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龜背竹的葉片出現褐尖,基本上都是養護不當造成的,需要及時改善養護措施,新葉片便會恢復正常。分享個人的一些觀點,供花友們參考。

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澆水不當,引起龜背竹葉片出現褐尖

龜背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當葉片出現發黃、褐尖或者莖腐爛,基本都是因為澆水不當引起的,大多情況下是澆水太多,或者盆土有積水造成的。但是當盆土過分乾燥時,葉片也會出現發黃或者褐尖。

那怎樣給龜背竹合理澆水呢?龜背竹的葉片較大,水分蒸發快,在生長期的時候,需要保持盆土處於溼潤狀態,基本上每週都需要澆1次水,保證根系有足夠的水分輸送到莖葉。

秋冬季溫度逐漸下降的時候,水分蒸發也會相對減少,南方的花友可以適當地延長澆水週期,避免盆土過溼或者有積水。北方室內溫度高,經常觀察盆土情況,及時補充水分。

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當然,也可以根據室內溫度,並且觀察盆土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澆水,尤其是北方的花友,冬季室內溫度較高,要經常觀察盆土情況,及時補充水分,但不要長期過溼或者有積水。


改善措施:當澆水過多導致龜背竹葉片出現褐尖時,停止澆水,增加通風環境,或者更新盆土,以免出現悶根造成根系受損,避免整個植株出現黃葉、枯萎。

當盆土過於乾燥導致龜背竹葉片出現褐尖、黃葉時,採用浸盆的方式,讓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雖然已經褐尖的葉片不會恢復,但是褐尖不會繼續蔓延,新葉片也會健康生長。

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養護環境空氣乾燥,引起龜背竹葉片褐尖

龜背竹雖然植株大,葉片茂盛,但是葉片薄,在缺少水分的狀態下,或者空氣乾燥的條件下,葉片會發軟,耷拉下來,影響觀賞,空氣過於乾燥,很容易引發葉片褐尖、枯萎。

龜背竹喜歡溼潤的環境,尤其是夏季,根系吸收到的水分輸送到莖葉,可能趕不上水分蒸發的時間,所以,會引發因為空氣乾燥而造成的葉片褐尖問題。

改善措施:不管在哪個季節,除了土壤補充水分之外,還要增加空氣溼度,減少葉片水分過多的蒸發。

經常給龜背竹的葉片或者周圍噴霧,或者定時利用加溼器增加空氣溼度,再不濟也可以在龜背竹盆栽旁邊放上裝水的容器,水分蒸發之後也能增加溼度,讓空氣溼度保持在60%左右更佳。

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長期未更換盆、土,引起龜背竹葉片褐尖

種植龜背竹雖然不用每年都去更換新的盆、土,但是長期不換盆土,盆土裡的養分已經被根系吸收的沒什麼養分了,而且根系長得太旺盛,花盆也會小了,影響生長,可能會引起龜背竹葉片發黃、褐尖等問題。

一般情況下,龜背竹養護2年左右,便要根據植株的長勢,考慮更換更大一點的花盆、新的土壤,讓龜背竹的根系有空間伸展,根系可以吸收到土壤中的養分,才能生長得更好。

改善措施:配製疏鬆、排水性好的土壤(比如腐葉土、粗沙或者珍珠岩和培養土的混合土),並且根據根系情況,選擇更換稍大一點的花盆,讓根系有生長空間為好,便可避免出現葉片發黃、褐尖的現象。

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龜背竹缺少修剪,引起龜背竹葉片褐尖

龜背竹雖然是常綠植物,也會開花,但是當它的老葉子生長得過大,或者枝條長得過長,也有可能會引起葉片發黃、褐尖。

所以,當龜背竹的植株養護的時間越久,越是不能捨不得修剪,不要害怕葉片少了,想要促進龜背竹多長葉片,多生分枝,可以通過摘心的方式,促進長出更多的葉片嘛,是不是?

改善措施:適當剪掉下垂的葉片,或者莖幹長得太長的葉片,以及底部出現發黃或者枯萎的葉片,不但能讓龜背竹的株型更美觀,也會促進龜背竹頂部的枝葉更好地生長。

龜背竹葉片褐尖怎麼辦?4個方法輕鬆解決,新葉片恢復正常

龜背竹葉片出現褐尖,基本上由以上4個常見的方面造成的,只要及時改善養護措施,褐尖問題不會繼續蔓延,也不用擔心新生葉片會出現褐尖或者黃葉問題。(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謝謝。)

相關搜尋

君子蘭、龜背竹都喜歡「它」
因客廳「巨型龜背竹」走紅
廣東人家的「霸主」龜背竹
想要龜背竹養出「藝術感」
龜背竹如何養出「美感」?
如何養成「極品」龜背竹
龜背竹常年黃葉不開背?
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
黃金葛、龜背竹換地方養
龜背竹不開背該如何養?