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科學施肥:75.吊蘭安全高效施肥技術
吊蘭又稱垂盆草、掛蘭、吊蘭、蘭草、折鶴蘭、樹蕉瓜、倒吊蘭、土洋蔘、八葉蘭,原產於非洲南部,現我國各地廣泛栽培。

吊蘭
1.生長習性
吊蘭為百合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吊蘭性喜溫暖溼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不甚耐寒。不擇土壤,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
2.觀賞應用
吊蘭養殖容易,適應性強,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它葉片細長柔軟,從葉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夏季或其他季節溫度高時開小白花,花集中於垂下來的枝條的末端,花蕊呈黃色,內部小嫩葉有時呈紫色,可供盆栽觀賞。
3.盆栽吊蘭安全高效施肥
(1)盆栽營養土配製 吊蘭盆栽營養土可用腐葉土(或泥炭)4份、園土4份、 河沙2份混合配製,並適當新增餅肥或腐熟有機肥。現代城市高樓的住戶一般難覓優質園土,可用泥土、鋸木屑(穀殼)等作基質,同時加入自制有機肥。有機肥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廢棄有機物如菜葉、瓜果皮核、豆渣、碎蛋殼、畜禽糞、舊盆土等,堆漚腐熟後經陽光暴晒消毒製作而成。也可購買專用的花卉營養土。
(2)上盆栽植 栽植吊蘭可選用內徑15~20釐米的花盆。因吊蘭葉色翠綠,選用白色塑料花盆、白色瓷盆或其他瓦盆。根據苗的大小,大苗栽大盆,小苗栽小盆,1盆栽苗1~3株。 栽植時選稍大的花盆,這樣有利於地下部肉質根系的舒展,地上部莖葉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使葉片碧綠、寬大,生長茁壯。栽植時,最好在盆底設1層排水層,高度為盆高的1/5,可選用爐渣、碎瓦片、 石塊等,以利於排水、透氣。
(3)水肥管理 吊蘭一般不澆施尿素等氮素化學肥料,以免導致葉片脆薄容易折斷。 生長季節每隔15~30天施1次稀薄的有機液肥, 以使葉片翠綠、發亮。每次可用充分腐熟發酵豆餅、或花生餅按1∶30兌水澆施;或採用600~800倍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或600~800倍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或600倍高活性有機酸葉面肥,配施0.2%~0.3%磷酸二氫鉀液肥進行葉面噴施。在冬季不施肥。
(4)適時換盆 吊蘭萌生力強,新的盆栽小苗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條件下一般2~3年即可由1~3株小苗長成數株茁壯的植株,根系也會擠滿整個盆土。 因此每隔1~3年,需將滿盆的植株從盆中磕出,去除腐朽老根及多餘根系,重新配好營養土栽植。在南方地區,吊蘭的換盆最適合冬前或早春進行。通過冬前的換盆,在陽光較好的冬季,吊蘭仍生長良好。
(5)水分管理 吊蘭喜溼潤環境,如溫度高、空氣乾燥極易使葉片發黃枯焦,嚴重影響觀賞性,水分管理不到位甚至使植株乾枯死亡。生長旺盛季節,如夏季可每天澆水1~2次,保盆土溼潤;秋季1~3天1次; 冬季氣溫降低,可7~15天澆水 1次。 如盆土溼潤時,可不澆盆土,只進行葉面噴霧,使空氣溼潤,有利於葉片生長,葉色美麗。注意忌盆土積水,否則易造成葉色發黃、變黑,肉質根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