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
答案
「寧可借屋停喪」,意思是說,當某人家裡發生了喪事,辦喪事時若地方不夠用,需要借用鄰居的地盤,作為鄰居,就成全人家吧。
因為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把仁義、忠孝看作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當一個家庭的老者去世後,兒女為死者張羅喪事,是一種盡孝,面對盡孝的人尋求幫助,若幫了他,那就是行善積德。
並且,人們常說「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當辦理喪事時,其它無關緊要的事情都要為喪事讓路,因為死人在此時是最尊貴的,他將與世界和親朋好友做最後的道別,讓他平安上路才是正事。
當穿白戴孝的孝子登門求助,他必定是沒有其它辦法了,大家都是鄉鄰鄉親,所以,在這時就要毫不猶豫幫助他渡過難關,同時也是為自己積攢口碑和人品。
「不可借屋成雙」,意思是說,不要隨便給那些成雙成對的男女借用房子讓他們居住,因為這樣做了,會帶來不必要的後果。
在古代交通極不發達的年代,普通老百姓出遠門時,主要依靠步行,要行走好長路程,消耗很長時間才能趕到目的地。所以,常常要備足乾糧,一邊趕路一邊充飢。遇到晚上,要麼找一座破廟過夜,要麼借宿民房,要麼咬咬牙花些銀子住客棧。
寺廟大多處在偏僻位置,留宿破廟可能會遇到猛獸攻擊,住客棧要花錢,所以,借宿民房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遇到借宿者,主人一般都會爽快答應,這是古代人約定俗成的規矩,沒準自己將來遇到同樣問題也會求人幫忙。
如果是成雙成對的借宿者,不是夫妻關係就是情人關係,孤男寡女住在一起,難免要行床笫之歡。行房事不但會弄髒主人的被褥,而且古人還認為,如果是連主人都沒有住過的新房,若讓孤男寡女先入住了,會給主人帶來晦氣。
所以,若遇到成雙成對的男女來借宿,主人要麼不肯,要麼準備兩間房子讓他們分開住。
另外,如果借宿者是手腳不乾淨的人,留他們住宿後,他們半夜做出偷雞摸狗的事,主人豈不是引狼入室嗎?
或者,借宿的男女是一對私奔者,會連累到主家,因為古代對私奔的懲罰相當嚴重,為私奔者提供藏匿之處,同樣會受到嚴厲懲罰。
因此,人們常常用「不可借屋成雙」來告誡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