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這4種思維誤區,養好蘭花並不難,淺談養蘭花的常見誤操作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蒐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例項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
引子
種植蘭花出現一些病蟲害,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家養蘭花的環境原因,很少(幾乎不可能)有人能做到完全無病蟲害感染。我們要做的是把出現問題的蘭花準確判斷,然後對症下藥加以整治。
然而,我在與蘭友交流時發現一些很普遍的問題,就是蘭友(特別是接觸蘭花不久)常常會誤判一些蘭花問題。其結果就是導致該治理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新生出更多的問題。好攝農夫總結了一下,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誤判的大概有這4種。

一、蘭花軟腐病是由澆水或淋雨導致的
蘭花軟腐病多見於梅雨季節,當然這是因為軟腐病菌喜歡高溫、高溼(悶溼)的環境,而梅雨季節比較適合這種病菌的滋生。有些蘭友發現蘭花只要一澆水,或者一噴霧就會有新苗軟腐。於是,就把蘭花軟腐病歸咎於是澆水或噴霧,造成一看到水就怕。甚至白白錯過澆水或噴霧保溼的最佳時機,導致蘭苗長勢不旺盛。
事實上,蘭花軟腐病首先得有病菌,然後有一個適合病菌滋生的環境。我常和蘭友打比方的是野生蘭花,梅雨季節野外的蘭花也沒有給它擋雨啊,一直在雨水滋潤中的野生蘭花,為何又很少得軟腐病呢?不要以為野外沒有病菌,在腐殖土中各種各樣的菌類都存在,只不過它們之間是相互制約的。

實際上野外蘭花少得軟腐病的原因,就是通風。因為軟腐病菌是厭氧型的,在通風非常好的環境下,空氣含氧量高,病菌的滋生能力就會大大減弱。此時土壤中其他的菌種就會抑制它,這與人體有些相似,人體中也是多菌種的,有益菌與有害菌相互制約,達到均衡人體就健康。
而蘭友所說的一澆水就軟腐,實則並非水之過,而是因為環境通風不暢。澆水後小環境的溼度加大了,此時若空氣含氧量不夠,就會導致軟腐病菌大量滋生,而抑制它的其他菌種卻不能同步,所以就造成蘭苗軟腐了。

二、蘭花空根是蚯蚓吃掉的
如果你的蘭花植料中有腐殖土,那麼很可能在翻時會看到有蚯蚓。其實,我也經常在翻盆時看到植料中的蚯蚓,我從不把它們丟掉或者清除,而是任由它們在原盆中生存。以前聽網友說,蚯蚓是會啃食蘭根的。蘭花盆土中發現蚯蚓,究竟會不會啃食蘭根?網友:不要擔心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它除了玻璃、塑膠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殖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真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

其實蚯蚓是不吃新鮮根系的,它們只會啃食已經腐爛的蘭根。而我們看到的蘭根空了,並不是蚯蚓啃掉的原因,而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導致蘭根腐爛,蚯蚓只是在做清道夫的工作。
不要小看這位勤勞的清道夫,如果不是它在幫我們清理盆土中的腐爛物,那麼盆土要不了多久就會惡化,將會導致更多的蘭根腐爛。所以說,蚯蚓其實是有功的,而很多蘭友卻歸罪於它,實在是不公平啊。

三、蘭花爛根是澆水過多的原因
這個問題以前我們也有講過,水多會導致蘭花爛根,其實這樣說不準確。水多隻是誘因,而非根本性的因素,所以不能將蘭花爛根也歸咎於水的問題。
蘭花的根系是肉質氣生根,它的生長離不開新鮮空氣的流通,所以我們才會特別配製蘭花植料。而配製植料的根本要素就是疏鬆透氣,只有在透氣的植料中,蘭根才會生長得更好。如果植料不夠疏鬆和透氣,那麼每次澆水後就可能會有積水,積水擠佔了盆土中的有限空氣,導致蘭根呼吸更差。

這樣蘭根就會憋死,然後積水環境又容易讓厭氧型的病菌滋生,所以蘭根就被腐爛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蘭根腐爛是因為植料的疏鬆透氣性不好,澆水只是加速了這種腐爛的來臨。其實,這樣的植料中,即使不澆水蘭根也不會健康地生長,遲早也是會腐爛的。

四、不開花是因為缺少肥料
蘭友在與我交流時常問,他的蘭花不會開花,是不是缺少了肥料呢?其實我在山上常常看到那些生長在貧瘠處的蘭花,蘭苗瘦弱而泛黃,但它們卻也能開花。雖然說蘭花的開花與否,與養分關係息息相關,但卻不是最關鍵的。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施肥(很多時候施肥比例不正確),而不考慮其他的因素,蘭花依然不會開花。

關係到蘭花孕蕾與開花最直接的因素大概有這幾點:
1、蘭苗的年齡,一般來說原生蘭苗少於4歲的不會開花。而分苗時如果分切過少的單苗,在當年也有可能不開花。
2、肥力的元素(非多少)比例,長期缺少磷鉀肥的蘭苗不容易開花。而磷鉀肥充裕只是缺少氮肥的蘭苗,雖然長勢不好看,但依然有開花的可能。

3、光照不夠的蘭花不開花,因為光合作用不僅是製造葉綠素,還可以刺激蘭株的生殖資訊。
4、環境溫差過小的蘭苗不容易開花,蘭花在孕蕾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環境溫差過小,蘭株就不能夠積累足夠的能量。這樣,蘭花就不能從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所以孕不出花苞。

總結:以上這4大點是蘭友們在養蘭花過程中,常常容易被誤判的。而誤判就會導致誤治,所以有些蘭友和我抱怨說,蘭花太難養了,怎麼操作好像都是錯誤的。其實是沒有弄清楚問題的真正原因,只有瞭解問題的真相,我們才不會被這些問題所累了。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侷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蒐羅社會一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