,洋姜雖然耐旱,但生長也需要大量的水分,尤其是出苗期、開花期對水較為敏感,若出現土壤過於乾旱,要及時灌水保溼;在多雨的季節,要注意清溝排水,避免影響洋姜根系的生長。

5、防治病蟲害,洋姜的病蟲害很少,主要有地老虎螻蛄等地下蟲害,可選用辛硫磷進行防治。

6、適時收穫,洋姜一般在10-11月份進行採挖,一直到翌年春塊莖萌發前,採挖的地下莖可直接上市或用於製作醃洋姜。

特別提醒,栽種洋姜在種植、收穫環節需要較大的人力勞動,在當前農村勞動成本很高的情況下,要考慮清楚市場需求及經濟效益,不要弄不好能種好,難收穫、難出售。當然也可以汲取生薑、土豆種植在機械化方面的經驗,不少方面有相通之處。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相關搜尋

農村常見的植物「灰灰菜」
遊覽國家植物園——91.
果實還被稱為「植物燕窩」
南美「劇毒」植物入侵我國
植物風水界新貴-琴葉榕
肉妞技術帖之殺菌篇:
掌握病蟲害防治技巧:
單靠空氣就能活的植物
掌握植物對光照的需求
水培植物五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