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很多花友在一開始養花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皮實耐養的植物,例如觀葉型的植物,黃金葛,吊蘭,富貴竹等,後面就開始選擇一些養護難度比較低的花卉,如月季,茉莉,太陽花等,隨著養花熱情越來越高,就會選擇養蘭,不過養蘭難度可不小,但是不少蘭友還是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雖然蘭花的養護難度比較大,但是它可以當做觀葉型植物,葉片翠綠飄逸,也別有一番風味,特別是當它開花的時候,花色淡雅,香氣卻非常濃郁,有種儒雅的感覺,所以自古以來,才有不少文人雅客都獨愛這遺世獨立的蘭花。

不過在這個夏季,不少蘭友都會比較煩惱,因為這個季節,蘭花很容易得兩腐病,很多蘭花,就是在這個季節走到生命終點,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和治療兩腐病呢,個人覺得,可以從這三方入手,只要避開這三誤區,就可以大大增強抵抗力,讓蘭花蹭蹭冒芽,開出燦爛的花朵。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誤區一:植料長期不更換

蘭花之所以會感染兩腐病,大都是因為土壤不透氣,潮溼導致的,所以想提土壤的透氣,植料的選擇非常重要,要選擇疏水透氣,但是又能保水保溼的植料,才有利於根系的生長,為了保證土壤的透氣性,會選擇大顆粒的基質,例如礫石,粗河沙,植金石等,想提高保水性,可以加些椰糠或泥炭。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植料選好後,我們也要注意更換土壤頻率,一般是2年更換一次,而且一旦發現澆水後,水分長久不能滲透,就必須換盆換土了,幹養根溼養葉,根系環境必須透氣,一旦積水就容易腐爛,所以土壤環境必須重視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誤區二:土壤鹼化溼度過低

很多蘭友在養護過程中,都會發現蘭花出現幹尖焦邊的情況,卻只是一味地給它澆水,但是造成這個情況,一般都是因為空氣溼度過低造成的,葉片失水,光合作用就會被削弱,而且後續還會出現髮捲的情況,如果置之不理,只是一味澆水,根系會腐爛,乾枯葉片也容易滋生細菌,造成黑腐。想提高溼度,但不能在高溫時間段,高溫高溼容易滋生細菌,讓葉肉軟化,對蘭花沒任何益處。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而且葉片發黃,和土壤的ph值也有關,蘭花喜歡酸性的腐殖土,一旦土壤偏鹼,蘭花的根系吸收養分的速率也會降低,特別是鐵離子在鹼性土壤中,也無法以遊離狀態存在,導致吸收受阻,蘭花黃葉的情況會更明顯,所以每隔半個月,最好澆灌一次硫酸亞鐵,維持蘭土的酸性,同時補充鐵元素。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誤區三:不通風不預防

蘭花之所以會得兩腐病,和環境的通風性也有關,如果周圍潮溼發悶,空氣不流通,細菌的滋生和繁殖速度會非常快,當蘭花長出新芽細根,在潮溼環境下,細菌就會馬上附著繁殖,吸食汁水導致葉片發黑發爛。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因此要保證蘭花的生長環境通風透氣,但蘭花植株太茂盛的時候,適當修剪或者分株,保證空氣流通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還要噴灑農藥,減少紅蜘蛛,蚧殼蟲等爬到蘭花葉片上繁殖,或者用洋蔥水,大蒜水等驅趕

蘭花易患兩腐病,避開這「三誤區」,野性足冒白根,開出層疊群花

總結:想避免蘭花得兩腐病,我們可以通過這三個方面去預防,同時,如果蘭花發現兩腐病,果斷修剪掉腐敗位置,真菌引起可以用多菌靈,細菌就用琥珀肥膠銅等,找到原因及時治療。平時保證土壤透氣,維持微酸狀態,周圍環境保持溼潤潮溼,後期定期修剪,做好預防,就可以讓蘭花健康生長,成功度夏,在40℃也能生機勃勃,開出層疊群花。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絡,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

相關搜尋

蘭花新苗要避開「3個坑」
3月白蘭花有「4個怕」
如何順利讓蘭花度夏呢?
養蘭花一定要會「澆水」
蘭花春化時能晒太陽嗎?
蘭花澆水傷折騰死蘭花?
蘭花長出花苞有「3怕」
我的蘭花得了什麼病嗎?
養蘭花新手該如何選擇?
家庭養蘭花的5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