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今天跟吃貨朋友聊天的時候,說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她說是一種賊貴賊貴的蘑菇,被豬「拱出來」的蘑菇,味道難以描述,像爛樹葉,像沾滿汗漬的衣服,反正是吃過一口之後,再也不會有食慾的蘑菇。

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吃過的蘑菇品種不多,更是沒有吃過鬆露,不知道啥味道,也不太相信她描述的味道,真的有那麼難吃嗎?國外賣到80萬一公斤,難吃的話,能那麼貴?

於是,處於好奇心,我就去查了很多資料,心想這吃貨可真是沒福氣啊,吃不慣好東西。

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根據資料顯示,在2017年12月21日,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上演了一場驚豔的「松露王」爭霸賽,吸引了眾多農戶和松露商家。

這場比賽成為了一個自然饋贈的盛宴,24位參賽嘉賓中,淨重702克的1號松露憑藉其龐大的體積獲得了一等獎,並在拍賣環節中以2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這簡直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慷慨饋贈,也讓人們對這個小小的縣城和它的「黑鑽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會東縣並非偶然之地,而是中國較早發現和較大的松露產地之一。每年,這裡產出的松露達到80-100噸,包括十餘種不同品種。這種自然的饋贈,讓人不禁為這片土地的神奇而讚歎。

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儘管松露在西方被譽為「黑色金剛石」,與魚子醬、鵝肝醬一起被稱為三大珍品,但在我國,松露並未在餐桌上佔據重要地位。其中一個原因是松露的價格昂貴,一般人難以承受它的價格。另一個原因則是,相對於西方人對它的鐘愛,我國人對松露的口味並不習慣。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味覺,松露在中世紀曾被視為低等食物,甚至被認為象徵著邪惡和不潔。

直到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文學作品和民間科學對松露催情功效的渲染,松露才逐漸脫去了低賤的外衣,變得崇高起來。大仲馬的筆下更是為松露賦予了更多的浪漫和慾望,讓它成為一種能夠讓女人更溫柔、男人更可愛的神祕食材。

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全球各地的松露品種繁多,但能夠達到食用級別的產量卻相對較少。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人們通過各種方式模仿松露的味道,其中就包括使用二甲硫基甲烷來製作松露油。這種食品新增劑讓松露的味道更為濃郁,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森林之中。各種口味的松露油層出不窮,從麝香味、泥土味、大蒜味到蜂蜜味,讓人垂涎欲滴。

不同產區的松露有著獨特的特點:英國紅紋黑松露、西班牙紫松露、義大利白松露、法國黑包松露等品種,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氣味和口感。特別是在法國,黑松露幾乎獨佔鰲頭,價格之高讓人望而生畏。

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這片國土上,松露的採集成為了一項傳統技藝,代代相傳。每個家庭都有一本記錄著父輩們曾經找松露的地點、時間和大小的「家傳」路線圖,成為了尋找松露的寶貴資料。

松露「獵人」們更是將尋找松露的過程發揮到了極致。他們習慣將母豬作為尋找松露的黃金搭檔,尤其是母豬的靈敏嗅覺讓它們成為了絕佳的松露探測器。

母豬的嗅覺竟然可以在六米遠的地方聞到地下25釐米至30釐米深處的松露味道。這種現象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同時也讓人對這種珍貴食材的採集過程充滿了敬意。

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而,雖然我國的雲南地區也擁有得天獨厚的松露生長條件,但由於歷史原因,法國對我國產的松露並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只有法國產的松露才是正宗的,而其他地方的松露都只配用來泡酒和餵豬

這種傲慢和自信讓法國每年從中收穫的松露數量逐漸減少,從1500噸減少到現在的30噸。相反,我國的松露產量逐年增加,已經達到70噸以上。這種產量的差異也讓雲南的松露價格相對親民,成為我國愛好美食者的又一選擇。

這種植物被視為餐桌上的「黑鑽石」,在國外賣 80 萬一公斤,而在中國卻淪為豬飼料。到底發生了什麼?

松露不僅是一種高檔美食,更是一種帶有文化和歷史底蘊的食材。從「松露王」爭霸賽到松露的採集過程,每一步都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傳奇色彩。

這顆黑色的「鑽石」,在餐桌上熠熠生輝,卻也帶有一份神祕和珍貴。在品味這一珍饈美味的同時,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和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相關搜尋

多肉植物「穿裙子」太難看!
【提示】這些植物除了觀賞
一種植物長得像「竹筍」
是多用途的「寶藏」植物
多肉植物吉娃娃怎麼養?
植物澆水到底要隔幾天?
多肉植物到底要怎麼養?
致30種本土植物消亡
九種家裡最旺宅的植物
它被稱為「植物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